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王汎森
出版社台湾允晨文化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货号9786269742530
上书时间2024-11-25
“中研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副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王汎森毛笔签名 · 限量毛边本 · 台湾允晨文化版《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修订版)》(豆瓣9.3)(16开锁线胶订,一版一印)
古史辨是改变近代中国史学气候的一个晴天霹雳,值得被深入分析讨论。
应该声明的是:由于笔者把古史辨运动当作近代学术思想发展中一个历史现象来描述,所以,并未能稍稍照顾到上古史研究的专门问题。事实上,收集在《古史辨》七大册中将近三百五十篇论文对上古史研究是否有建树?在那些方面值得採信?是古史研究工作者特别感到兴趣的。但这个运动何以会爆发?以什麽样的风貌出现?带来什麽影响?则是关心近代思想史的人所该处理的,二者固然有交集之处,但却不可混为一谈。
在描述历史现象时,是有必要对“心理事实”(psychological truth)与“历史事实”(historical truth)加以分殊的。不管合理或不合理的思想都可能在历史上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行动者自己看来也都可能自认为掌握了最完整的理由,而且也正好符合著某种深刻的社会需求,而又造成了无可抹煞的历史事实。我们在这个研究中尤其觉察到此点。
在本书中笔者还希望注意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是:思想家原来的想法到底是什麽?这些想法与他生活于其间的思想传统有什麽样的关係?第二个层面是:他真正做到了什麽?有时候所思所想与实际做成的结果之间有著相当遥远的距离。第三个层面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他所做成的产生了什麽影响,这包括后来的人怎样去理解他的作为。
王汎森,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史学家,二○○四年当选中研院院士,二○○五年获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副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王汎森教授研究的范围以十五世纪已降到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为主。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天才为何成群地来》、《启蒙是连续的吗?》、《近世中国的舆论社会》等学术专书。
修订版序
序
引论 激烈反传统与黄金古代观念的破灭
一、爱国主义与反传统思想的内在关联
二、激烈个人主义与传统伦理结构之崩裂
三、黄金古代观念的破灭与上古信史之重估
第一章 顾颉刚层累造成说的特质与来源
一、层累造成说的几个特质
二、崔述的《考信录》
三、胡适提倡的科学方法
四、孟姜女研究的启示
五、清季今文家的历史解释
第二章 清季今文家的历史解释(上)
一、尊孔卫道与疑古辨伪内在可能的关联
二、复古与解放
三、《新学伪经考》之成立与古文经信史性的破坏
第三章 清季今文家的历史解释(下)
一、“为汉制法”的观念与经典解释
二、旧问题的新意义
三、清代今文家的政治意识型态
四、新政治环境与託古改制风潮
五、如何为孔学注入新活力?
六、“帝德王道伯功,皆属孔子一人之事”
七、《孔子改制考》之成立对今文经及先秦诸子信史性的破坏
第四章 顾颉刚与古史辨运动之与起
一、顾颉刚对康有为弔诡式的继承
二、禹的问题与中国古史系谱
三、经书历史性与伦理性的衝突
四、五德终始说与古史系统的整理
五、先秦诸子的历史背景
六、层累造成说的变形—神话分化说
结论
附录 对《文史通义.言公》的一个新认识
· · ·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