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香港中和版 姜建强《漢字力》(锁线胶订)

本书定价港币98元

83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建强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88570416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9789888570416

上书时间2024-05-11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购】限量编号小牛皮定制版 鎏金红色 | 钤许渊冲印《许渊冲百岁自述(市场价680)》(16开 710mm x 1000mm,一版一印) 【赠】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中國之文化復興(市场价630)》(1981年出版,自然旧,16开,漆布精装,一版一印)自然旧
【购】限量编号小牛皮定制版 鎏金红色 | 钤许渊冲印《许渊冲百岁自述(市场价680)》(16开 710mm x 1000mm,一版一印) 【赠】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中國之文化復興(市场价630)》(1981年出版,自然旧,16开,漆布精装,一版一印)自然旧 ¥888.00
特价·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施之勉《後漢書集解補 (四)》(平装)自然旧
特价·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施之勉《後漢書集解補 (四)》(平装)自然旧 ¥62.00
特价·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施之勉《後漢書集解補 (二)》(平装)自然旧
特价·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施之勉《後漢書集解補 (二)》(平装)自然旧 ¥68.00
特价·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施之勉《後漢書集解補 (三)》(平装)自然旧
特价·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施之勉《後漢書集解補 (三)》(平装)自然旧 ¥78.00
每周一礼213: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罗锦堂《中國散曲史》<市场价150元以上>(精装,1983年8月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徐善同《柳宗元永州遊記校評》(锁线胶订)自然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史紫忱《比較草書 (二版)》自然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史紫忱《書法史論 (二版)》(锁线胶订)自然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不老歌》16開,1975年3月版
每周一礼213: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罗锦堂《中國散曲史》<市场价150元以上>(精装,1983年8月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徐善同《柳宗元永州遊記校評》(锁线胶订)自然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史紫忱《比較草書 (二版)》自然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史紫忱《書法史論 (二版)》(锁线胶订)自然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不老歌》16開,1975年3月版 ¥82.00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祝秀侠《唐代傳奇研究》(锁线胶订)自然旧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祝秀侠《唐代傳奇研究》(锁线胶订)自然旧 ¥32.00
特价· 许纪霖自选集,自然旧
特价· 许纪霖自选集,自然旧 ¥19.80
刘钢先生签名钤印+限量编号毛边本· 台湾联经版《古地圖密碼:1418中國發現世界的玄機(二版)》(16开 锁线胶订)
刘钢先生签名钤印+限量编号毛边本· 台湾联经版《古地圖密碼:1418中國發現世界的玄機(二版)》(16开 锁线胶订) ¥126.00
台湾联经版  林明德 编《晚清小說研究》(漆布精装)自然旧
台湾联经版 林明德 编《晚清小說研究》(漆布精装)自然旧 ¥92.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书定价港币98元


內容簡介

年度漢字呈現了怎樣的情緒?公眾人物為甚麼會讀錯字?文學作品裡堅持的語言是一種怎樣的味道?漂洋過海在日本登陸的漢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刻畫出一道獨具特色的發展軌跡。

當用漢字的增刪與演變,透視了日本對漢字的愛恨糾纏;混合語的使用與音讀訓讀的讀音,使漢字更具靈活性與創造力;和製漢字豐富了語言的想像;還有人名與地名中的學問,同一事物細膩的層次與狀態差異,作者一一以實例說明,把漢字在日語世界中花樣繁多的日常,化為把想像力具象化的梳理與玩味,抖摟出文字背後的風土、故事與人情。


编辑推荐

-重點漢字解析,拆解日本文化背後的風土人情與故事;

-深入挖掘當用漢字的發展軌跡,透視日本人對中華民族的愛恨糾纏;

-以實例演繹新舊字體的使用,條分縷析日文的細膩與感性;

-穿梭古今,全方位梳理日文漢字的使用與意涵。


作者簡介 

姜建強

東京《中華新聞》主編,日本華文文學筆會會長。20世紀90年代留學日本,赴日前在大學任教多年,後在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擔任客席研究員,致力於日本文化及歷史研究。

主要著作有《另類日本史》、《另類日本天皇史》、《山櫻花與島國魂—日本人情緒省思》、《無印日本—想像中的錯位》等。


目..............................錄 

第一章 「混合語」:原來漢字可以這樣「玩」

1. 「癌」為甚麼要用「がん」表示?

2. 「雲丹」比「海胆」更優雅

3. 叫誰不要再犯過錯?

4. 用漢字表示死天下第一

5. 和漢混合:白菊夕刊語

6. 原來漢字可以這樣「玩」

7. 用「鳥肌」替代「感激」的混合氣質

8. 《言海》在和《康熙字典》比拚?

9. 作為文化現象的《廣辭苑》

10. 日本人為甚麼也想廢除漢字?

11. 全員玉碎的軍國思想來自漢字?

12「朕」字成了常用的廢字

13. 百年前後的兩個字:梅/梅

14. 日本漢字的百年攻防軌跡

第二章  造詞力:三明治和明治有甚麼關係?

1. 讀錯漢字是甚麼滋味?

2. 漢字的「整形」美學

3. 日本人是戀舊還是重情?

4. 桐桜欅/柿朴庭落葉

5. 漢字能力強就是滑稽的表現?

6. 表徵日本世態的年度漢字

7. 怎麼會有三個「明治時代」?

8. 小便何以是無用的?

9. 巷街道町的漢字—朱肉不要

10. 女性雜誌的漢字之王

11「喂」與「もしもし」的思慮

12. 值630萬日元天價的文字處理機誕生了

13. 閱讀=理解/書寫=表現的交錯共存

第三章  正確地喝下一碗味噌湯:「食、吸、啜、飲」中的層次感

1. 科長請客吃「夕飯」(晚飯)

2. 食.吸.啜.飲與味噌汁

3. 御蔭様—為甚麼要託您的福?

4. 忘年會還是年忘會?

5. 造詞中的「越來越……」要素

6. 漢字何以成了套語?

7. 日本人對漢字的較勁

8. 村上春樹的「小確幸」

9. 「□肉□食」,填兩個漢字

10「月極駐車場」之謎

11. 日語漢字的視線

12. 在日外國人最喜歡的10個漢字

第四章  佐藤和陽葵:人名漢字裡的大學問

1. 日本百家姓的前3

2. 著名的漢字「八色姓」

3. 女子名:赤豬子/姬夜叉/鶴夜叉

4. 日本人名漢字出自甚麼系統?

5. 有45種漢字表示的「ゆうき」(yuuki)

6. 60年追加了1000漢字

7. 2016年男女起名前5位的漢字

8. 圍繞漢字起名的訴訟

9. 歷史名人的漢字幼名

10. 三浦朱門不知酒肉臭

11. 倖田來未的「來」字為何有人氣?

12. 糞太郎這個名字能用嗎?

13. 起漢字名的高手是誰?

14. 搞笑取樂的日本人名

15. 戒名—花錢玩漢字

第五章  腳底到舌尖:魚旁漢字知幾何

1. 日本魚漢字的683

2. 淡水魚漢字與海水魚漢字

3. 日本最古老的國字—鰯

4. 鰆是「回故鄉」的「魚漢字」?

5. 寿司.寿し.すし.鮨.鮓

6. 日本蘋果電腦能打出160個魚旁漢字

7. 日本地名的漢字秀

8. 「驫」→筆畫最多的漢字站名

9. 一字站名是在玩寂寞感

10. 大/畑—和漢組合的站名

第六章  漢式和文裡的「漢字心」

1. 日本人最初和漢字相遇是甚麼時候?

2. 漢字外交文書的首次登場

3. 法隆寺五重塔發現了塗寫的文字

4. 固有名詞一字一音的萌芽

5. 催生了大批寫經生

6. 最古老的文章—漢式和文誕生

7. 更是一顆漢字心

8. 鳶師/噺家與皐月/師走

9. 日本人玩漢字的傑作—漢詩

10. 日語的「鬱」字太萌

11. 戰後日本漢字流行語

12. 承傳莊子「庖丁說」的是日本人

13. 不用漢字可以表述嗎?

第七章  東風遇上西風:可口可樂與俱樂部的強強對決

1. 定義日本國字第一人

2. 1006個教育漢字的「観」與「議」

3. 高中考漢字:「澶淵之盟/羈縻政策」

4. 強強對決:可口可樂與俱樂部

5. 從中國古典中尋找靈感

6. 公司→會社:中日兩國造詞的不同

7. 「sushi」:日本產的「世界通用詞」

8. 季語裡的漢字美

9. 喜歡「在宅看護」還是「在宅ケア(kea)」?

10. 東洋美人漢字是「初恋薊」?

11. 銀座廣告牌為甚麼不用痔字?

12. 中國新詞與日本新詞的文化反哺

結語  日本人歎服中國人的漢字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