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塑封:大型古装琼剧《红丝错》珍藏原装VCD2.0光盘3碟3盒装2000年(主演:陈育明、黄庆萍、陈素珍、白云、黄玉禄、林向、李逢迅,出品人:谭元慧,责任编辑:杨志鸿,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出版,海口旭升音像、继瑶商贸联合经销)

258 全新

仅1件

广东珠海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制作者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

年代2000年代 (2000-2009)

材质聚碳酸酯塑料硬片

尺寸14.3 × 12.5 × 2.4 cm

上书时间2021-07-16

汉海典藏

七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琼瑶阁诗联文钞(第一二集)、琼瑶阁诗联文钞(第三集) 、琼瑶阁千字文嵌联、 琼瑶阁联钞》共四册合售(刘能松 撰著、限印1000册)
《琼瑶阁诗联文钞(第一二集)、琼瑶阁诗联文钞(第三集) 、琼瑶阁千字文嵌联、 琼瑶阁联钞》共四册合售(刘能松 撰著、限印1000册) ¥798.00
《春艳》牡丹图横幅一幅(丁亥年春月洛阳人张旗、国色牡丹书画院院长)2007年
《春艳》牡丹图横幅一幅(丁亥年春月洛阳人张旗、国色牡丹书画院院长)2007年 ¥1580.00
精装裱《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文拓片:月落乌啼霜满天...》行书书法立轴挂图(原唐代张继诗文,后清代俞樾修葺,建国后七八十年代所拓本,有姑苏寒山寺藏碑篆书印章)
精装裱《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文拓片:月落乌啼霜满天...》行书书法立轴挂图(原唐代张继诗文,后清代俞樾修葺,建国后七八十年代所拓本,有姑苏寒山寺藏碑篆书印章) ¥1168.00
王艳同志《祥光腾紫气·山水图》国画横幅作品2020年7月(庚子王艳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翰林院艺术家联合会会员,纸本尺寸:137×69cm)
王艳同志《祥光腾紫气·山水图》国画横幅作品2020年7月(庚子王艳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翰林院艺术家联合会会员,纸本尺寸:137×69cm) ¥998.00
中国印花税票珍藏册(牡丹呈祥、环宇和谐)一函两册2009年
中国印花税票珍藏册(牡丹呈祥、环宇和谐)一函两册2009年 ¥3180.00
《汉海典藏印谱集萃--龙本》第一集2018年
《汉海典藏印谱集萃--龙本》第一集2018年 ¥458.00
软精装彩印《篆刻印谱、印稿、印蜕集萃》第二集2021年7月31日(汉海典藏编印、红本)
软精装彩印《篆刻印谱、印稿、印蜕集萃》第二集2021年7月31日(汉海典藏编印、红本) ¥498.00
原声原影高清晰度加长版《把握每个瞬间:田震》金彩碟HDCD音乐歌曲、光碟、光盘、专辑、歌碟、唱片1盒装2002年(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
原声原影高清晰度加长版《把握每个瞬间:田震》金彩碟HDCD音乐歌曲、光碟、光盘、专辑、歌碟、唱片1盒装2002年(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科艺百代股份有限公司) ¥98.00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室原主任、教授、博导、植物发育生物学家:谭克辉先生中、英、俄文手写笔记本(内有关于植物育种、气象表、植物光呼吸、光合作用、呼吸代谢、英文学习计划、沈煜清论文、化学春化现象、抗寒性研究等彩色手绘图表文字内容)一批共六本合售(谭克辉先生约1948年至1958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生物土壤系做研究生就学时以及回国后手写笔记本、苏联硬精装笔记本、北京制本厂七十年代印制硬皮笔记本等)。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室原主任、教授、博导、植物发育生物学家:谭克辉先生中、英、俄文手写笔记本(内有关于植物育种、气象表、植物光呼吸、光合作用、呼吸代谢、英文学习计划、沈煜清论文、化学春化现象、抗寒性研究等彩色手绘图表文字内容)一批共六本合售(谭克辉先生约1948年至1958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生物土壤系做研究生就学时以及回国后手写笔记本、苏联硬精装笔记本、北京制本厂七十年代印制硬皮笔记本等)。 ¥5998.00
《2008中国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纪念章/纪念徽章(福娃贝贝-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铜制镀金圆形蓝色福娃贝贝,2008 beijin china 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ONE WORLD ONE DREAM)
《2008中国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纪念章/纪念徽章(福娃贝贝-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铜制镀金圆形蓝色福娃贝贝,2008 beijin china 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ONE WORLD ONE DREAM) ¥49.80
《协会证章(9.9)》2000-2010年代左右(铜制蓝底红色火炬徽章/胸章/纪念章,印字:SYTXZG,推测为沈阳某运动会徽章,可能为:沈阳体协职工/沈阳退休职工/沈阳铁西职工/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征集品等)
《协会证章(9.9)》2000-2010年代左右(铜制蓝底红色火炬徽章/胸章/纪念章,印字:SYTXZG,推测为沈阳某运动会徽章,可能为:沈阳体协职工/沈阳退休职工/沈阳铁西职工/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征集品等) ¥68.00
《5分钟突破英语(1初中听力+2初中单项选择)》英语教育·立体声磁带、声带、音带、卡带、专辑4盘2盒装2004年(李阳主编,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含:配套书2册)一套2盒合售
《5分钟突破英语(1初中听力+2初中单项选择)》英语教育·立体声磁带、声带、音带、卡带、专辑4盘2盒装2004年(李阳主编,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含:配套书2册)一套2盒合售 ¥49.80
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1-2、5-19集)+东邪西毒(1-2、5-20集)+华山论剑(1-10、13-20集)》武侠连续剧·国语版·VCD电视剧·影视光碟、光盘、影碟现存53碟片27盒装1990年代左右(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王天林导演,黄日华、翁美玲、杨盼盼、苗乔伟、曾江、刘丹主演,金庸小说改编)一套三部存27盒共53碟合售
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1-2、5-19集)+东邪西毒(1-2、5-20集)+华山论剑(1-10、13-20集)》武侠连续剧·国语版·VCD电视剧·影视光碟、光盘、影碟现存53碟片27盒装1990年代左右(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王天林导演,黄日华、翁美玲、杨盼盼、苗乔伟、曾江、刘丹主演,金庸小说改编)一套三部存27盒共53碟合售 ¥298.00
《射雕英雄传之东邪西毒(1-2、5-20集)》武侠连续剧·国语版·18VCD电视剧·影视光碟、光盘、影碟存18碟片9盒装1990年代左右(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王天林导演,黄日华、翁美玲、杨盼盼、苗乔伟、曾江、刘丹主演,金庸小说改编)
《射雕英雄传之东邪西毒(1-2、5-20集)》武侠连续剧·国语版·18VCD电视剧·影视光碟、光盘、影碟存18碟片9盒装1990年代左右(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王天林导演,黄日华、翁美玲、杨盼盼、苗乔伟、曾江、刘丹主演,金庸小说改编) ¥88.00
《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1-10、13-20集)》武侠连续剧·国语版·18VCD电视剧·影视光碟、光盘、影碟存18碟片9盒装1990年代左右(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王天林导演,黄日华、翁美玲、杨盼盼、苗乔伟、曾江、刘丹主演,金庸小说改编)
《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1-10、13-20集)》武侠连续剧·国语版·18VCD电视剧·影视光碟、光盘、影碟存18碟片9盒装1990年代左右(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王天林导演,黄日华、翁美玲、杨盼盼、苗乔伟、曾江、刘丹主演,金庸小说改编) ¥98.00
《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1-2、5-19集)》武侠连续剧·国语版·17VCD电视剧·影视光碟、光盘、影碟存17碟片9盒装1990年代左右(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王天林导演,黄日华、翁美玲、杨盼盼、苗乔伟、曾江、刘丹主演,金庸小说改编)
《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1-2、5-19集)》武侠连续剧·国语版·17VCD电视剧·影视光碟、光盘、影碟存17碟片9盒装1990年代左右(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王天林导演,黄日华、翁美玲、杨盼盼、苗乔伟、曾江、刘丹主演,金庸小说改编) ¥98.00
《聊斋(恶梦连床-猫变)》电影影视·2VCD2.0光碟、光盘、影碟1997年2碟片1盒装(深圳音像公司出版发行,周祥导演恐怖片,大岛由加利、方中信、阮沛瑄主演,Devil Cat)
《聊斋(恶梦连床-猫变)》电影影视·2VCD2.0光碟、光盘、影碟1997年2碟片1盒装(深圳音像公司出版发行,周祥导演恐怖片,大岛由加利、方中信、阮沛瑄主演,Devil Cat) ¥49.80
《聊斋(千年女妖-古灵妖女)》电影影视·2VCD2.0光碟、光盘、影碟1997年2碟片1盒装(深圳音像公司出版发行,香港恐怖片,郑永潮导演 ,王祖贤、张学友、林建明、叶蕴仪、许志安、谷峰主演,Demoness from thousand years)
《聊斋(千年女妖-古灵妖女)》电影影视·2VCD2.0光碟、光盘、影碟1997年2碟片1盒装(深圳音像公司出版发行,香港恐怖片,郑永潮导演 ,王祖贤、张学友、林建明、叶蕴仪、许志安、谷峰主演,Demoness from thousand years) ¥49.8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如图,全新塑封、保存完好。
商品描述
        《红丝错》主要讲述了章员外的两位千金错中有对,对中有错,最后两对有情人都终成眷属的故事。
         章员外膝下有两位千金,大小姐榴月沉静理性,知书达礼,二小姐榴花活泼率直,不拘礼法。榴月十九岁那年,章员外要为她择婿。官宦人家的薛父认定儿子薛春林与榴月八字相合、门当户对,因此要求薛春林在金榜题名之日迎娶佳人。但大小姐榴月与府中的私垫先生张秋人早已互生情愫,只是两人碍于脸面,谁也没有挑破。二小姐榴花热心热肠,有心成全姐姐与张先生的好事,因而 夜闯书房,欲令薛春林知难而退。谁知两人一见钟情,薛春林又将榴花误认为是榴月,两人共度春宵。此后薛上京赶考,榴花在家中发现已怀有身孕,于是章府上下大乱。因榴花执意不肯说出冤家是谁,含糊其辞之下令榴月误以为张秋人就是祸端。张先生辩解无效,又恐章员外暴怒之下对榴花施以家法,只得 背上这只黑锅,将榴花带回家中,两人做起了名义上的夫妻。一年后,榴花产下一子,薛春林也高中还乡,兴冲冲回来迎娶大小姐过门。章员外面对新任县令的女婿,余怒未消,将张秋人告上公堂,榴花紧随而至,薛春林终于发现意中人是花非月,而孩子姓薛非张。章员外为免家丑外扬,令两对新人一起拜堂,但嘴上仍坚持薛春林与榴月成亲。章夫人暗中调包,交换新娘,薛父自认算错,再解八字,终于皆大欢喜,合家喜庆。错,错,错,错是对,对是错,错中有对,对中有错,好一个有情有义的红丝错。
      黄庆萍,海南省海口市人,琼剧著名花旦,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海口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海口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海口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海口市第六、七、八、九届常务委员,现任海口市琼剧团副团长。
黄庆萍1963年考进海口市琼剧团,她扮相俏丽,嗓音宽厚明亮、清晰圆润,练艺刻苦认真,且又得名演员陈丽梅、陈惠芬、黄楚琼的指教,竖年便担任主要角色了。虽应工青衣、花旦,但小旦戏和武戏也演得甚出息,更擅长演女扮男装的反串戏,并形成独有的表演风格。
从艺三十年来,曾主演并出色地塑造了诸多不同的人物艺术形象。如在《沙家滨》中的阿庆嫂,《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杜鹃山》中的柯湘,《武潘安》中的楚云,《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秦香莲后传>中的秦香莲,《林攀桂》中的杨桂英等,在国内以及多次随团出访泰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的演出中,均获得海内外观众及舆论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曾于1980年海南区“百花奖”会演中获奖;1987年获广东省中青年演员“百花奖”;1992年获首届海南国际椰子节优秀民族艺术展演优秀演员“椰花奖”;1992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贴一档专家”待遇。她的艺海生涯,已为《海南名人传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所收录。
       陈素珍,女,琼剧旦角。生于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一个闭塞的黎村。2003年由业务副团长转为团长。
        琼戏是流行于广东、海南岛等地方戏曲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成的。也叫海南戏。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是南戏的一支,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 琼剧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海南省、广东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的地方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成。
    琼剧出现于明代时期,是在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琼剧曾经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琼剧用海南方言(俗称海南话.属闽南语系)演唱,清代俗称“土戏”,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琼山,因此国外琼籍华侨谓之“琼州戏”、“琼音”。“琼剧”之称始于1932年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普遍使用“琼剧”称谓。
随着大量琼剧艺人出洋,琼剧也随之流传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文莱等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仍有琼剧社团活动。
     海南岛在明正德年间(1506一l521)已有戏居剧活动,而在清中叶出现了当地的“土戏”。一般认为,海南岛的杂剧源出弋阳腔。也有人据《海南岛志》的记载,认为琼剧来源于潮州,是仿傀儡戏产生的,但是,还没有确凿的佐证。据琼山和海口两地老人及琼剧艺人相传,明清时,福建正字戏和白字戏(潮剧)都曾在海南岛演出。《海口舆地志》和《海口福建会馆碑志》均有“闽广大船停泊白沙津深,……常有潮广剧演唱”的记载。所谓“潮广剧”,即正字戏和潮剧。今琼剧有些曲调与潮剧相同或相似。据此,土戏是在正字戏、潮剧曲调的基础上,改用土音演唱,其间又吸收当地民歌及歌舞八音乐曲,于清中叶以前发展形成。
  清乾隆五年(174O)至五十八年(1793),海口先后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南海、番禺;佛山、江门、新会)会馆,这些会馆门前建有固定石戏台,且年年集资聘请家乡戏班来海口演出。有些戏班还设科班教授门徒,有些艺人则在海南岛落户。如光绪年间(1875-1908)琼剧名净黄匡生的先祖,就是乾隆时跟班会至海南落户的。这些外来的戏班,对土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它的成为表演艺术渐趋成熟。咸丰年间(1851-1861)至光绪年间是琼剧较繁盛和变化较大时期。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粤剧艺人受到清政府的迫害,流入海南岛,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有的开设科班教戏,有的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时,粤剧的二黄、梆子等声腔,以及新、老“江湖”十八本等均为琼剧吸收,又在这些声腔的基础上创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琼剧从曲牌体逐步蜕变为板腔体,原有的锣鼓谱、小曲、帮腔等也被摒弃。
  “五四”运动以后,在文明戏的影响下,琼剧作家吴发凤、名旦张禄金等,组织了琼崖土戏改良社,编演了《救国运动》《新的婚姻》、《省港大罢工》等内容进步、形式新颖的剧目,其他十余班社也编演了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剧目,如《正气歌》、《桃花扇》、《木兰从军》等。这一时期,在音乐和舞台美术方面,均有所改革。1927年后,琼崖土戏改良社解散,琼剧受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有些班社竞相以荒诞内容的剧目和低级越味的表演迎合低级趣味,致使它逐渐失去原有特色。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班社流亡海外,岛内只存一个文武大班和几个中小(专演文戏)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琼剧获得新生,有很大的发展。1950年初,岛内只有七个戏班活动。至1952年,离散的艺人重新归队。重返舞台,各县市陆续成立二十余个民营剧团,并开展正常的演出活动。l953年,开展改戏、改人、改制运动,废除班主制,艺人当家作主,其社会地位得到了重视与提高。同时,在革除上演“通宵戏”和“提纲戏”的陋习后,一方面,积极排演中央和省推荐的优秀剧目,另一方面,挖掘整理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及创作改编优秀的历史剧和现代戏,琼剧舞台面目一新。l955年,进行职业剧团登记,经改革整顿,剧团拨归各县市人民政府领导与管理。l956年,广东琼剧团在广州宣布成立,1959年改组扩建成立广东琼剧院,同时,进行全区剧团整编,成立各市县琼剧团。l960年初,创办海南艺术学校(后改名海南琼剧学校)。此外,还举办各种规模的培训班,培养琼剧新人才,新一代琼剧艺术工作者和老一辈艺术家携手合作。经过一系列组织建设、健全机构工作和经营管理的改善,琼剧艺术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段时期,先后整理出《红叶题诗》、《红色娘子军》、《秦香莲》等优秀历史剧和现代化戏,在舞中艺术方面,建立编导制和以剧本为依据的排演制度。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琼剧遭受洁劫,大多数琼剧团被遣散;琼剧学校停办,戏曲机构陷入瘫痪,艺人或被下放劳动、或被迫转行、或被遣散回农村。建国后十多年来收集的各种珍贵艺术资料均被毁灭殆尽。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琼剧步入正轨。剧院和各市县剧团逐渐恢复建制,优秀的传统剧目重新上演,戏曲机构也先后恢复。琼剧学校培养的青年演员也逐渐成为琼剧新一代的艺术骨干。剧目创作和研究工作得以正常进行。获得新丰收。1982年,中国广东琼剧团赴新加坡、泰国访问演出.获得好评。此后,广东琼剧院、海口市琼剧团、海南青年琼剧团、海南省琼剧院多次出访新加坡、泰国、马亚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新加坡新兴港、琼联声剧社也先后来琼访问演出,琼剧与新、马、泰、港各地琼剧班社的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海南省有专业琼剧团(院)十七个。各县、镇、乡村的业余剧团近百个。
     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剧目,唱词均有牌子,有的还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原有的曲牌体和帮腔逐渐淘汰,现在只在某些戏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够找到痕迹。板腔体分中板、程途、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种板式。还有一种专门操台(即闹台)的锣鼓谱。此外,还吸收海南道坛乐曲如〔芙蓉〕、〔志高〕、〔金线〕、〔金字科〕、〔灵宝科〕等曲调以及其他民间音乐、歌舞音乐。唱腔以中板为核心(包括三七中板),这种唱腔系由帮腔的七字板(又叫“七平板”)演变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线、反线、外线、内线等不同板式。有较大的适应性。不论生、末、净、丑、杂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是琼剧较为古老的唱腔。
  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清未有不少名武师,能使用十几件武器,并有飞剑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建国后,兼学北派武打。布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挂一白布,画乐工图案(锣、鼓、唢呐三乐师和乐器)。文、武场乐工分置于左右侧。清末改为黑色或花布幕,两侧挂观众赠送的彩幅。“五四”运动后,开始用彩色和绣绒幕布,进而用各种绘画布景(如厅坐、宫庭、楼阁、山水等),并按剧本场序起落。服装原来只用汉、明两朝冠服。官服蟒袍全是绒绣,书生、村姑、强盗只用白、黑、蓝、红等色的市衫、裙、袍套。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强盗穿草履。建国前后始作改革,按剧本需要设计冠服。
  伴奏乐器原来只有锣、鼓、笛(即唢呐),称“锣鼓吹打”。现在有竹胡(高调弦)、二弦、二胡、椰胡、提琴、三弦、月琴、秦琴、琵琶、扬琴、大唢呐、小唢呐、横萧、洞箫、大喉管、长管、短管、花鼓、战鼓、群子鼓、子鼓、双面子鼓、梆板、高边锣、文锣、苏锣、乒乓锣、小圈锣、京锣、钟、铙钹、京钹等三十多种。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唢呐、小唢呐、大喉管、短管为主奏乐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如图,全新塑封、保存完好。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