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东大版 黄慧英《道德之關懷》(漆布精装)
  • 台湾东大版 黄慧英《道德之關懷》(漆布精装)
  • 台湾东大版 黄慧英《道德之關懷》(漆布精装)
  • 台湾东大版 黄慧英《道德之關懷》(漆布精装)
  • 台湾东大版 黄慧英《道德之關懷》(漆布精装)
  • 台湾东大版 黄慧英《道德之關懷》(漆布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营 台湾东大版 黄慧英《道德之關懷》(漆布精装)

本书定价230台币

65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慧英

出版社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1917634

出版时间1995-0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货号9789571917634

上书时间2022-11-20

孔网新书广场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本书定价230台币


本書所收集之論文﹐主要圍繞兩課題﹐一是屬於倫理學與後設倫理學的問題﹐另一則是關於儒家倫理的討論。在前一課題方面﹐包括對於個別倫理系統的檢視、對於道德語言直覺的預設之質疑、甚至對「道德」這概念的重新探 討。有關儒家倫理的討論所涉及的問題﹐其中一部分乃屬於現代化的問題﹐例如儒家倫理是否適合現代社會﹐且是否必須作出某方面的調整或重建﹐以實現現代人的理想世界;另一部分則屬於應用方面﹐例如如何開展儒家倫理中的 核心觀念﹐去訂定道德教育的方向。此外﹐有些論文則試圖展示儒家倫理在後設倫理問題上的獨特解答﹐此可視為前述兩個課題間的聯繫﹐當然也算是對儒家倫理的詮釋工作。


 黃慧英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英國約克大學文學碩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現任香港嶺南學院通識教育部講師。著有《後設倫理學之基本問題》,譯作則有《道德思維》(與方子華合譯)。



道德哲學之重建問題──序黃慧英論集/勞思光
自序
快樂主義的重檢
語言直覺的限度
  ──論赫爾對道德直覺與語言直覺的分疏
效益主義與人權
無私與偏私的調和
變化氣質
  ──儒家關於內在轉化的睿智在道德上之意義
不理性的欲望
儒家對於「為何道德」的證立
儒家倫理現代化之路向
儒家倫理學與德育之重點
儒家關於婦女地位的觀點
商業倫理上的後設倫理學設定
後記



自 序

本書乃收集我近年來所寫之論文而成,主要圍繞兩大課題,一是屬於倫理學與後設倫理學的問題,另一則是關於儒家倫理的討論。在前一課題方面,從對於個別倫理系統的檢討(〈快樂主義的重檢〉與〈效益主義與人權〉),到對於道德語言直覺的預設之質疑(〈語言直覺的限度〉),以至重新探討「道德」這概念及其與「無私」的關係(〈無私與偏私的調和〉),皆可就是一種分解的工作,其中破斥的成分較重,在建構方面,只有一點線索或暗示而已。

 

在追尋「怎樣的道德判斷是可接受的」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牽涉到「欲望」的問題,例如:「個人的欲望作為一既定的事實,在道德判斷中應佔甚麼分量呢?」繼而產生:「一方面我們承認應尊重現存的欲望,另一方面,對於欲望的形成,是否也應加以引導?」的問題,〈變化氣質〉乃接承〈無私與偏私的調和〉而撰寫的。可以說,關於欲望的道德意義的討論,開啟了我對「欲望」本身的研究興趣。道德涉及他人幸福的考慮,至於個人幸福的追求,則與欲望的滿足,實在無法分割,既然如此,便必須解答:「甚麼欲望是不理性的,因而假如我們是理性存有的話,便不應要求滿足?」這就是〈不理性的欲望〉所討論的重點。當然,我們更可進一步追問,「欲望是否必須合乎理性?」或者,「在甚麼意義下它必須如此?」有關的討論見於〈價值與欲望〉(第三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上提交之論文)一文中,此文不及收進本書內。上述兩三篇關於欲望的探討只可算是一個起步,事實上,如何解決欲望間的衝突問題,正如如何解決道德衝突的問題一樣,是一龐大的課題,二者同為人類行為的核心課題,在價值體系與人生意義的論域中卻又有緊密的關連,因此,我預見它們會成為我未來研究的重點之一。

 

我近年思考的另一焦點,是在儒家倫理方面。回應「儒家倫理在現代社會中是否仍具意義,是否需要更新、調整或發展,以適應時代的需求?」的問題,乃屬於建構(重建)的工作(〈儒家倫理現代化之路向〉),另一方面,探討儒家倫理在現代社會不同面向上可能提供的指導方向,則是屬於發展與應用方面的探索(〈儒家倫理與德育之重點〉),當然上述兩種工作包含了對儒家的理解及詮釋,我甚至試圖藉著這種詮釋,去解答後設倫理學的難題(〈儒家對於「為何道德」的證立〉)。

 

在本書最後一篇論文──〈商業倫理上的後設倫理學設定〉──中,我將商業倫理學裡面的基本問題,帶到後設倫理學的層面上去審視,其中涉及關於道德與非道德的分界,「評價」預設了對事件的詮釋等見解,可以總結我之基本的(雖然只是部分的)後設倫理學觀點。

 

整本集子所收集的論文,每篇都是獨立的,卻又互相連繫,其中有些重要概念會重複使用,在某篇中的說明可能較詳,而在另一篇中使用時也許只作提要式的說明,讀者可互相參照。我在整理這些論文時,常覺在論述與論證方面有不盡不足之處,然而唯一感到安慰的是,不少觀念都在不斷發展,有時甚至需要調整過往的結論。實際上我並沒有作出調整,因為我認為保留原來的論辯,亦有其意義。論文的編輯方式主要是根據課題來處理,但結果亦與撰寫的時序大體相若,因此讀者可追尋出我所謂的「發展」的線索。

 

最後,我必須感謝勞思光教授為本書寫序,同時感謝劉述先教授讓我有參與「當代儒學」研究計劃的機會。東大圖書公司令本書得以面世,我亦在此一併致謝。

 

謹以是書獻給在生與死、理性與不理性、道德與不道德、喜樂與哀傷之邊緣中掙扎的朋友,願他們能突破困境,作出價值上的肯定。

 

黃慧英

一九九五年元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