• 著作权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著作权法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0.1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晓青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孔龙文体公司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晓青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11592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6页
  • 字数 41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著作权法》是一部最新的著作权法教科书。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制定于1990年,其间经过2001年重大修改和2010年小幅度修改。《著作权法》具有如下特点:立足于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兼顾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研究当代著作权问题,便于读者融会贯通基本概念和原理,兼具比较法和国际法的视角。符合著作权国际化的趋势。理论结合实践,在注重知识性、学术性和理论品位,注意吸收著作权法领域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高度重视国内外发生的典型著作权判例以及我国有关著作权的司法解释和对典型纠纷案例的解决方案。《著作权法》介绍和分析了部分典型著作权案例,并吸收了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从而使之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对处理著作权诉讼实务案件也有一定帮助。关注技术发展与著作权保护的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冯晓青,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产权法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规划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法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争议与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专家、北京天驰律师事务所律师、深圳仲裁委员会及Chinese-EuropeanArbitrationCenter仲裁员等。著有《现代知识产权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法哲学》、《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等个人学术专著11部,主编《知识产权法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丛书》(1-12册)等著作与教材20余部。在JournaloftheCopyrightSocietyoftheLISA(SSCI)、JournalofWorldIntellectualPropety、《中国法学》等比较重要的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知识产权论文100余篇。主持或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知识产权项目9项。1999年曾获“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举办学术网站“冯晓青知识产权网”。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著作权、著作权法的概念
一、著作权的概念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
第二节著作权的法律性质与特征
一、著作权的法律性质
二、著作权的特征
第三节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价值
一、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著作权制度的社会价值
第四节著作权制度的沿革
一、印刷技术的出现与著作权制度的产生
二、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及其影响
三、国际著作权保护的形成与发展
四、新技术革命对著作权法的冲击及著作权法的应对
第五节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的著作权保护
二、我国近现代的著作权保护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著作权保护
第六节我国著作权法的制定与完善
一、1990年《著作权法》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二、2001年《著作权法》的修订背景与主要内容
三、2010年《著作权法》的修订背景与内容
第七节我国著作权法基本原则、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
一、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二、著作权法的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

第二章著作权的主体
第一节著作权主体概述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第二节几种不同类型的著作权主体
一、作者
二、作者以外的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其他公民
三、依法享有著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四、特殊著作权主体——国家

第三章著作权的客体
第一节著作权客体概述
一、作品的概念与分类
二、作品与相关对象的关系
第二节著作权客体的构成要件
一、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二、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
三、作品必须具有可复制性
四、必须属于法律规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创作
第三节我国著作权法上的著作权客体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节几种特殊类型的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二、实用艺术作品
三、数据库
第五节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一、官方文件及其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四章著作权的内容
第一节著作人身权
一、著作人身权概述
二、发表权
三、署名权
四、修改权与收回权
五、保护作品完整权
第二节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概述
二、复制权
三、发行权
四、出租权
五、表演权
六、放映权
七、广播权
八、展览权
九、信息网络传播权
十、演绎权
十一、收益权
第三节其他权利
一、注释权
二、整理权
三、延续权
四、公共借阅权

第五章著作权的归属
第一节著作权的原始归属
一、一般情况下的著作权归属
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三、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五、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六、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七、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八、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第二节著作权的后继归属
一、著作权转让
二、著作权继承
三、著作权继受及因执法而转移

第六章著作权的取得形式与保护期
第一节著作权的取得形式
一、自动取得著作权
二、经注册登记取得著作权
三、经加注著作权标记取得著作权
第二节著作权保护期
一、著作权保护期的概念与特点
二、著作权保护期的正当性
三、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
四、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
第三节著作权的特殊保护期限
一、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二、遗作
三、摄影作品与实用艺术作品
四、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五、合作作品

第七章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与特征
一、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
二、著作权限制的特征
第二节合理使用
一、合理使用的概念、性质与特征
二、合理使用之正当性
三、合理使用的判断原则与标准
四、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具体类型及适用条件
五、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
六、合理使用的发展与变化
第三节法定许可
一、法定许可概述
二、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法定许可的规定
第四节强制许可
一、强制许可的概念
……
第八章著作权的利用
第九章邻接权
第十章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著作权诉讼
第十二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第十三章著作权集体管理
第十四章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