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砚斋笔记
  • 双砚斋笔记
  • 双砚斋笔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双砚斋笔记

29 8.8折 33 九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鄧廷桢 著;冯惠民 校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10-2

上书时间2022-05-21

万邦.古旧书房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清]鄧廷桢 著;冯惠民 校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1987-03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00511
  • 定价 3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7页
  • 丛书 学术笔记丛刊
【内容简介】
  双砚斋笔记作者邓廷桢(一七七五——一八四六),字嶰筠,江苏江寜人。嘉庆六年(一八○一)进士。曾在浙江、陕西、湖北等地任职。道光六年(一八二六),擢安徽巡抚;治皖十年,同修水利,加筑堤闸,颇有政绩。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为两广总督。当时鸦片烟盛行,白银外流,邓廷桢严申禁令,捕拏烟犯,不许载烟外船进口,并整戗海防,破获项人解艇。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林则徐奉命至广东禁烟,邓廷桢与之同心栛力,把缴获的趸船积烟全部焚毁,并临以兵威,屡战皆捷。后因福建防务紧急,调任闽浙总督,购买洋炮,招募水勇,多次迎击入侵英军。道光二十年(一八四○)九月,与林则徐同革职,次年遣戌伊犁。两年后释还,寻授甘肃布政使,后擢陕西总督。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卒于官。
  史称邓廷桢“绩学好士,幕府多名流,论学不缀。尤精于音韵之学,所着笔记、诗、词并行于世”。除本书之外,作者还着有又声迭韵谱、双砚斋词话等。
  双砚斋笔记六卷,书前冠以仁和谭献叙。谭氏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长于词章,尤精小学,有复堂类集。据书后邓氏之孙嘉纯的跋语所云,是书为谭献编次,并“附以陈卓大丈商榷之说,杂付钞胥者也”。卓人名立,于文字之学迹有专长。他和谭献所加的按语,对是书每有补充或订正,足资参考。
  正如谭叙所说,双砚斋笔记“首说六艺次小学,次羣书。其中又先声音后文字,而以说诗词者附焉。”该书以研讨经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为说,尤其重视声韵。邓氏认为,“说经者不求之于声而泥于形以诂义,鲜有不纡曲者矣”;“先儒解经,因声求义”,“凡义同者,其声必同,不在字形之别也”;“训诂不可不求之于声”。这些看法,在卷一至卷五的论辩中随时可见。卷六专论诗词,亦颇有新意。
【目录】
双砚斋笔记叙
卷一
草虫
小星
蒲卢
东门之扮
易坎六四爻辞
禹贡脱误
卷阿
古人用韵不甚拘
鞠躬如也
匏有苦叶斯干
定之方中
甫田
吴,大言也
久疚玖
常棣
易象傅
五子之歌
诗韵
司古音与嗣伺同,义亦相通
陟岵不当以行役绝句
古人用韵不必诗歌
俞禺二字古音皆在侯部
挑兮连兮
子谅即慈育
熊罴之罴古文从能皮声
孟子言制往往自为训詀以声阐义
洚洪、征正、忍仁、为讹、为义,皆同声
古人比类事物辄成双声
坎不盈,祇既平
……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嘉纯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