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兆和弟子,工艺美术家徐锋,著名漫画家李寸松,央美教授,雕塑家赵更生等合署信札
  • 蒋兆和弟子,工艺美术家徐锋,著名漫画家李寸松,央美教授,雕塑家赵更生等合署信札
  • 蒋兆和弟子,工艺美术家徐锋,著名漫画家李寸松,央美教授,雕塑家赵更生等合署信札
  • 蒋兆和弟子,工艺美术家徐锋,著名漫画家李寸松,央美教授,雕塑家赵更生等合署信札
  • 蒋兆和弟子,工艺美术家徐锋,著名漫画家李寸松,央美教授,雕塑家赵更生等合署信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蒋兆和弟子,工艺美术家徐锋,著名漫画家李寸松,央美教授,雕塑家赵更生等合署信札

260 八品

仅1件

湖北鄂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锋,李寸松,赵更生

年代90年代 (1990-1999)

页数2页

尺寸26 × 16 cm

上书时间2024-01-22

黄鹤藏书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徐锋,女,蒋兆和先生弟子,曾任散于北平国立艺专。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总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幼承父亲教习绘画,后学习工笔花鸟、人物画。1939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基础图案、古代及民间图案。后留校,从蒋兆和先生学习素描,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育工作。退休后向老艺人学习民间美术的制作。

  徐锋酷爱美术创作,无论是从家庭出身、受到的文化熏陶和专业教育来看,还是从艺术水平和工作经历来看,她都应该成为一个民族艺术的传承人。然而,自从1961年到北京特艺公司后,她一方面被艺人的技艺所折服,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很多艺人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设计水平亟待提升,而且艺人原来都是各家各户小作坊的工作方式,如何用现代生产方式把他们组织起来是一项更艰巨的工作。于是她主动放弃了自己热爱的美术设计,转向工艺美术管理工作。她帮助很多老艺人联系到美术学院进修,还通过参加革命的老关系,请朱德、邓颖超等莅临公司参观,以获得高层的支持。正是在她的努力之下,北京工美事业迅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文革”审查后期,徐锋被下放到北京特艺公司的下属工厂参加劳动改造,她在玉器厂磨玉,在金漆镶嵌厂打磨家具、描漆,在景泰蓝厂掐丝、点蓝……对于一个有追求的艺术家,任何磨难都将成为进入更高艺术殿堂的阶梯。通过劳动改造,她进一步熟悉了北京工艺美术的各个行当,同时体味到手艺人工作的艰辛,以及情感的真挚。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巨变的年代,在一切向钱看的大潮中,传统工艺美术的地位再次跌到低谷,老艺人的技艺没有人愿意继承。一种“如不抢救将使优秀的北京传统技艺丧失在我们之手,岂不愧对后人”的使命感让她再次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好,全身心地投入到抢救艺人技艺的浩繁工程中。在那个各种条件都极为简陋的年代,她组织几位志愿者和退休老教授,利用一台简单的录音机,一架普通的照相机,先后整理了126位北京工艺美术行业中的艺人技艺,总结出700余万字的资料,全面覆盖玉雕、牙雕、雕漆、金属工艺、花丝、景泰蓝、挑补绣花、美术人型、绒制品、绢花、金漆镶嵌、绒鸟、料器、民间工艺品及礼花等北京工艺美术的36个行业。

  后来,徐锋与张汀等老艺术家发起组建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并任驻会副主任。在耄耋之年,又开启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浩大工程——收集、整理、推广北京民间美术。为此,她不顾年迈体衰,深入僻壤穷乡,挖掘民间艺术,探访民间艺人。在她的努力下,武强年画被重新发现、曹氏风筝再现辉煌……她在各地收集了多达几千件的民间工艺品,包括草编、布艺、泥捏、面塑、年画、纸叠、陶艺等等,很多都是濒于消失的最最草根的民间艺术品,带着泥土的芳香。

徐锋为北京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传统艺术的拯救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寸松(1927-2011),祖籍浙江海盐,擅漫画、民间美术、木刻。原中国美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漫画家、民间艺术收藏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离休干部。

赵更生(1930—)别名赵庚生,山西晋城人。擅长雕塑。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武汉钢铁公司工会干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