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营养层次的海水综合养殖
  • 多营养层次的海水综合养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多营养层次的海水综合养殖

20 2.0折 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清印 编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2

上书时间2023-07-16

帅帅书社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清印 编
  •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278105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页数 615页
【内容简介】
《多营养层次的海水综合养殖》共分七章,第一章综述;第二章遗传、育种及基础生物学;第三章生死调控与苗种培育;第四章健康养殖技术与模式;第五章营养、代谢与消化生理;第六章疾病预防、控制与免疫;第七章养殖生态与环境。
【目录】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世界水产养殖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海洋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第三节低碳、生态、高效海水养殖模式探讨
第四节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第五节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第六节加快深水网箱养殖行业现代企业建设的理论研究
第七节微生态制剂的功能与应用技术
第八节三疣梭子蟹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展望
第九节世界牡蛎养殖概况与福建牡蛎养殖业分析
第十节IS022000及HA(;CP原理在条斑紫菜一次加工中的初步应用
第十一节大黄酸的研究现状与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展望
第十二节砷与食品安全及其对黄、渤海主要经济贝类的影响研究进展

第二章遗传、育种及基础生物学
第一节凡纳滨对虾的良种培育
第二节大菱鲆高产、抗逆品种的人工培育
第三节星斑川鲽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
第四节坛紫菜耐高温品系的筛选和特性分析
第五节三倍体杂交鲍卵子与盘鲍日本群体精子受精直接产生三倍体的研究
第六节凡纳滨对虾AMl,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第七节CHH、VTG和TM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
第八节日本囊对虾三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第九节大菱鲆色素基因MClR的表达研究
第十节刺参血淋巴细胞的初步研究
第十一节中华绒螯蟹两种看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第十二节三疣梭子蟹快速生长品系核心种质有效群体含量
第十三节利用16srRNA和C01基因序列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群体遗传特征的比较分析
第十四节三疣梭子蟹多态性微卫星DNA标记的筛选及评价
第十五节三疣梭子蟹5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十六节微卫星DNA标记技术用于三疣梭子蟹家系构建系谱认证
第十七节栉孔扇贝、虾夷扇贝DNA胞嘧啶甲基化的MSAP分析
第十八节贻贝配子细胞表面糖基的定位研究
第十九节合浦珠母贝幼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第二十节曼氏无针乌贼ISSR体系优化及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二十一节长蛸.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的建立
第二十二节基于线粒体DNA12SrRNA和COIll基因序列研究中国沿海七个长蛸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第二十三节中国北部沿海短蛸4个自然群体mtDNA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第二十四节金乌贼精子的超微结构
第二十五节金乌贼染色体核型分析

第三章生殖调控与苗种培育
第一节野生与养殖褐牙鲆亲鱼营养学分析与繁殖力的研究
第二节豹纹鳃棘鲈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第三节不同因素对企鹅珍珠贝插核育株的影响
第四节生物絮团对海参早期胚胎发育影响研究
第五节大黄鱼(早)与黄姑鱼(6)人工杂交子代胚胎发育研究
第六节工厂化养殖条件下鞍带石斑鱼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第七节海蜇四触手螅状体两种发育过程的研究
第八节低氧胁迫对真鲷(早)×黑鲷(6)杂交F。体内酶活力的影响
第九节星斑川鲽自交F。和杂交F。免疫相关酶的初步分析
第十节温度和光照等因子对条纹斑竹鲨胚胎发育的影响

第四章健康养殖技术与模式
第一节点带石斑鱼不同养殖方式试验
第二节三门青蟹虾蟹贝混养模式介绍及养殖效益分析
第三节鼠尾藻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第四节脆江蓠池塘栽培技术研究
第五节微藻的异养培养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第六节竖立薄膜袋培养产能海洋微藻的研究
第七节不同培养条件下金藻细胞生长速率及有机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第八节体质量、盐度、温度和pH值对东方白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第九节黄河三角洲地区海蜇池塘养殖模式

第五章营养、代谢与消化生理
第一节维生素E和硒的协同作用及其机理
第二节饲料中添加锌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第三节胆碱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肌肉IMP含量、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第四节不同贮藏条件下星斑川鲽肌肉肌苷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第五节饥饿对褐菖鲉代谢水平的影响
第六节长蛸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第七节野生坛紫菜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第八节坛紫菜叶状体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第九节羊栖菜对氮、磷吸收速率的初步研究
第十节6种大型海藻对氮磷营养盐吸收效果的研究
第十一节不同温度、光照和硝氮浓度对龙须菜无机磷吸收的影响

第六章疾病预防、控制与免疫
第一节HPV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缺氧胁迫与贝类免疫
第三节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的研究进展与预防策略
第四节核酸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对虾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第五节养殖刺参溃疡病研究进展
第六节黄芩甙对中国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的影响
第七节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斑节对虾免疫酶变化特征
第八节人工感染河流弧菌后牙鲆血清抗菌物质的研究
第九节条石鲷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病害防治
第十节福建省养殖拟穴青蟹呼肠孤病毒病的初步研究
第十一节羊栖菜栽培敌害生物调查及其防治
第十二节海带配子体克隆中一株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第十三节哈维氏弧菌Ts_f528菌株鞭毛蛋白、外膜蛋白及脂多糖抗原性研究
第十四节4株鳖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表型、分子鉴定及其毒力基因检钡
第十五节雷丸和茶树菇深层发酵液对水产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分析

第七章养殖生态与环境
第一节东营市浅海滩涂经济贝类资源修复
第二节兴化湾环境质量评价与健康养殖
第三节不同人工参礁对刺参聚集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湛江港海域天然养殖区牡蛎重金属污染状况
第五节水温对圆斑星鲽养殖生态的影响
第六节臭氧对条石鲷幼鱼鳃组织结构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第七节温度对羊栖菜生长的影响
第八节干燥和模拟酸雨胁迫对条斑紫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第九节不同光照对角毛藻的生长速度及内部结构的影响
第十节2008年黄河人海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
第十一节环境因子对条石鲷生长的影响
第十二节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及生长对温度和盐度变化的响应
第十三节短期低温条件对海蜇横裂生殖的影响
第十四节渗透压对光合细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第十五节东极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第十六节池塘生态综合养殖结构的调查分析
第十七节封闭式生物反应器中牟氏角毛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