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散文1997年
钱钟书散文1997年
¥
116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钱钟书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7
版次1
印刷时间1997-07
印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18-06-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如图
- 商品描述
-
钱钟书(1910年-1998年),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钱钟书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先生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以及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钱钟书的记忆能力无疑是超凡的,他精通多种语言,能背诵无数的诗词和文献,能将经史子集随手拈来、头头是道,比起今天电视上外强中干的学术超女超男来判若云泥[4]。(金鹰网评)
钱钟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被誉为是“博学鸿儒”、“文化昆仑”[5]。(钱江晚报评)
钱钟书还是个幽默大师,他健谈善辩,口若悬河,舌璨莲花,隽思妙语,常常令人捧腹。钱氏的健谈雄辩大有孟子、韩愈遗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几乎无人不晓。
钱钟书和他的夫人代表了理智诚实的文化理想,在有时令人不堪忍受的环境下保持了广度非比寻常的人文主义视野。和很多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一样,他们也在战乱和政治运动中写作和工作,但他们身上带有的两种品质,把他们与其他一些人区别开来。
其中之一是他们纯然的天赋,正如钱钟书的散文、小说、重要作品,以及杨绛的舞台剧、小说、散文、翻译以及回忆录所证明的那样。另一个是他们对文学和家庭共同的奉献和专注,这帮助他们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与当代政治的精神隔绝[6]。(外国学者 美国俄勒冈大学的温迪·拉尔森(Wendy Larson)、加州大学的西奥多·胡特斯(Theodore Huters)和克里斯多夫·雷曾 评钱钟书和他的夫人)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系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
钱氏旧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历史人文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如图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