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疑古时代
  • 走出疑古时代
  • 走出疑古时代
  • 走出疑古时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出疑古时代

150 九五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学勤 著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9-3

上书时间2024-05-20

娜娜特价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学勤 著
  •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4502702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1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走出疑古时代》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李学勤先生,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1992年李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口号以来,走出疑古已成为一种思潮,对学术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是作者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高质量学术著作。全书共分六篇,第一篇论古代文明,第二篇神秘的古玉,第三篇新近考古发现,第四篇中原以外的古文化,第五篇海外文物拾珍,第六篇续见新知。主要涉及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文化、中原与边远地区的文化交流、早期的中外关系
等主题。
【作者简介】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52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5至1988年任副所长,1991至1998年任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成立后,任第一、二届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至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8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多次在欧美亚澳及港台地区任教讲学,如:1981至1982年任英国剑桥大学克莱亚堂客座院土,1985~日本关西大学客座教授,1988年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远东皂系客座教授,1990年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聘教授,1993年起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名誉教授,1998年任美国达默思大学蒙哥马利教授,2001年任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年任韩国明知大学客座教授。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简论》(1959)、《东周与秦代文明》(1984)、《新出青铜器研究》(1990)、《比较考古学随笔》(1991)、《周易经传溯源》(1992)、《简帛佚籍与学术史》(1994)、《走出疑古时代》(1995)、《古文献丛论》(1996)、《四海寻珍》(1998)、《夏商周年代学札记》(1999)、《重写学术史》(2001)、《中国古代文明十讲》(2003)、《中国古代文明研究》(2005)等二十余部及学术论文近500篇。有的已有英、日、韩译本,多种获奖。
【目录】
出版说明
自序
导论走出疑古时代
一考古与思想文化研究
二两种考古证据
三学术史的再认识
四古书新证(甲骨金文)
五古书新证(简牍帛书)
六结语:走出疑古时代

第一篇论古代文明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二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
三古本《竹书纪年》与夏代史
四商代史和甲骨学研究展望
五夏商周离我们有多远?
六天下之中
七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
八西方中国古代研究的新趋向

第二篇神秘的古玉
一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
二论良渚文化玉器符号
三吉斯拉玉琮的神秘
四论含山凌家滩玉龟、玉版
五论香港大湾新出牙璋及有关问题
六太保玉戈与江汉的开发

第三篇新近考古发现
一西水坡“龙虎墓”与四象的起源
二论二里头文化的饕餮纹铜饰
三商末周初的多穿戈
四克罍克盉的几个问题
五再谈洪洞坊堆村有字卜骨
六邢台新发现的西周甲骨文
七史密簋铭所记西周重要史实
八三门峡虢墓新发现和虢国史
九益门村金、玉器纹饰研究

第四篇中原以外的古文化
一多彩的古代地区文化
二非中原地区青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
三三星堆与蜀国古史传说
四《帝系》传说与蜀文化
五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
六商文化怎样传人四川
七三星堆饕餮纹的分析
八新干大洋洲商墓的若干问题
九丰富多彩的吴文化
十宜侯矢簋的人与地
十一安徽南部的青铜文化
十二论擂鼓墩尊盘的性质

第五篇海外文物拾珍
一针刻纹三角援戈及其他
二鲜簋的初步研究
三楚王酓审盏及有关问题
四古镜因缘
五阿富汗席巴尔甘出土的一面汉镜
六韩国金海出土的西汉铜鼎
七力、耒和踏锄
八日本胆泽城遗址出土《古文孝经》论介

第六篇续见新知
一良渚文化与文明界说
二商周青铜器与文化圈
三论洋县范坝铜牙璋等问题
四重论夷方
五秦封泥与秦印
六商代夷方的名号和地望
七城固两罍铭文的研究
八关于鹿邑太清宫大墓墓主的推测
九释楚帛书中的女娲
十关于绵阳双包山汉墓墓主的推测
十一谈“信古、疑古、释古”
十二对《走出疑古时代》的几点说明
附录本书所收论文出处
1994年版后记
1997年修订本跋
新版书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