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 2016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16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封面拍品《元 青花垂肩開光如意「孔雀穿牡丹」圖梅瓶》 448万4000

3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保利香港

出版社保利香港

出版时间2016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上书时间2017-05-29

雅图录赏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Lot
3065

青花垂肩開光如意「孔雀穿牡丹」圖梅瓶
H 38.1cm 
來源:
1.日本私人藏家舊藏
2.藏家購自日本出光美術館
3.香港蘇富比,2007年10月09日,編號1550

元青花瓷器最初燒造多應波斯地區(西亞伊利汗國)王公貴族之需,造型、紋飾、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風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纖薄小巧,雋秀素雅之風格,往往以器形巨碩雄健著稱。梅瓶以青花作飾,元朝已有之,其形挺拔而雅麗,深得國內外博物館及私人藏家所愛,可參見中國瓷器大家約翰·亞歷山大·波普博士(Dr John Alexander Pope,1929-1982)於1956年出版的《阿德比耳寺收藏的中國瓷器》(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1956年,圖版25;以及敏求精舍於香港1980年舉辦的《中國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銀禧紀念展覽》,編號71,為元青花代表之作。

在宋元明三朝,梅瓶為實用器皿,多為盛酒之用。本品俊秀挺拔,胎質厚重堅致,釉質溫潤泛青。造型及紋飾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元青花龍紋梅瓶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梅瓶腹部主體紋飾為雲龍紋,而本品則是孔雀牡丹紋,其他構圖方式極為相似。

本品盤口,細頸外撇,豐肩,弧腹,近足處外撇,其肩部裝飾如意雲頭開光,共分四組,對稱紋飾一致,分別為纏枝菊花紋和纏枝牡丹紋。此種如意雲頭紋飾與元代服裝上的織繡花紋非常相似,當作借鑒之用。此類如意雲頭裝飾,可參見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元青花龍紋梅瓶。

梅瓶肩部如意雲頭之間的佈局可見兩種,一種如意雲頭開光之間留白無紋飾,本件拍品即是如此,除本件拍品外,香港蘇富比2004年春拍,編號285元青花垂肩如意開光式穿花飛鳳牡丹紋梅瓶也是如此;另外一種則是在如意雲頭之間繪火焰形卷草紋,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元青花雲龍紋梅瓶和香港蘇富比2010年春拍,編號1894元青花垂肩開光如意「穿花飛鳳」通景纏枝牡丹圖梅瓶為代表。

如意雲頭開光之下繪一周圓形錦地紋,在傳世及出土元青花梅瓶中,為了區分肩部及腹部主體紋飾,往往會用一條線、菱形錦地、卷草紋等紋飾,同樣也有如本品一樣用圓球形錦地區隔,可作參考者參見北京保利2010年秋拍,編號4455,徐展堂在望山莊舊藏元青花孔雀牡丹帶蓋梅瓶,不同的是後者將一周圓形錦地繪於腹部與腿部區隔位置。

梅瓶腹部繪孔雀穿牡丹花圖案,一面繪雌孔雀回首收翅,恰好落地的瞬間,另一面則是雄孔雀俯首翔飛,與雌孔雀相呼應。此畫片與土耳其托比卡普皇宮收藏的元青花花鳥草蟲紋八棱葫蘆瓶的上部當中一面構圖、畫法完全相同,尤其孔雀神態之相似如出同一人之筆。所繪孔雀翎羽清晰,神韻尤佳,周圍纏枝枝牡丹翩翩展姿,妍態盡見,但見牡丹花開正濃,妍美飽滿,仰俯有姿,枝蔓舒展輕盈,佈局疏朗清新,筆意酣暢灑脫。清雅可人,其牡丹枝蔓均以細筆繪就,靈空舒暢,盡顯纖巧之柔美,猶見風姿之典雅。此處紋飾佈局與安徽繁昌縣新港街道元代窖藏出土元青花孔雀紋獸耳罐的主題紋飾一致,筆法疏朗清秀,如出一人之手,參見《元瓷之珍》,安徽博物館編,頁62。

孔雀產於熱帶,在我國僅見於雲南,不僅可供觀賞,其羽毛亦為極美的裝飾品。漢司馬相如有《長門賦》:「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嘯而長吟」;漢劉向亦在《說苑·雜言》中雲:「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1254年(蒙哥四年),忽必烈自大理北返,留大將兀良合台戍守雲南,並任命劉時中為宣撫使,與大理原來的統治者段氏共同治理雲南地區。元代對雲南的統治領域較之後歷朝都更為廣闊,而南方少數民族的獨特文化也隨之滲入中原地區,文化的交融帶給藝術品以無限的生命力。大量的文獻資料表明,在原始時代,中國南方稻作民族就以「鳥」為圖騰,這種被原始人類視為圖騰的鳥,古稱「丹雀」,又稱「陽鳥」、「鸞鳥」,與稻作文化起源關係密切。據推斷,孔雀開屏的華美足令彼時的人們驚豔與震撼,故尊其為「神鳥」亦屬情理之中。《拾遺記》卷一說:「(炎帝)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於田,食者老而不死」,所謂「丹雀」、「陽鳥」、「鸞鳥」,就是鳳凰神鳥的原型,《廣雅》亦雲:「鸞鳥,鳳皇屬也」。由於鳳凰文化深深植根於稻作文化之中,「和」也就成了鳳凰形象的基本特性,《山海經·南山經》雲:「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者天下安寧」,所以鳳凰在民間自古就代表著和美、和諧與吉祥。

「鳳凰」的形象本身就是和諧觀念的產物,一方面,它是一個「二合一」的對立統一體,雄為鳳、雌為凰,表示陰陽調和、合和祥瑞;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多元和合體,是在鳥圖騰的基礎上,融合原始時代多個不同氏族所崇拜的自然物的特徵,集大成之美而成的。故鳳凰文化的和諧理念可謂涵蓋了自然與社會的方方面面,鳳凰形象這種「和」的特性,在有關鳳凰的成語中也被經常運用。民間則常把以鳳凰、牡丹為主題的紋樣,稱之謂「鳳穿牡丹」、「鳳喜牡丹」及「牡丹引鳳」等,視為祥瑞、美好、富貴的象徵,用於裝飾器皿之上,此紋樣在元青花上多有表現,為傳統題材之一。在元青花瓷器中所表現的鳳凰紋飾與明清時期的鳳凰紋飾不同,此時著重強調鳳凰的雄雌形象,在區分時,尾巴羽毛張開,有花尾的則是鳳,無花尾的則是凰。而在本品中,一面繪雌孔雀回首收翅,另一面則是雄孔雀俯首翔飛,展翅露出漂亮的花尾,與雌孔雀相呼應,暗合鳳求凰之意。

本品與眾多元青花梅瓶不同之處,則是在梅瓶的腰部繪畫一周覆蓮瓣紋,其內繪纏枝紋。此一周所在位置讓人聯想到元代女子所著圍裙,裝飾味道極強。底部一周蕉葉紋,這是元青花瓷器中的標準圖案。

同時,本梅瓶獨到之處為工匠先勾線然後填入顏料,即是繪畫牡丹之前先以針狀工具先陰刻出花葉輪廓,突出葉脈,然後塗繪暈染而成,青料聚積於勾線之內濃重深沉,因此,燒成之後取得強烈的立體效果,姿態各異,仰覆相映,飽滿豔麗,屬於元代典型紋飾。 這種作法並非一般元青花所見工匠直接以顏料平塗圖案,可見本品的處理更為細膩精緻。另一件畫功亦為較為精妙的梅瓶可參考倫敦蘇富比,2004年4月25日,編號285;以及美國波士頓美術館之藏品,載於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卷10,東京,1980年,圖版43。

本拍品另一個獨特的地方為腹部紋飾的主題,一般元青花例子上常見的有纏枝蓮紋、纏枝牡丹紋、山水人物或龍紋,但一對孔雀起舞於牡丹之間,如此紋飾卻甚為少見於梅瓶上,只能於其他器形上見其蹤影,譬如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的元青花大罐,收錄於葉佩蘭,《元代瓷器》,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圖版76;倫敦蘇富比,2001年6月20日,編號45;以及倫敦蘇富比,1982年5月18日。

參考:
北京保利,2010年12月5日,編號4455 
估價
HKD 3,800,000 - 5,800,000 
USD 486,400 - 742,400
成交價
HKD 4,484,000 
USD 573,95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