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嘉德四季第51期仲夏拍卖会 智龛珍藏
  • 2018嘉德四季第51期仲夏拍卖会 智龛珍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18嘉德四季第51期仲夏拍卖会 智龛珍藏

封面拍品 邓石如《酱油青田石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刻 115万

3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嘉德

出版社嘉德

出版时间2018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铜版纸

上书时间2018-05-28

雅图录赏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智龛为当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鉴定家、篆刻家、书画家郭若愚书斋。“智龛”之字便是邓散木先生所取
商品描述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
邓石如刻酱油青田石印
高 H 3.3
边款:庚子(1780年)冬中邓琰
印文:兰为知己
RMB:1,000,000-2,000,000
郭若愚先生(1921-2012),字智龛,斋号金梅花室、采笔楼、塔印楼、籀斋、夔斋,上海市人,当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鉴定家、篆刻家、书画家。师从邓散木研习书法篆刻,从阮性山学习绘画,追随郭沫若、郑振铎研究古文字及文物考古。1950年于华东文化部文物处工作,并参加筹备“罗马尼亚建设成就展”、成立“鲁迅纪念馆”、举办“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展览会”等工作。1955年任上海市历史与建设博物馆保管部主任。1959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考古部主任,同年进入上海博物馆工作,先后任图书资料室副主任、考古部副主任等职。

郭若愚先生于1940年经虹口圆通寺万圆法师介绍,拜邓散木先生学习书法篆刻,“智龛”之字便是邓散木先生所取。之后又与赵时棡、丁仁、王福厂、葛昌楹、钱厓、张鲁厂、钱君匋先生等篆刻名家有诸多交往。本场之十八印,均为先生珍藏之物,多于先生篆刻专著中论及,其中“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邓石如作酱油青田石印”颇为瞩目,先生曾言:“研究完白作品邅变之述,此印是重要的资料。”

郭若愚先生于1940年经虹口圆通寺万圆法师介绍,拜于邓散木门下学习书法篆刻。散木先生还曾为郭先生治印两方:“郭若愚印”和“智龛”。郭先生“智龛”之字便是邓先生所取。先生由此得窥篆刻之门径,一生与诸多篆刻名家交往过密,在篆刻研究方面更是常有新意。先生在1963至1965年期间,于香港《大公报·艺林》发表篆刻文章五十二篇,于《书谱》、《岭南书艺》、《文物》等杂志发表篆刻文章十七篇。这些文章中一部分译为日文,收入《印岂印人》(二玄社,1982年),其余绝大部分集结出版为《篆刻史话》(台北宋绪康设计有限公司,2000年)。先生珍藏名家篆刻更是涉及诸多印派,十分广泛。此次所见十八印即是精彩纷呈,其中包括邓派开山祖邓石如三十八岁作“兰为知己”白文印,浙派方面包括上世纪五十年代自陈鸿寿后裔处散出之“吕卿父”印、陈豫钟为陈希濂作“秉衡所得金石文字记”收藏印等,更有郭先生撰文详述的江皓臣、江濯之二玉 印,徽派、浙派归属问题存有异议的董洵“日升月恒”印等。
嘉德四季51期精品预览 |  智龛藏印
  其中,邓石如作“兰为知己”印最为瞩目。完白山人印存世绝少,而郭若愚先生对于完白山人印之收藏和研究却十分丰富。先生在1963年发表于《文物》的一篇《邓石如和他的篆刻新资料》中提到:“邓琰篆刻的作品,我搜辑到印花数百方,张鲁厂曾借去选出一一八方,全部摄影,准备续刻完白印谱,尚未得完成,而鲁厂亦于去年(1962年)逝去。忆及此事,不免人琴之痛。石如遗印,除传朴堂搜得十五石外,我又访得六七事,兹介绍其精美者四,是为完白篆刻的新资料。”这其中“精美者四”中便包括本印。另先生在《落英缤纷——师友忆念录》中还提及常去葛昌楹在江宁路的寓所交流集印经历,葛先生也常常为智龛所集印谱题跋,尚存有葛昌楹题邓完白印谱跋文:“若愚社兄以所集完白印本见视,搜罗之广,审择之精,美矣备矣。余于邓印有夙好,江流有声印箧藏四十余年,几经兵燹,幸获无恙。昔岁甲申(1944年)曾汇集同好所藏,抑拓《邓印存真》二卷,今若愚所集,足补余谱之缺,洵可宝也。丁酉(1957年)夏午竺叟葛书征。”钤印 “楹”、“竺”。智龛先生藏完白山人印之精由此可见一斑,对比葛先生题跋时间,与智龛发表本印时间相去不远,或本印便是葛先生称“足补余谱之缺”者。
此印经由郭若愚先生珍藏多年,今得见释,实为幸事。郭若愚先生谈及这枚印章来历时提及“邓琰篆刻的作品,我搜辑到印花数百方,张鲁厂曾借去选出一一八方,全部摄影,准备续刻完白印谱,尚未得完成,而鲁厂亦于去年(1962年)逝去。忆及此事,不免人琴之痛。石如遗印,除传朴堂搜得十五石外,我又访得六七事,兹介绍其精美者四,是为完白篆刻的新资料。”(引自《邓石如和他的篆刻新资料》,《文物》,1963年第10期,第90页)其中“精美者四”的第四枚,便是此方“兰为知己”印。郭先生称此印“尚具徽派规模。研究完白作品邅变之述,此印是重要的资料。”按梅镠书赠石如对联称:“古浣吾友于乾隆庚子(1780年)夏至白门,留六月”,由此可知邓石如三十八岁治于“庚子冬中”的此印,或刻于金陵梅氏家中。
  著录
  1.《邓石如和他的篆刻新资料》,《文物》,1963年第10期,第89页
  2.《中国篆刻丛刊》第二二卷·清16,小林斗盦编集,日本二玄社,1984年,第11页
  3.《中国印谱》,冯作民译,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92年,第196页
  4.《中国历代印风系列—清代徽宗印风(下)》,重庆出版社,1999年,第3页
  5.《篆刻史话》,郭若愚著,台北,2000年,第165页
  6. 《篆刻年历》,黄尝铭编著,真微书屋出版社,2001年,第287页
  7.《邓石如篆刻》,孙慰祖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8页
  8.《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下卷)》,王家新主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339页
  9.《中国历代篆刻精选必临系列7—邓石如、吴让之篆刻精选》,浩瀚文化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第8页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智龛为当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鉴定家、篆刻家、书画家郭若愚书斋。“智龛”之字便是邓散木先生所取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