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

正版图书保证质量 七天无理由退货让您购物无忧

33.4 6.7折 49.9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有光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88569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6开

定价49.9元

货号R_9846098

上书时间2024-04-15

阿莱书屋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本书是在13年出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14年国家精品公开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的基础上,过6年的持续结提炼而成的;也是专业、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建设的教学成果之一。 智能手机已是日常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从智能手机入手,通过追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业创新的演变历史,穿插人物故事、创业案例,很好地诠释电子信息的专业内涵,不仅可以了解专业技术,还能理解工程师的能力与态度,甚至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精神。 第1章,移动通信,它是智能手机的能。移动通信的理论基础是电磁场与信息论,工程技术是蜂窝移动通信。从1G模拟通信、2G数字通信、3G宽带通信到4G移动互联,通信与互联网趋向融合;而5G智能物联,从移动互联拓展到工业互联网。“5G ”对教育来说,需要重视跨界综合能力的培养。3G移动通信,中国标准崭露头角;4G移动通信,中国与欧盟并驾齐驱;5G移动通信,中国企业开始。 第2章,集成电路,它是智能手机的核心基础。拆解智能手机,你能看到其主要部件,如智能处理器、内存DRAM、闪存NAND、图像传感器,都是集成电路。不仅是智能手机,电视机、PC,甚至汽车等,都运用了大量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产业链括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在摩尔定律的支配下,产业生态不断演化,应用领域不断延伸。集成电路是智能化时代的工业基础、信息产业的基石,也是关系到国家的重大基础性产业。 第3章,计算之芯,它是智能手机的中枢大脑。回顾历史,图灵机与冯?诺依曼计算体系架构的提出,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与商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奠定了基础,也为集成电路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微处理器的发明与PC的发展,Wintel生态系统的形成打破了IBM的垄断,加速了PC与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处理器,从集成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到集成图形处理器、人工智能引能越来越强大。的麒麟系列智能处理器已处于地位。 第4章,信息存储,它是智能手机的记忆场所。机械硬盘、固态硬盘与内存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基础。得益于磁阻效应、巨磁阻效应等物理机理的发现与产业化,硬盘小型化与存储容量得以快速发展。闪存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技术,随后诞生了优盘、存储卡、固态硬盘,为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在发展中的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如阻变随机存储、磁性随机存储,为突破冯?诺依曼计算体系的瓶颈提供了新途径。在大数据时代,存储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正在快速追赶中。 第5章,数码影像,它是智能手机的心灵之窗。留住精彩的瞬间需要镜头、图像传感器与图像处理引擎,摄影的自动化与影像的后期处理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一个全民摄影时代,人们的创造力被无限激发。而再现美丽的影像就需要液晶显示屏(TFT-LCD)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起源于美业化则是与韩国企业完成的,目前产业的权正在向中国转移。物联网时代,万物皆显示,彰显了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重要性。 第6章,人机交互,它是人机沟通的桥梁。鼠标与图形用户界面构成图形交互,是计算机普及的基础。触控交互则是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它开启了手机交互的新时代。传感器不仅在人机交不可没,它还是物联网的基石。人工智能与传感器结合,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交互、手势交互,让人理解机器的人机交互方式转变为让机器理解人,将实现人与机器间的自然交互,甚至人与机器融为一体。 第7章,移动互联,它为智能手机增添了威力。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它拓展了电子信息的外延。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的发展让虚拟世界了现实生活。互联网的幕后英雄是网络协议、路由器与光纤通信等技术,发展趋势是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与万物互联。移动互联与数据智能,催生了“精准”业务,如今日头条,能够根据用户的偏行。 第8章,应用软件,它为智能手机提供灵活的服务。从App Store生态系统谈起,然后介绍平台化应用软件图片社交、腾讯与手机。应用软件的基础是操作系统,先介绍苹果iOS与谷歌Android,然后是小米MIUI、EMUI与鸿蒙操作系统。、小米从定制UI开始逐渐深入到操作系统内核,同时构筑商业生态系统。移动改变生活,游戏机、照相机、个人日报、短、位置服务等成为移动应用,被称为口袋里的工具箱。 *后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为例,解读人才培养体系。首先,介绍数学与物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信号、计算、电路和电磁场四大系列课程组成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而贯通课程之间联系的则是每学期的综合实验,课内实验可以帮助理解并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而综合实验则强调灵活运用多门课程中的知识解决复杂问题。通过实验室、大创项目、科技竞赛等途径,帮助同学们主动探寻个性化的大学之路。 本书按照公开课的基本框架,并继承了第1版前3章的大部分内容。本书体现了作者从事“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课程的10年大班教学、新生研讨课“从智能手机谈起”5年的小班翻转课堂的实践验,也融合了13年本科教学院长、3年士谔书院学导师的工作验。在这些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探索电子信息专业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 本书的完成离不开长期合作、同事、同行及辅导员们的支持与帮助。15—18年林晓阳老师全程参与了新生研讨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15—19年王祖林、赵巍胜、徐迈、张岩、刁为民等老师参与了导论课程的教学活动,王俊、张玉、哈聪颖等老师一起探索了综合实验改革,他们的科研与教学验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作者多次受邀在教学会议上交流过关于导论课程的建设验,得到了同行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收获了许多宝贵意见。另外,李享同学起草了第8章初稿,在与她的合作中让作者获得了年轻人对移动应用的看法;顾慧毅同学起草了第9章创新创业、科技竞赛部分内容;姚宇暄同学协助绘制了部分插图。本书曾获学校教改、双资源课、课程思政、MOOC建设项目与教材出版的资助,为持续开展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费保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虽然本书历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内容与文字做过多次修改,但是由于电子信息领域的快速发展,无论教学内容选择还是文字表达都有一步完善。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意见和建议请发至作者邮箱zyg@buaa.edu.cn。 张有光 年3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