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博物馆老文物照片(清代花鸟木雕雀替5寸照片1张)不可多得
¥
49
九品
仅1件
拍摄者如图
年代2010年代 (2010-2019)
尺寸12.7 × 8.9 cm
类别彩色
上书时间2018-1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如图,原博物馆老文物照片(清代花鸟木雕雀替5寸照片1张)不可多得,(长12.7厘米,宽8.9厘米,5寸照片)
- 商品描述
-
如图,原博物馆老文物照片(清代花鸟木雕雀替5寸照片1张)不可多得,可供木雕艺术收藏研究、参考用图,有较高的木雕建筑类实物参考价值,在本店按名称、种类搜索还有更多。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指置于梁枋下与立柱相交的短木,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雀替的标准解释是:位于房屋外檐柱与梁枋相交处的构件,自柱内伸出,承托梁枋两头,能起到减小梁枋跨度和梁柱相接处减力的作用,还能防止立柱与横梁垂直相交的倾斜变形。
据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所著的《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中说,中国古代早期建筑上的雀替是一条替木,扁而长,跨在柱子的开槽内,从两头承托左右的梁枋,其长度占梁枋跨度的三分之一,因为它处在梁柱的交角上,故称角替。至于何时何原因改为雀替没有人知晓。根据我的主观臆测,叫雀替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后人把角替缩短后美化成了鸟雀的形状,故而叫雀替。还有一种可能是:雀即鸟雀之称,而雀在鸟类中属于体型较小者,有人曾把气量较小的人比喻为“雀儿肠肚”,所以雀有小意。角替与梁、柱相比在木结构构件中属于小者,因此称雀替。
木雕在史前就已出现。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古文化遗址中就曾出土了诸多木雕器物。到商周时期,木雕艺术除器皿摆件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和建筑装饰。
宋代以前,雀替基本上是拱形替木,有两种基本形式:楔头雀替和蝉肚雀替。明以后逐渐运用雕刻工艺,但
主要是卷草纹样,造型也相对单一。
到了清代,雀替已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清式雀替做法是做半榫插入柱子,上侧楔置在额枋底面,上面雕饰花草、鸟兽以及人物等装饰,装饰作用也由此替代最初的实用功能。这种装饰功能的转变,以及上述的诸种原因,使传统建筑中的雀替产生了多种形式。
雀替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精选材质,雕刻技法集深浅浮雕、镂雕、圆雕之大成。形式多种,兼容南北各派,既有宫廷雍容华贵风格,又有江南书卷之气以及各种民俗风格。
大雀替:
用大块整木制成,上部宽,逐步向下收分后,在底部还加一个大斗,然后再整体地放置于柱头上。
雀替:
属于在古建筑上最多见的一个雀替种类,体积明显小于大雀替,其位置在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其造型不似大雀替在二度空间上多向发展,而向左或右及下发展。
小雀替:
此类雀替主要用于室内,因体积小,本身造型没有太多时代性变化。
通雀替:
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它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骑马雀替:
当二柱距较劲,并在梁柱交接处还要用雀替,此时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而产生相碰连接的现象,骑马雀替就此形成。但其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龙门雀替:
此类雀替专用于牌楼上,为使美观,故造型格外华丽。相较于其他雀替,龙门雀替多云墩、梓框、三福云等结构性造型样式。
花牙子:
又称挂落,纯粹起装饰作用。虽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变化万千,所以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以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