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固废资源化与产业化 9787030780843
【出版社仓库直发,支持退货(不包邮费!)】
¥
168.7
7.4折
¥
228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肖建庄,陈家珑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80843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28元
货号1203311257
上书时间2024-12-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建筑生命周期1
1.1.1 建筑与土木工程1
1.1.2 建筑生命周期构成1
1.1.3 建筑生命周期拓展3
1.2 建筑固废5
1.2.1 建筑固废定义5
1.2.2 建筑固废来源、分类与成分6
1.2.3 建筑固废产生的地域性特点与差异性10
1.2.4 建筑固废产生及统计方法11
1.2.5 建筑固废危害13
1.3 建筑固废资源化与可持续发展15
1.3.1 建筑固废资源化定义15
1.3.2 建筑固废资源化意义15
1.3.3 建筑固废资源化核心与可持续发展内涵16
1.4 建筑固废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17
1.4.1 产业化定义17
1.4.2 建筑固废资源化与产业化关系19
1.4.3 建筑固废产业化的开展19
参考文献20
第2章 建筑固废资源化发展历史与回顾21
2.1 国外建筑固废资源化发展历史及相关组织21
2.1.1 国外建筑固废资源化发展历史21
2.1.2 国外建筑固废资源化相关组织27
2.2 国内建筑固废资源化发展历史及相关组织28
2.2.1 国内建筑固废资源化发展历史28
2.2.2 国内建筑固废资源化相关组织35
2.3 建筑固废资源化面临问题及发展原则38
2.3.1 建筑固废资源化难题38
2.3.2 建筑固废资源化二次污染控制43
2.3.3 建筑固废资源化发展原则45
2.4 国内典型城市建筑固废资源化回顾49
2.4.1 北京市建筑固废资源化现状49
2.4.2 邯郸市建筑固废资源化现状51
2.4.3 常州市建筑固废资源化现状52
2.5 本章小结54
参考文献54
第3章 建筑固废资源化规划及前端环节56
3.1 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规划56
3.1.1 资源化规划的重要性56
3.1.2 区域产业规划57
3.1.3 专项产业规划58
3.1.4 规划保障措施59
3.1.5 规划实施主体61
3.2 建筑固废源头减量62
3.2.1 建筑固废减量化定义62
3.2.2 建筑固废减量化规划62
3.2.3 建筑固废减量化设计63
3.2.4 建筑固废减量化施工67
3.2.5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固废减量化72
3.3 建(构)筑物拆除73
3.3.1 建(构)筑物拆除方法与存在问题73
3.3.2 建(构)筑物拆除一般规定75
3.3.3 建(构)筑物拆除新技术76
3.4 建筑固废的运输与堆放82
3.4.1 建筑固废的运输过程管理82
3.4.2 建筑固废的集装箱运输86
3.4.3 建筑固废堆放的基本要求87
3.4.4 城市矿产相关概念88
3.5 本章小结88
参考文献89
第4章 建筑固废资源化工艺与装备90
4.1 建筑固废资源化工艺90
4.1.1 国外建筑固废资源化工艺90
4.1.2 国内建筑固废资源化工艺97
4.1.3 装修垃圾资源化工艺106
4.2 建筑固废资源化装备109
4.2.1 分解设备110
4.2.2 传送设备113
4.2.3 破碎设备115
4.2.4 分选设备118
4.2.5 除尘设备122
4.2.6 筛分设备125
4.2.7 整形强化装备127
4.3 固定式资源化厂建设128
4.3.1 总体要求129
4.3.2 选址要求130
4.3.3 场地规划131
4.3.4 资源化设施132
4.3.5 生产质量控制134
4.3.6 配套设施135
4.3.7 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138
4.3.8 运行与维护140
4.4 移动式资源化设施141
4.4.1 移动式资源化设备141
4.4.2 场地要求145
4.4.3 维修养护146
4.4.4 移动式和固定式的组合146
4.5 本章小结147
参考文献148
第5章 再生原料150
5.1 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150
5.1.1 建筑用再生粗骨料150
5.1.2 建筑用再生细骨料152
5.1.3 道路用再生集料155
5.2 再生骨料改性技术158
5.2.1 物理改性方法158
5.2.2 化学改性方法159
5.2.3 新型再生骨料改性技术161
5.3 再生微粉164
5.3.1 再生微粉技术参数165
5.3.2 再生微粉掺合料165
5.4 其他再生原料166
5.4.1 钢材再生料166
5.4.2 木材再生料167
5.4.3 玻璃再生料168
5.4.4 塑料再生料170
5.5 本章小结171
参考文献171
第6章 再生建材173
6.1 再生骨料混凝土173
6.1.1 再生混凝土技术指标173
6.1.2 配合比设计与优化176
6.1.3 再生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验184
6.1.4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和评价186
6.2 再生砂浆195
6.2.1 再生砂浆一般规定196
6.2.2 再生砂浆配合比设计与制备197
6.2.3 再生砂浆基本性能198
6.2.4 再生砂浆质量控制与检验199
6.3 再生骨料混合料200
6.3.1 再生骨料混合料技术指标200
6.3.2 再生骨料混合料施工要点204
6.3.3 再生骨料混合料质量检验204
6.4 再生混凝土砖和砌块206
6.4.1 再生砌块206
6.4.2 再生砖209
6.4.3 再生透水砖216
6.4.4 再生防浪块220
6.5 其他再生产品221
6.5.1 再生微粉混凝土221
6.5.2 再生玻璃骨料混凝土222
6.6 本章小结223
参考文献223
第7章 再生结构229
7.1 建筑再生混凝土结构229
7.1.1 现浇再生混凝土结构229
7.1.2 预制再生混凝土结构231
7.1.3 再生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233
7.2 道路再生混凝土结构237
7.2.1 道路基层237
7.2.2 道路面层243
7.3 基础工程再生结构244
7.3.1 大粒径再生骨料混凝土基础244
7.3.2 再生碎石桩245
7.3.3 再生微粉加固地基247
7.3.4 建筑固废围海造地工程248
7.4 市政再生结构250
7.4.1 再生混凝土挡土墙250
7.4.2 再生混凝土地下结构250
7.4.3 再生桩基设计要点251
7.5 建筑固废人工山体结构252
7.5.1 建筑固废堆山造景概述253
7.5.2 建筑固废人工山体功能规划256
7.5.3 建筑固废人工山体结构设计257
7.6 低强再生混凝土结构259
7.6.1 低强再生混凝土概述259
7.6.2 低强再生混凝土结构应用260
7.7 本章小结262
参考文献263
第8章 产业链构建与产业化推广266
8.1 产业链构建与产业化介绍266
8.1.1 产业链构成266
8.1.2 产业链运营机制273
8.1.3 产业化监管279
8.1.4 产业化评价280
8.2 产业化推广282
8.3 产业化应用案例284
8.3.1 上海市建筑固废产业化应用案例284
8.3.2 许昌市建筑固废产业化应用案例292
8.3.3 深圳市建筑固废产业化应用案例298
8.4 本章小结301
参考文献301
第9章 全过程管理模式与制度创新303
9.1 全过程循环管理模式303
9.1.1 基于全过程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化管理303
9.1.2 建筑固废产生阶段的管理305
9.1.3 建筑固废清运阶段的管理310
9.1.4 建筑固废回收阶段的管理311
9.1.5 建筑固废资源化阶段的管理312
9.1.6 资源化产品销售阶段的管理313
9.2 新型管理模式探讨314
9.2.1 基于PPP模式的建筑固废资源化管理模式314
9.2.2 基于可交易证书机制的建筑固废资源化管理模式314
9.2.3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建筑固废资源化管理模式317
9.3 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化制度创新321
9.3.1 我国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化制度现状322
9.3.2 完善我国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化制度的建议329
9.3.3 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化国外制度借鉴332
9.4 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化政策扶持342
9.4.1 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及推广建议342
9.4.2 经济支持政策建议及激励制度347
9.4.3 政府推动与参与348
9.5 本章小结349
参考文献350
第10章 资源化产业化标准体系352
10.1 资源化技术标准体系框架352
10.2 我国现有建筑固废处置与再生标准357
10.2.1 国家规范和标准357
10.2.2 行业规范和标准358
10.2.3 团体标准360
10.3 国外建筑固废处置与再生标准360
10.4 资源化技术展望366
10.4.1 再生混凝土智能建造技术367
10.4.2 结构安全功能型再生材料371
10.4.3 组合再生混凝土衍生结构374
10.5 本章小结377
参考文献377
致谢379
内容摘要
全书共10章,第1章从建筑生命周期角度阐述建筑固废资源化的重要性,指出与建筑固废资源化相适应的产业化运营是重要保障;第2章介绍国内外建筑固废资源化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组织机构,指出我国建筑固废资源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31H”建筑固废资源化原则;第3章提出了建筑固废资源化规划的概念和意义,着重说明了减量化的重要性,指出建筑固废要经过科学的前端处理,为后续资源化提供便利;第4章梳理了国内外成熟的建筑固废资源化工艺及装备,介绍了现行主要资源化处理模式,并提出了移动-固定混合模式;第5~7章分别从再生原料、再生建材和再生结构三个方面详细总结了“废料一原料”的基础研究及工程运用,详细论证了建筑固废资源化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第8章从产业链构建、产业化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案例三个方面说明了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链构成及运营机制,并提出了初步建议;第9章分析了建筑固废资源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并从管理角度给出相关建议;第10章讨论了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化标准体系的架构,对建筑固废资源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环境工程类以及工程管理类专业的科研、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建筑固废资源化规划管理、设计施工单位和生产经营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