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台湾联经版 “中研院”院士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精装)

本书定价750台币

166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炳棣

出版社台湾联经出版社

ISBN9789865432492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精装

页数544页

货号9789865432492

上书时间2024-05-19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书定价750台币。


何炳棣先生退休二十年研究之大成──《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

何炳棣先生初治近代英國農經史,再入明清人口財政史,

最後總結上古中國農業文明起源;

自19世紀始,上溯至西元前五千年終,

在中國史學界遍尋不出第二人。

本書為思想制度史專著,何炳棣先生畢生「久久不跳進思想史」,因為他認為「如果自青年即專攻思想史,一生對史料的類型及範疇可能都缺乏至少必要的了解,以致長期的研究寫作都空懸於政治、社會、經濟制度之上而不能著地。」


由此可見何炳棣先生治學,一向用「紮硬寨、打死仗」的方法,正面「攻堅」歷史學界的重大議題。其「攻堅」利器就是「考據」,以考據為功的思想史,不同於「當代大多數思想史家所關心的,往往僅是對古人哲學觀念的現代詮釋,甚或「出脫」及「美化」,置兩千年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深層意識的「阻力」於不顧。


哲學大師馮友蘭曾說:「敘述─時代─民族之歷史而不及其哲學,則如『畫龍不點睛』。」何炳棣先生積四十年之經驗,窮究中國明清至上古農經制度,告誡後學「不畫龍身,龍睛從何點起?」龍身指的是政經社會制度;龍睛則是文哲思想體系。何炳棣先生在退休二十年間,「一往直前,義無反顧」,「踏進先秦思想、制度、宗教、文化的古原野」,積四十年畫「龍身」的經驗,點五千年中華文哲思想的「龍睛」,本書可說是何炳棣先生畢生學術的畫龍點睛之作。


■作者簡介

何炳棣(1917~2012.06.07),浙江金华人。1938年清华大学毕业,1944年考取了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1945年底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史,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之后,何炳棣先生逐渐转入国史研究,成绩斐然。

1966年,何炳棣先生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何炳棣先生被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代表作有《明初已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明清社会史论》《东方的摇篮》《读史阅世六十年》等。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何院士致力于明、清两朝帝制中国的人口问题、社会结构及流动,并旁及会馆制度的研究,所作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1959) 及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1962)两书,已为国际学术界奉为经典著作。前者另辟蹊径,重建中国人口的历史真貌:后者全面探索明、清五百多年间中国社会组成及阶层流动的历史。《中国会馆史论》(1966)则是何院士第一本中文专着。考证出会馆的创设年代为明永乐年间(1403-24),比日本学者先前所说的嘉靖39年(1560),要早出约140年:同时更针对前此各国学人,特别是日本学者所提会馆制为‘民族小群观念特盛’表现的论断,指出它实际是起了‘促进畛域观念的消融与大群意识的产生’作用。六、七十年代以后,何院士的兴趣转移到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两本力作,《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1969)及The Cradle of the East:A n Indigenous Origins o{TechniqtteS and Ideas of NeoE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5000-1000 B.C.(1975)均详论中国文化的特征,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全新的看法。八十年代何院士就中国古今土地数字不实的各种原因,详加考证剖析,撰成《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1988)一书:数年后,以该书为基础,另撰《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1955)一书,所持见解已成为学界定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