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道应物(尚雅丛书,霍春阳 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含道应物(尚雅丛书,霍春阳 卷)

51 7.5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霍春阳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ISBN9787802525047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04页

定价68元

货号b1

上书时间2024-06-09

阿莱书屋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含道应物(尚雅丛书,霍春阳 卷)
定价:68元
作者:霍春阳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802525047
字数:
页码: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在车水马龙的现代社会,在高速的信息化生活中,当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却很难感悟到生活的美与感动,连现代艺术品也成为速食,大多数现代艺术家的作品贡献出的只有昙花一现的惊艳。艺术带给人的应该是永恒的美,是经久不息的感叹、震撼、激励,甚至是源源不断的启示、力量。  霍春阳,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常习惯在整体把握问题然后条分缕析的同时,极力向人们传达正确的、美的、有未来性的美学观点:什么是艺术,如何创新,什么是有深度的作品……他对于当前中国艺术、中国古典绘画的理解与热爱,让他对现代艺术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不断地进行自我辩论和思考,也由此诞生了本书。  现代美学认为:美,是一种有律动的主体表现。中国艺术之美从来都秉承了这一主旨。霍先生认为,东西方审美存在差异,造成西方审美更偏理性,而中国艺术是大成,是超逸的,尤其是书画艺术,强调静、淡、松、简,蕴含博大精神,是依靠“悟性”而创造出来的“神韵”之美。也就是说,国画的“抽象性”不仅存在于画纸之上,也暗藏在画的“意境”甚至作画的技法上。可想而知,能做到“意足不求颜色似”,还要“写形必传其神”的,才能称为真正的书画家、艺术家。而想要通过“悟”,且要“以小悟大”,不仅需要习练者具有非凡的感悟能力,修生养性,更需要持之以恒,抱常守一,经受艺术之路上所有的荆棘与寂寞,才能真正达到艺术境界。  含道应物,澄怀味象。  艺术家应该是一个有着完整的主观境界的人,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应该能让审美主体感受、体悟到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霍春阳先生对中国古典书画艺术的热爱促使他大量阅读书画、美学和哲学书籍,无数次观赏名画精品,在本书中也表达了对古代书画家赵孟頫等人的书画和艺术境界的赞叹。他十分强调书画家的自身修养,认为只有无偏见地学习,感悟事物的内在,使自身沉淀下来,才能在下笔时做到“意在笔先”,创造出逸品。  关于流派与风格,霍先生认为,和者为大,流派常会成为局限;突出的个人风格必须是为作品服务的,风格应该是内在修为的外在呈现,而不是创造出来的。尤其在现在的美术教育中,我们更应该修正如同“传统文化是虚无主义”这类谬误,人类文明的进步、美术家的精神纯正,都需要教育在断裂的鸿沟上架起桥梁,让真正了解艺术,了解中国的艺术境界。  展览、书籍画册、网络,当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展示艺术作品时,中国传统艺术却像是失去了自身向上的活力。霍先生说:中国的美术艺术,看起来不像一个文明古国的继承者,它看上去那么幼稚。我们今天的主流价值观造成了艺术创作上的不深入、表面化,只见物不见人,只画物不画我,只画死不画生,以科学的思考代替艺术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在传统艺术向前发展的路上,幸好有如霍春阳先生这些艺术家的修正匡扶,才让艺术之树得以不断向上发芽生长。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书画艺术的散文合集,穿插多幅霍春阳先生的书画精品,集合了霍春阳先生对中国书画艺术传统与发展的思考和感悟。本书从中国画艺术技巧、取材、立意到对赵孟頫、邓椿等中国古代书画家的讨论,从艺术家的心态到中国画传统继承问题的分析,从画风流派到个人风格的研究,霍春阳先生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更提出了他对中国书画艺术发展方向的观点。书中穿插的霍春阳先生的书画精品,更让书画爱好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了艺术之美。
目录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