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三经2013年
佛教十三经2013年鸠摩罗什
¥
88
九品
仅1件
作者鸠摩罗什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11
印次7
印数60千册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18-10-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有少湖藏书印章
- 商品描述
-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后凉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等。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叡、道融、僧肇,合称“什门四圣”。
鸠摩罗什,中国佛教译经家。7岁时随母出家,401年入逍遥园西明阁主持译经事业,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等经书300多卷。
鸠摩罗什(344~413) 原籍天竺(今印度),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后秦高僧,与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史上三大翻译家。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精般若。前秦苻坚闻其名,于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遣吕光西破龟兹,以迎鸠摩罗什。前秦败亡,留住凉州。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遣使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奉为国师,讲译佛经。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到这时虽已有300余年历史,僧侣们也译出一批佛经,但质量不高,晦涩难懂。鸠摩罗什来长安前,曾在凉州滞居多年,精通汉语。其向姚兴说明自己愿重新翻译佛经,以弘扬佛法。姚兴选拔800多名僧侣协助鸠摩罗什译经。这些人中,最著名的道生、僧肇、道融、僧睿,被后人称为“什门四圣”。鸠摩罗什深通佛理,又精通汉、梵两种文字,组织译出的佛经,既能明确表达梵文原意,又能做到行交流畅,字句优雅,令佛教徒无不信服赞赏。经十余年努力,共译经300多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外国经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举。鸠摩罗什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成实论》《法华经》《阿弥陀经》分别成了三论宗、成实宗、天台宗、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促使了佛教文化的传播。鸠摩罗什在长安初居西明阁及逍遥园,后居草堂寺(今陕西户县草堂营村)。据《释氏要览》载:鸠摩罗什“于大寺中构一堂,以草苫盖,于中译经”,草堂寺之名由此而来。在译经的同时,鸠摩罗什还常在草堂寺讲解佛经,姚兴及朝臣、沙门经常肃容观听,“公卿以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而至者五千余人。起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若台于中宫,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圆寂,葬骨草堂寺并建造一塔。今舍利塔仍存。
— 没有更多了 —
有少湖藏书印章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