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化学 李刚,贺俊崎 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978756591785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物化学 李刚,贺俊崎 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9787565917851

12.95 1.5折 85 八五品

库存310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刚,贺俊崎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565917851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96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85元

货号9787565917851

上书时间2023-04-09

籍利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有笔记,择优发货,有任何问题包退包换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生物化学
定价:85.00元
作者:李刚,贺俊崎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65917851
字数:923000
页码:496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生物化学(第4版 供基础、临床、护理、预防、中医、口腔、药学、医学技术类等专业用)》的修订在第3版的整体布局基础上略有调整,对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例如,每章的节均安排为概述,以统一风格。章对文字部分做了必要的调整,其中将“模体(motif)”改为“结构模体(structuremotif)”,以区别“序列模体(sequencemotif)”,并将“模体”内容放入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叙述。将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中的“核酸酶”内容放到第八章“核苷酸代谢”中。在第三章中,将第3版教材的“调节酶”均改为“关键酶”或“限速酶”,并全书一致。“调节酶”的说法并没有错,但“关键酶”的说法在酶调节的叙述上更为清晰。第四章补充了葡萄糖吸收机制中的葡萄糖转运蛋白作用。第五章“脂类代谢”改为“脂质代谢”,编写顺序也做了适当调整。第六章对生物氧化特点、呼吸链复合体组成、呼吸控制等做了相应补充,对活性氧清除体系部分做了修改。在第七章“氨基酸代谢”中删除了氨基酸吸收的“Y一谷氨酰循环”机制,在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中删除了“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联合脱氨基方式。这两个机制长期以来都被编写入教材中,但迄今没有找到相应的证据,因而本版教材不再编入。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方式将代之以“葡萄糖一丙氨酸循环”和“谷氨酰胺”机制。对不同一碳单位名称进行了规范化命名。对第八章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增加的一些知识点以的形式体现。第九章新增了关于物质代谢的概述,增补了物质代谢的特点、参与物质代谢与调节的常见类型。同时,新增了临床知识扩展和案例分析模块。原第十章“DNA生物合成”改为“DNA合成与修复”。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改为“RNA合成”,这是为了与国外主要生物化学教材的提法保持一致。出于现在对干扰素作用机制的新理解,删除了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干扰素对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不再提“核糖体循环”概念,以免与国外主要生物化学教材中的“ribosomerecycling”的含义相混淆。第十三章修改篇幅较大的是将非编码RNA相关内容从翻译后调控改至转录后水平调控,并归为“基因沉默”。增加“增强子RNA”知识点。将原第十四章“基因、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改为“基因与组学”,以适应当前学科的发展。国内外生物化学教材对“基因”的概念有不同解释,我们在参考多种教材和资料后采用了国外经典教材的定义。在第十五章“重组DNA技术”中,新版教材充实了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概念,增加了基因诊断在遗传病、感染与传染病、恶性肿瘤等的预测和诊断的应用,以及基因诊断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等。在知识点中增加了CRISPR/Cas新技术的概念。将第十六章“细胞信号转导”整章内容中所有的“通路”改为“途径”;其中节概述增加了细胞信号转导的一般特征的介绍,第二节中删除了“细胞膜的转运功能”,并将第二节改为“生物膜的结构与细胞通讯”,第三节中增加了G蛋白一般分类、G蛋白活性与失活状态转变的机制,第四节中增加了信号关闭的几种机制,在“酶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中增加了RTK-PI3K-AKT途径。将第十七章“癌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中的“生长因子”内容放到同一章第二节“原癌基因与癌基因”中,作为原癌基因产物进行介绍;增加了“oncomiRs”知识点的介绍。第十八章没有太大改变,主要是核实并更正了一些错误。删除原第十九章“肝的生物化学”中“内源性非营养物质”的提法。第二十章“维生素与必需微量元素”改为“维生素与矿物质”,增加钙、磷的相应知识,以与新版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同步。在第二十一章“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增加了“第七节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技术”,以适应学科技术手段的新发展。
目录

作者介绍
  

李刚,男,1952年生于四川省。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主任助理、科教部部长;深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

贺俊崎,男,1966年生于山西省。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笔记,择优发货,有任何问题包退包换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