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成新塑封消费】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尹士君 等编著化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95成新塑封消费】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尹士君 等编著化学

【95成新塑封包装】有写过的痕迹但是笔记很少,整体很新,是旧书里面挑出很新的那种单独售卖的,不满意可以退货。

37.18 4.4折 85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尹士君 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4505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85元

货号9787122244505-1

上书时间2023-08-10

籍利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书非常新,有少许笔记】但不影响阅读,无附件和增值服务等。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定价:85.00元
作者:尹士君 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122244505
字数:540000
页码:314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和消耗日益增加,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书依据新版相关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对第二版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增补,特别是对设计例题进行了增加和补充,使其内容更加详细、更适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九章,重点介绍各种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如何进行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设计参数的选取和池型的确定,各种构筑物主要细部构造的设计,辅助配套设施、设备的选择和设计。介绍各种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特点、适用条件、基本构造和运行操作方法。尽量用图表和设计举例的方法进行编写,力求简明易懂,成为从事水处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书和资料库。
目录
上篇 物理和化学法处理构筑物 章 重力分离  节 沉砂池   一、沉砂池的作用与分类   二、沉砂池设计的一般规定   三、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   四、竖流式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   五、圆形涡流式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   六、多尔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   七、曝气沉砂池的设计与计算  第二节 废水处理中的沉淀池   一、沉淀池的作用与分类   二、沉淀池设计的一般规定   三、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四、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五、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六、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七、迷宫斜板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第三节 给水处理中的沉淀池   一、平流式沉淀池   二、斜管(板)沉淀池  第四节 污泥浓缩池   一、重力浓缩池的设计与计算   二、气浮浓缩池的设计与计算  第五节 隔油池   一、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与计算   二、斜板式隔油池的设计与计算   三、小型隔油池  第六节 二次沉淀池   一、二次沉淀池的两项负荷   二、二次沉淀池的设计流量   三、池边水深的建议值   四、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 第二章 混凝  节 混凝剂配制及投加   一、常用混凝剂   二、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   三、加药间及药库   四、设计计算举例  第二节 混合   一、管式混合   二、水力混合   三、水泵混合   四、机械混合  第三节 絮凝反应   一、隔板絮凝池   二、折板絮凝池   三、网格絮凝池   四、机械絮凝池 第三章 澄清  节 机械搅拌澄清池   一、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一般规定   二、设计计算公式   三、设计计算举例  第二节 水力循环澄清池   一、水力循环澄清池设计一般规定   二、设计计算公式  第三节 脉冲澄清池  第四节 悬浮澄清池 第四章 筛滤  节 格栅   一、格栅的分类与构造   二、格栅的设计与计算  第二节 滤池 第五章 氧化还原  节 药剂氧化还原法   一、氧化法   二、还原法  第二节 电解法   一、电解槽的结构与设计   二、脉冲电解   三、电解氧化  第三节 臭氧氧化  第四节 其他氧化还原法   一、空气氧化   二、光氧化   三、金属还原 第六章 吸附  节 吸附反应器   一、固定床   二、移动床   三、流化床   四、计算公式   五、计算实例  第二节 吸附剂的再生   一、加热再生   二、药剂再生   三、化学氧化 第七章 气浮  节 散气气浮   一、散气气浮装置与设备   二、散气气浮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第二节 溶气气浮   一、加压溶气气浮   二、真空溶气气浮  第三节 电解气浮   一、电解气浮装置   二、电解气浮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第八章 中和处理  节 废水的中和处理及常用的中和剂   一、中和处理方法   二、常用的中和药剂  第二节 酸碱废水中和法   一、酸性或碱性废水需要量计算   二、中和处理设备计算  第三节 药剂中和法   一、酸性废水的药剂中和处理   二、碱性废水的药剂中和处理  第四节 过滤中和法   一、普通中和滤池   二、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   三、过滤中和滚筒 第九章 化学沉淀法  节 氢氧化物沉淀法  第二节 硫化物沉淀法  第三节 碳酸盐沉淀法   一、石灰软化法   二、石灰纯碱软化法   三、石灰石膏软化法  第四节 卤化物沉淀法   一、氯化银沉淀法   二、氟化物沉淀法  第五节 其他沉淀法   一、钡盐沉淀法   二、铁氧体沉淀法   三、磷酸盐沉淀法 第十章 膜分离法  节 反渗透   一、反渗透膜的性能   二、反渗透的工艺流程   三、反渗透设备的设计计算   四、设计计算举例  第二节 超滤   一、超滤的特征   二、膜装置   三、超滤的工艺流程   四、设计计算举例  第三节 纳滤   一、纳滤的特征   二、纳滤膜的性质   三、纳滤系统工艺设计   四、纳滤的应用  第四节 电渗析   一、离子交换膜的选择设计   二、电渗析的工艺流程   三、电渗析工艺设计   四、设计计算举例 第十一章 离子交换  节 离子交换剂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制造与命名   二、离子交换剂的选择性   三、废水水质对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能力的影响   四、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保存、使用和鉴别   五、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第二节 离子交换设备   一、固定床离子交换器   二、移动床、流动床离子交换器   三、设计计算  第三节 电镀废水离子交换法   一、含铬废水离子交换法   二、含镍废水离子交换法 第十二章 相转移分离法  节 吹脱法   一、吹脱设备   二、设计方法   三、吹脱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汽提法   一、汽提设备   二、浮阀塔设计方法   三、汽提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萃取法   一、萃取剂的选择   二、萃取设备   三、塔式萃取设备的设计   四、萃取法应用举例  第四节 结晶   一、基本原理   二、结晶的方法及设备   三、结晶法应用举例——从废酸洗液中回收硫酸亚铁  第五节 蒸发   一、蒸发设备   二、蒸发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消毒  节 消毒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消毒工艺设计   一、液氯消毒   二、二氧化氯消毒   三、漂粉精消毒   四、次氯酸钠消毒   五、氯胺消毒   六、臭氧消毒   七、紫外线消毒 第十四章 污泥脱水  节 污泥调节    一、污泥加药调节    二、污泥淘洗调节   第二节 污泥机械脱水   一、真空过滤脱水机   二、加压过滤脱水机   三、带式过滤脱水机   四、离心脱水机  第三节 污泥干化场   一、污泥干化场的构造及设计参数   二、计算公式  第四节 污泥烘干   一、设计参数   二、计算公式下篇 生物法处理构筑物 第十五章 活性污泥法  节 活性污泥法的分类及特点   一、活性污泥系统的基本工艺流程   二、活性污泥法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第二节 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方法   一、设计内容   二、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  第三节 曝气系统设计   一、需氧量计算   二、曝气装置   三、空气管道设计  第四节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系统   一、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二、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   三、曝气法   四、设计举例  第五节 推流式活性污泥系统   一、传统推流式曝气池   二、渐减曝气法曝气池   三、分段曝气法曝气池   四、污泥再生法曝气池   五、吸附再生法曝气池   六、高负荷法曝气池   七、设计举例  第六节 浅层曝气、深层曝气、深井曝气曝气池   一、浅层曝气池   二、深层曝气池   三、深井曝气池   四、设计举例  第七节 纯氧曝气池   一、纯氧曝气法的特征   二、纯氧曝气池的类型   三、工艺设计   四、设计计算举例  第八节 氧化沟   一、氧化沟的分类及特征   二、卡罗塞(Carrousel)氧化沟   三、交替运行式氧化沟   四、奥贝尔(Orbal)氧化沟   五、一体化氧化沟   六、氧化沟曝气设备   七、氧化沟工艺设计   八、氧化沟设计举例  第九节 间歇式活性污泥系统   一、SBR工艺的特征   二、ICEAS系统   三、CAST系统   四、CASS系统   五、DAT-IAT系统   六、UNITANK系统   七、SBR工艺的设备   八、工艺设计  第十节 生物吸附降解法   一、AB法的工艺特征   二、工艺设计   三、工程实例  第十一节 生物脱氮除磷系统   一、生物脱氮工艺   二、生物除磷工艺   三、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四、工艺设计 第十六章 生物膜法  节 生物滤池   一、普通生物滤池   二、高负荷生物滤池   三、塔式生物滤池  第二节 生物转盘   一、构造   二、设计数据   三、计算公式   四、设计计算举例  第三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一、构造   二、设计数据   三、计算公式   四、设计计算举例  第四节 曝气生物滤池   一、构造   二、设计参数   三、计算公式   四、设计计算举例 第十七章 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节 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分类   一、厌氧生物处理法的特点   二、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分类  第二节 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   一、普通消化池   二、接触消化工艺   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四、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   五、厌氧生物滤池   六、厌氧转盘   七、厌氧流化床   八、厌氧复合床反应器  第三节 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一、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适用范围   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三、厌氧消化的设计和控制因素   四、消化池的构造和配套设备   五、设计举例 第十八章 自然生物处理系统  节 稳定塘   一、稳定塘的分类与特征   二、稳定塘工艺设计   三、稳定塘工艺流程   四、设计举例  第二节 土地处理系统   一、土地处理系统的分类与特征   二、土地处理系统设计   三、设计举例 第十九章 膜生物反应器  节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一、膜分离生物反应器   二、膜-曝气生物反应器   三、萃取-膜生物反应器  第二节 膜生物反应器的特征   一、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二、膜生物反应器的能耗  第三节 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及设计   一、单池一体式MBR工艺   二、分置式MBR工艺   三、MBR两级脱氮工艺   四、序批式MBR工艺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非常新,有少许笔记】但不影响阅读,无附件和增值服务等。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