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徽因集(增订本)》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林徽因集(增订本)》

49 1.4折 356 全新

库存1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徽因 著;梁从诫 编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8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9787520211703

上书时间2024-05-19

颢涵书屋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徽因 著;梁从诫 编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0211703
  • 定价 35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林徽因集(增订本)》“诗歌、散文卷”收有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诗歌、散文领域的全部作品。部分诗歌、散文系首度结集载入。
  《林徽因集(增订本)》 “小说、戏剧、翻译、书信卷”收有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小说、戏剧、翻译领域的全部作品,及迄今可以发表的林徽因书信全部。书信部分更有许多内容曝光,其中英文书信均载入英文原文与译文对照,林长民致林徽因书信及林徽因批注、徐志摩致林徽因书信手迹等也都集中呈现。
  《林徽因集(增订本)》 “建筑、美术卷”分上下两册。收有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全部建筑、美术领域作品。为反映林徽因作品原貌,本卷载入大量林徽因美术作品原件照片;为便于读者研究、阅读,本卷依据原稿,特辅以大量出自梁林之手的古建、雕塑照片及绘图。本卷有部分内容系首次与读者见面。
  这次修订,调整了之前部分篇章的排列次序,更增补了近年来发现的林徽因诗歌、建筑、美术的相关作品及若干书信,是迄今为完备、严谨、精致的林徽因作品全编。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梁思成夫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作家、诗人,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设计者之一。

 

梁从诫(1932-2010),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1999年,获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以及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大熊猫奖”。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
【目录】
诗歌、散文卷

诗歌

002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003 那一晚

005 仍然

007 激昂

009 一首桃花

011 笑

012 深夜里听到乐声

014 情愿

016 莲灯

017 中夜钟声

019 别丢掉

021 雨后天

022 山中一个夏夜

024 微光

026 秋天,这秋天

030 忆

031 你来了

032 年关

03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036 吊玮德

040 城楼上

042 灵感

044 深笑

046 风筝

048 静院

051 记忆

052 无题

053 题剔空菩提叶

054 藤花前

   ——独过静心斋

056 黄昏过泰山

057 昼梦

059 旅途中

060 八月的忧愁

061 冥思

062 “九一八”闲走

063 唐缶小瓮

065 过杨柳

066 看叶子

067 红叶里的信念

072 山中

073 十月独行

074 静坐

075 空想

076 时间

077 古城春景

078 前后

079 去春

080 除夕看花

082 春天田里漫步

084 一天

085 十一月的小村

087 哭三弟恒

   ——三十年空战阵亡

090 忧郁

091 写给我的大姊

093 对北门街园子

094 孤岛

095 死是安慰

097 给秋天

099 人生

101 展缓

103 桥

105 恶劣的心绪

107 小诗(一)

108 小诗(二)

109 六点钟在下午

110 破晓

111 昆明即景

114 一串疯话

115 对残枝

116 古城黄昏

117 诗

   ——自然的赠与

119 我们的雄鸡

散文

122 希望不因《软体动物》的公演

    引出硬体的笔墨官司

126 悼志摩

135 惟其是脆嫩

138 幕

143 山西通信

146 窗子以外

154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161 蛛丝和梅花

165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169 究竟怎么一回事

174 彼此

179 一片阳光

 

184 跋·方晶

187 增订说明

 

小说、戏剧、翻译、书信卷

小  说

002 窘 

020 九十九度中

041 钟绿

  ——模影零篇之一

053 吉公

  ——模影零篇之二

064 文珍

  ——模影零篇之三

073 绣绣

  ——模影零篇之四

戏  剧

086 梅真同他们

  [四幕剧]

翻  译

164 夜莺与玫瑰

  ——奥司克魏尔德神话

书  信

174 致胡适·一九二七年二月六日

175 致胡适·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178 致胡适·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三日

179 致胡适·一九三一年十一月

180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185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188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春

191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六月十四日

193 致沈从文·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中旬

194 致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198 致沈从文·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下旬

199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月

202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205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九日

207 致沈从文·一九三八年春

210 致张兆和·一九四八年末

  附:张兆和致林徽因、梁思成·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

213 致朱光潜·一九三七年

214 致陈岱孙·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四日

219 致陈岱孙·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221 致陈岱孙·一九四四年八月五日

224 致陈岱孙·一九四四年九月二日

226 致陈岱孙·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日

227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春

229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八月

232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九月七日

234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月

237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

239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四日

242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245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五月七日

253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255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六月三日

257 致费慰梅·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九日

  附:梁再冰致费慰梅·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九日

260 致费慰梅·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265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八年三月二日

269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九年四月十四日

272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年九月二十日

281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年十一月

286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一年八月十一日

291 致费正清·一九四三年六月十八日

294 致费正清·一九四六年一月

296 致费慰梅·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303 致费慰梅·一九四六年七月九日

305 致费正清·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

307 致费慰梅·一九四七年十月四日

311 致费慰梅·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十日

314 致费慰梅·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316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月八日

323 致傅斯年·一九四二年十月五日

  附:傅斯年致朱家骅·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

328 致金岳霖·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下旬

329 致梁思庄·一九三六年夏

331 致梁思懿·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333 致周念慈·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335 致梁再冰·一九三七年七月

339 致梁再冰·一九四一年六月

340 致梁思成·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二日

342 致梁思成·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七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约)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七月十三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四月八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五月五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八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八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四月十六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四月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九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年三月三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附: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附:徐志摩致林徽因·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

370 跋·方晶

373 增订说明

 

建筑、美术卷

建  筑

002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017 平郊建筑杂录

033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042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101 《清式营造则例》章 绪论

127 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

150 平郊建筑杂录(续·节选)

152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274 清代建筑述略

276 《中国建筑史》第六章 宋、辽、金部分

309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372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编辑后语

374 住宅供应与近代住宅之条件——市政设计的一个要素

385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405 梁思成绘《古塔修建设计图稿》题跋

408 对王其明、茹竞华毕业论文所作的评语

409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

420 《城市计划大纲》序

425 《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译者的体会(附译文)

510 对戴念慈《历史遗产》等文的批注

512 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

519 我们的首都

519 中山堂 / 522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 524 故宫三大殿

527 北海公园 / 530 天坛 / 533 颐和园

537 天宁寺塔 / 538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

543 鼓楼、钟楼和什刹海 / 546 雍和宫 / 549 故宫

553 祖国的建筑传统与当前的建设问题

567 我们的首都——北京

572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美  术

616 林徽因为《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号》设计的封面

617 林徽因为《晨报五周年增刊》设计的封面

618 林徽因设计的圣诞节卡片

619 林徽因设计的舞台布景

620 林徽因水彩画作

622 林徽因设计的东北大学校徽

623 林徽因为沈从文小说《巫神之爱》所作插图

624 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

629 林徽因为《学文》月刊设计的封面

630 关于《大公报》“小公园”副刊报头图案的说明

631 林徽因、梁思成为《大公报》“小公园”副刊设计的报头

632 林徽因设计的舞台布景

633 林徽因等测绘的北海静心斋

634 林徽因为《文学杂志》设计的封面

635 林徽因绘梁再冰肖像

636 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638 林徽因等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方案

641 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

649 林徽因设计和参与设计的景泰蓝作品

656 和平礼物

661 林徽因参与设计的丝头巾

662 林徽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雕饰刻样

663 中国各时代的几何纹

665 关于《中国建筑彩画图案》的意见

668 《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

688 敦煌边饰初步研究

715 跋·方晶

718 增订说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