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 荒野行吟 孙重人 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 荒野行吟 孙重人 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新华库房直发,正版新书! 天津,河北,无锡,成都,广州五大仓库发货,质量品相有保障!

19.8 3.5折 56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重人 著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1830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6元

货号1201449641

上书时间2024-09-29

秋实书业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重人,旅行者,阅读推广人,深圳作家协会会员。喜好阅读、旅行和写作,关注博物学与自然生态环境。曾多次走进中国西部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探寻自然与人文的奥秘。已出版《书缘》《读来读往》《野性的旅程》三部读书、旅行札记,受到读者喜爱。本书为作者前往美国,阅读美国所完成的一部关于自然文学的寻思之作。

目录
辑一 简单生活
“贝格尔”号上的“博物学家”
爱默生的自然观
梭罗:一个人的远行
瓦尔登湖,梭罗的湖
睡谷,一则梦想寓言
大地歌者惠特曼
相信你有一颗种子
国家公园:美国的,世界的
蓝山湾畔的不错农夫
辑二 敬畏自然
荒野:杀戮的土地
北方荒原进行曲
走进约塞米蒂山谷
倾听大自然的声迹
大漠深处的忘忧岁月
冰川上的来客
心灵前门的“窗眼”
心灵与自然的对话
坛城上的一叶知秋
洛克的丽江时光
辑三 荒野思维
像山一样思考
清新荒野北国风
荒原,多样性储蓄地
一个远北极地古老的梦
大盐湖,给自己铺一条回家的路
大洋深处的“荒野”
大地上的无名英雄
苹果,一个美国梦的隐喻
静谧:一种国家资源
乡村、城镇与乡土景观
我们的小镇
辑四 生态之殇
旷野中的一声呐喊
身边的,遥远的熊猫
终将逝去的必然
西部,边疆的故事
地球的阿喀琉斯之踵
还诸天地的想象
海豚湾:天堂与地狱
花园之州里的较量
人类世:地球表面的变革
碧玉岭上的思想实验
后语

内容摘要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源泉。目前优选约三分之一死亡人口与环境恶化相关,改善环境迫在眉睫。
雾霾肆虐,河水黑臭,噪音污染,农药残留,土地荒漠化,冰川退缩,物种加速灭绝,许多人因而逃离都市,寻求心灵慰藉……两百年来,这些困扰从未停息,今天更加严峻。
《荒野行吟(美国自然文学之旅)》这本旅行随笔,既有从爱默生、梭罗、惠特曼、霍桑到利奥波德、巴勒斯、蕾切尔·卡森的思考与悟语,也有从《瓦尔登湖》《福谷传奇》《沙乡年鉴》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低吟的荒野》《寂静的春天》《海豚湾》给予世人的启示。作者孙重人多年深入阅读,多国实地考察,立足美国义不唯美国,引领读者重新认识大自然,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

精彩内容
不 仅 自 然 ,而 且 文 学

小时候,即 20 世纪 60 年代末,我随父母在赣西山区一个叫毛
立山的小山村足足生活了三年。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这一生至今为
止充满野趣的几年生活。
山村距离小镇温汤不远,步行十里便可进入,但依然得翻越两道
山梁,绕过一个山坳。村庄四面环山,一条小河自西而东穿越而过。
小河之水源于西边明月山上的山泉,清澈透亮,水流潺潺。那时,村
民的民宅大都建在山之半腰,清晨雾霭缭绕,傍晚薄雾朦胧。四面山
上多林木,有杉树、松树、竹子、香樟树、茶树,以及成片的杜鹃林
和灌木。山下则是农田,村民们种植水稻和供自家吃的菜蔬,田垄上
种黄豆。在幽闭的小山村里,村民自给自足,他们的收入虽然不多,
但生活无虞。用土砖筑就的房屋呈现原生态,冬暖夏凉,宽敞恬适。
房前屋后种植或野生着诸多果树,有板栗、柚子、枇杷、李子和柑
橘树,山上还生长着杨梅树。茶树,春开白花,秋结硕果,果实即种
子,可榨成野生食用植物油;杜鹃,在当地人的称谓中,叫映山红。
每到春天,杜鹃花开,漫山遍野,姹紫嫣红。对我来说,最心仪的还
是田港中那条由鹅卵石堆砌形成的小河。每天放学后我便在河边放
牛,在河里抓鱼。放牛是任务,抓鱼则在水中追着鱼儿跑,多数情况
下未必能抓着,但充满快乐。当时,据老人们讲,再往山的纵深走一
些,森林更加苍郁,有人还曾在挖竹笋时遭遇过老虎。
至今已四十余年过去。每次我回到江西,还是忍不住要回到小山
村去。毛立山,山还是那样青翠,水还是那样清澈,公路修到了家门
口。为了方便,现在村民的房子大多已搬建于山下,曾遭砍伐的林
木,近年来也已复种。那些儿时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果树只剩零星几株
点缀着。山下的田畴里种上了大棚蔬菜,已经商品化,定制镇上酒
店。我心仪的小河里,也搞起了游乐设施,或漂流。山还是那座山,
地还是那块地,但已物是人非。不远处的明月山已成旅游景区。温汤
小镇,因为有名的富硒温泉而变得有名起来,每天游人如织。曾经的
华南虎早已销声匿迹,或许已经灭绝。
这就是我所历经的四十年变迁故事,我的自然故事。这也是我们
现在所处的所谓“人类世” 。小山村,发生了大变迁。此时,文明成
为一股力量,进步与倒退相向而行。在我看来,这还是一个充满悖论
与矛盾的时代。自从人类先祖“露西”把我们从东非大裂谷的丛林中
带出来,就没有哪一个时代的科技与经济会像今天这样发展得如此之
快,也没有哪一个年代,地球上的物种会像今天这样如此快地“灭
绝” 。这是一个令人不堪回首的过程。
近年来,我的业余阅读,多沉浸于自然文学作品之中,阅读并收
藏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2014 年,我终于像 1847 年的福建人林鍼
那样有了一次近距离看美国的机会。我们选择在新泽西州落脚,自驾
穿越,先东部,后西部;从中部至北部,然后又从北部到南部。在近
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口气穿越美国十几个州,深入了十几家国家公园
或纪念地。
19 世纪是人类社会受地理环境严格制约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
回溯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历程,这时,小木屋成为作家们生活的一
种隐喻。从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建造小木屋,过着“鸟兽若比
邻”的生活开始,到约翰?巴勒斯在河畔小屋演绎“众鸟欢乐颂” ,
约翰?海恩斯在荒原小屋里做“远北极地古老的梦” ,安妮?迪拉德
在蓝岭山谷溪畔小屋中寻找“自然真义” ,再到 E.B. 怀特在缅因州
盖起一座湖畔农场小屋,享受农夫般“超逸的优雅”生活,小木屋俨
然成为一个自由、静寂和向往孤独的实验台,一种慢节奏生活的试
验田,一个“自然爱隐藏”的伊西斯形象,一枚奥古斯都“螃蟹与蝴
蝶”金币的两面,让人充满遐想,想着要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事实上,阅读自然文学方面的书并非都如此赏心悦目。在美国,
这类书或题材,写作者不少,关注者更多,但读起来依然显得沉重。
这其中,既包括拉尔夫?爱默生的《论自然》 ,也包括亨利?梭罗的
《瓦尔登湖》 。即便我们能够浸淫于沃尔特?惠特曼的激情与浪漫之
中,仍然能感受到他饱含的忧思;即便是像比尔?布莱森那样陶醉于
轻松的行旅之中,也仍能体味到他的失落。爱德华?威尔逊《缤纷的
生命》一书,篇幅很长,但全面而又平和。有人将威尔逊称为“最后
的博物学家” 。而他所做的,在通过与世人分享自然世界与生物多样
性趣味的同时,告诉人们自然是我们的归属之地,我们要呵护它。威
尔逊道出了自然文学所要表达的优选意义。
说起美国自然文学,有一个地方无法回避,这便是马萨诸塞州的
康科德小镇。我不是说康科德有多大多有名,也不想说康科德有多漂
亮多迷人,想说的是那儿的人。近两百年前,生活于康科德小镇的拉
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和纳撒尼尔?霍桑等文人学者,他们立足
于人的本体与归宿,倡导人的价值以及人性的解放与自由,为美国自
然文学“大张旗帜” 。
但众所周知,自然文学的源起并不在美国,早在古希腊的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维吉尔和老普林尼,乃至中国魏晋南北朝的
陶渊明、谢灵运和郦道元时代,这些先哲们已经写出了大量不朽的自
然哲学文论和散文诗歌等作品。荷马史诗《奥德赛》就是一个“回
家”的主题。而 19 世纪前的英国也涌现出了像托马斯?莫尔、约
翰?弥尔顿、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等自然文学大师,
他们续写了英伦的自然传统,从而影响了世界。但真正形成自然文学
流派的,只有美国,也只有在当年英国殖民者大量移民美国,对原北
美大陆形成大规模垦荒或工业化之后,才催生了这一文学流派。康科
德就是在这样一个恰当时期、恰当地点涌现出来的模范小镇;清教徒
出身的拉尔夫?爱默生就是这样一个人。爱默生写作的《论自然》一
书,成为自然文学流派诞生的宣言书,从而推动了美国“新英格兰文
艺复兴”运动。
我们知道,美国自然文学鲜明的旨趣,与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密切
相关。围绕着“简单生活,敬畏自然,荒野思维,生态保护”十六字
主题,涌现出了像亨利?梭罗、约翰?缪尔、奥尔多?利奥波德和
约翰?巴勒斯等大批著名作家。他们走进荒野,走进自然,寻找心灵
之慰藉。进入当代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凸显。从关注自
然,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发展到对人类自身环境与生态的关
注,探讨现实与人的最终归宿,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其中,蕾
切尔?卡森是一位杰出代表,她发出了“旷野中的一声呐喊” 。尽管
这一声“呐喊”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依然形单影只,甚至充满悲剧
色彩,但毕竟是一种声音,让我们窥见了一股推动力量。
在我对自然的关注中, 《海豚湾》和《汤姆斯河》两本书讲述的
故事很典型,一个讲动物,一个讲人类,命运同样跌宕起伏。我想,
它们所记录并反映的,正是人类目前生态和环境中暴露出来的严重问
题。面对地球荒野的迅速丧失,荒野价值在哪里?比尔?麦克基本
说: “荒野是人类的空间,是使那些背负行囊的旅行者失去自我、使
那些感受到压力的城市居民找到自我的空间。 ”我以为,荒野的价值
远不止于此,并非只是“人类的空间” 。爱德华?威尔逊根据地球生
物已知栖息地所能维持的生物多样性定量关系做了一个估算,他说,
到 2020 年,地球物种将有五分之一以上消失,或注定要提前灭绝。
因此,拯救它们,已经刻不容缓。谁来做?当然是我们人类。
《荒野行吟》的本意是敬畏自然,遵从自然规律,并非是对美国
自然文学的研究之作,而是我跟随这些前辈,走进大自然,所进行的
一次回望、行思的文学之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