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著名书法家陈大络
  • 当代著名书法家陈大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著名书法家陈大络

600 九品

仅1件

北京石景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陈大络

年代2008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136 × 68 cm

货号7

上书时间2019-04-06

艺苑斋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陈大络
陈大络(1920- ),福建尤溪人,原寓居台北,今定居厦门。台湾著名书法家学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华侨大学客座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李敖、连战的老师。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文物鉴藏家。强烈的爱国主义者。
中文名
陈大络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
出生日期
1920
人物简介
陈大络先生,历任台湾师范学院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华侨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两岸交流开放以来,到祖国大陆探亲的第一人.陈大络教授还是台湾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台湾著名作家兼政评家李敖的恩师。曾参加孔子诞辰、朱熹思想、环太平洋历史等数十次学术讨论会并发表论文。陈大络先生还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曾参加《国际文化交流赛》并被收入专集,曾先后刊登于《人民日报》等数百家报刊杂志,有些作品镌刻于中国翰园碑林、黄河碑林、太白碑林、丝绸之路碑林等处。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
商品描述
陈大络
陈大络(1920- ),福建尤溪人,原寓居台北,今定居厦门。台湾著名书法家学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华侨大学客座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李敖、连战的老师。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文物鉴藏家。强烈的爱国主义者。
中文名
陈大络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
出生日期
1920
人物简介
陈大络先生,历任台湾师范学院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华侨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两岸交流开放以来,到祖国大陆探亲的第一人.陈大络教授还是台湾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台湾著名作家兼政评家李敖的恩师。曾参加孔子诞辰、朱熹思想、环太平洋历史等数十次学术讨论会并发表论文。陈大络先生还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曾参加《国际文化交流赛》并被收入专集,曾先后刊登于《人民日报》等数百家报刊杂志,有些作品镌刻于中国翰园碑林、黄河碑林、太白碑林、丝绸之路碑林等处。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文物鉴藏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华侨大学客座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陈大络。
人物经历
早在中学时代,血气方刚的陈大络用双手紧握稻草秆扎成的“笔”,分别以锅底烟灰、石灰粉、黄泥巴作为白、黑、黄颜料,在大街的墙上挥写宣传抗日标语,从尤溪写到沙县,又从沙县写到永安。为全民抗战,尽一个年青人所能承担的义务。“我那时就是以笔为刀枪,和鬼子打仗!”陈大络回忆抗战的烽火岁月,自豪地这样讲。他的大字就是那时候练就的。苍劲雄浑,是陈大络书法的艺术特征。加之他赋予笔墨以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的作品在海内外神采飞扬。
1990年亚运会召开期间,他挥笔写出巨幅“福”字,在香港《文汇报》上刊出公开拍卖,所得款项悉数转捐亚运会。《文汇报》曾这样评论他的“福”字:“陈大络教授送出的这帧‘福’字中堂,结构端庄秀美,笔画丰润厚泽,福有悠归之内涵,活现纸上,这是一帧人见人爱的杰作……”后来,一读者率先响应,乐助港币10万。陈教授挥毫助亚运的事一时成为海内外人人称颂的美谈。1998年夏,我国南方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当时,陈大络正在台湾度假。面对祖国大陆的水灾,李登辉在岛内竟大放厥词,公然号召岛内各界民众不要捐款。陈大络对此极为气愤,他站出来在媒体上公开驳斥李登辉。之后,不顾威胁,第一个飞回福建,他决定“秉笔跪书,鬻字赈灾”。在福州街头,白发苍苍的爱国者陈大络双膝跪下,特书“福”、“寿”二字,福州为之热泪滂沱。作品很快被福建慷慨人士当场认购,共获笔润10余万元,陈大络把这些钱全部捐献给灾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陈大络
陈大络(1920- ),福建尤溪人,原寓居台北,今定居厦门。台湾著名书法家学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华侨大学客座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李敖、连战的老师。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文物鉴藏家。强烈的爱国主义者。
中文名
陈大络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
出生日期
1920
人物简介
陈大络先生,历任台湾师范学院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华侨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两岸交流开放以来,到祖国大陆探亲的第一人.陈大络教授还是台湾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台湾著名作家兼政评家李敖的恩师。曾参加孔子诞辰、朱熹思想、环太平洋历史等数十次学术讨论会并发表论文。陈大络先生还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曾参加《国际文化交流赛》并被收入专集,曾先后刊登于《人民日报》等数百家报刊杂志,有些作品镌刻于中国翰园碑林、黄河碑林、太白碑林、丝绸之路碑林等处。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