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催化 黄仲涛,耿建铭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978712236885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业催化 黄仲涛,耿建铭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9787122368850

笔记很少,整体很新,若有质量问题,支持退换货,售后无忧,但不要拍错哦!

14.1 2.9折 49 八五品

库存726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仲涛,耿建铭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68850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9元

货号9787122368850

上书时间2023-12-25

籍利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八五品【书非常新,有少许笔记】但不影响阅读,无附件和增值服务等。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工业催化
定价:49.00元
作者:黄仲涛,耿建铭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10-01
ISBN:9787122368850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工业催化(第四版)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级规划教材;工业催化(第四版)为化工类专业核心课工业催化配套教材,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并举;工业催化(第四版)强化了光催化、电催化、生物催化技术、新能源技术、环境治理等新技术内容;工业催化(第四版)新增纳米催化、超分子催化、单原子催化及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催化剂制备新技术。
内容提要
《工业催化》第四版共10章,包括:工业催化的发展简史、固体催化剂的结构基础、吸附、催化作用与催化剂、络合催化与聚合催化、环保催化与光催化、新能源与电催化、生物催化、微动力学分析法与工业催化剂设计、工业催化剂的制备、评价与使用、催化剂表征技术简介等。 本书可作为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化工、环境化工、精细化工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章工业催化发展概述/ 11.1催化概念的诞生11.2基础化工催化工艺的开发期11.3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时期21.4合成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兴起31.5择形催化与新一代石油炼制工业41.6手性催化与制药工业41.721世纪催化科学技术前沿61.7.1纳米时代的催化研究: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61.7.2催化反应追求的目标91.7.3催化反应的激活手段91.7.4超分子催化91.7.5单原子催化10第2章固体催化剂的结构基础/ 122.1固体中键合结构类型122.2晶体结构132.2.1晶格、晶面及其标记132.2.2填充分数142.2.3表面层外气-固界层的结构162.2.4体相和表相结构的不完整性162.3分子表面化学182.3.1洁净固体表面的集合结构特征182.3.2洁净固体表面的弛豫和重构192.3.3吸附单分子层的有序化膜202.4固体能带结构简介22第3章吸附与多相催化/ 253.1催化作用与催化剂253.1.1催化作用的定义与特征253.1.2催化剂的组成与载体的功能273.1.3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323.2三个重要的催化概念353.3分子的化学吸附363.3.1吸附等温式363.3.2金属表面上的化学吸附393.3.3氧化物表面上的化学吸附433.4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453.4.1外扩散453.4.2内扩散463.4.3反应物分子的化学吸附473.4.4表面反应483.4.5产物的脱附48第4章固体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494.1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494.1.1固体酸、碱的定义和分类494.1.2固体表面的酸、碱性质及其测定504.1.3酸、碱中心的形成与结构534.1.4固体酸、碱的催化作用574.1.5超强酸及其催化作用594.1.6超强碱及其催化作用614.1.7杂多化合物及其催化作用624.1.8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654.2非纳米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674.2.1分子筛的结构构型684.2.2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调变714.2.3中孔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754.3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774.3.1金属和金属表面的化学键784.3.2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的经验规则814.3.3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824.3.4金属簇状物催化剂844.3.5合金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854.3.6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854.3.7金属膜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874.4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904.4.1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及其催化活性904.4.2氧化物表面的MO性质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的关联924.4.3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化学944.5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984.5.1加氢脱硫及其相关过程的作用机理994.5.2重油的催化加氢精制1004.6纳米催化1014.6.1小尺寸效应1014.6.2表面效应1024.6.3界面效应1034.6.4纳米限域效应104第5章络合催化与聚合催化/ 1055.1概述1055.2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学键合1065.2.1络合催化中重要的过渡金属离子与络合物1065.2.2配位键合与络合活化1065.3络合催化中的关键反应步骤1075.3.1配位不饱和与氧化加成1075.3.2穿插反应1095.3.3β-氢转移1095.3.4配位体解离和配位体交换1105.4络合催化循环1105.4.1络合催化加氢1105.4.2络合催化氧化1115.4.3络合异构化1125.4.4羰基合成与氢甲酰化1125.4.5甲醇络合羰化合成乙酸1135.5配位场的影响1145.5.1空位概念和模板效应1145.5.2反式效应1145.6均相络合催化剂的固相化技术1145.6.1一般的固载方式1155.6.2载体的类型1165.6.3锚定络合物核的多重性1175.7无金属的均相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1185.8聚合催化1205.8.1Ziegler-Natta催化剂1215.8.2Phillips型催化剂1225.8.3茂金属聚合催化剂1225.8.4非茂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124第6章光催化与电催化/ 1256.1环境友好的催化技术1256.1.1“零排放”与绿色化学1256.1.2“原子经济”“E因子”与绿色化工生产1286.1.3环境友好催化技术案例分析1286.2光催化技术1306.2.1光化学反应基础1316.2.2光催化基本原理1316.2.3半导体光催化剂性能的调变1336.2.4环境光催化——光催化治理环境污染物1366.2.5能源光催化——光催化水制氢1396.3电催化技术1446.3.1电化学基本知识1446.3.2电催化反应机理1456.3.3电极的催化作用1476.3.4电催化与燃料电池1486.3.5电催化水制氢1526.3.6电催化CO2还原153第7章生物催化/ 1567.1生物催化剂的类别1567.2生物催化反应的特征1577.3酶的系统分类和系统命名1587.4酶的功能与反应动力学1587.5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1607.6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1617.6.1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上的应用1617.6.2在精细/大宗化学品工业上的应用1637.6.3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1647.6.4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1647.6.5在化妆品工业上的应用1657.6.6在生物能源工业上的应用1657.6.7在高分子工业上的应用1667.6.8在环保工业上的应用1677.6.9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1677.6.10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1677.7生物催化的发展趋势167第8章工业催化剂的设计/ 1708.1工业催化剂的设计方法1708.2催化剂设计的框图程序1718.3催化剂主要组分的设计1748.4催化剂次要组分的设计1768.5催化剂类型的设计1778.5.1块状金属催化剂1778.5.2负载金属催化剂1798.6固体催化剂设计的新思路1868.6.1利用酶催化原理设计1868.6.2利用组合技术设计1888.6.3固体催化剂构件组装的设计189第9章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 1929.1工业催化剂的制备1929.1.1沉淀法1939.1.2浸渍法2039.1.3混合法2109.1.4离子交换法2119.1.5熔融法2119.2催化剂制备技术新进展2129.2.1微乳液技术2129.2.2溶胶-凝胶技术2169.2.3超临界流体技术2229.2.4膜技术2249.2.5水热/溶剂热技术2269.3工业催化剂的使用2289.3.1运输、贮存与填装2289.3.2升温与还原2299.3.3开、停车及催化剂钝化2309.3.4催化剂的使用、失活与再生2310章工业催化剂宏观物性测试与性能评价/ 23610.1催化剂活性测试的基本概念23610.1.1活性测试的目标23610.1.2实验室催化剂活性测试反应器的类型23710.2催化剂活性的测定23810.2.1影响催化剂活性测定的因素23810.2.2测定活性的试验方法24010.3催化剂的宏观物性及其测定24110.3.1催化剂的表面积及其测定24110.3.2催化剂的孔结构及其测定24310.3.3催化剂机械强度的测定25010.4催化剂抗毒性能的评价25310.5工业催化剂寿命的考察25310.5.1影响催化剂寿命的因素25310.5.2催化剂寿命的测试2541章催化剂表征技术/ 25711.1气相色谱技术25711.1.1程序升温脱附法25711.1.2程序升温还原法25911.1.3氢氧滴定脉冲色谱法25911.2热分析法26011.2.1差热分析法26011.2.2热重分析法26111.2.3差示扫描量热法26211.2.4热分析法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26211.3X射线衍射分析法26211.4光谱法26311.4.1红外吸收光谱法26311.4.2拉曼光谱法26511.5显微分析法26511.5.1扫描电镜法26511.5.2透射电镜法26611.5.3扫描隧道显微镜法26611.5.4原子力显微镜26711.5.5显微技术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26811.6能谱法26811.6.1俄歇电子能谱法26811.6.2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26911.6.3紫外光电子能谱法26911.7核磁共振法27011.8穆斯堡尔谱27111.9工作状态下的催化剂表征技术271参考文献/ 274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八五品【书非常新,有少许笔记】但不影响阅读,无附件和增值服务等。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