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的意义 近世东亚的反理学思潮
¥
68
8.0折
¥
85
全新
仅1件
作者杨儒宾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94122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5元
货号163761
上书时间2024-06-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杨儒宾,1956年生于台湾地区台中。台湾地区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台湾地区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著作有《儒家身体观》《异议的意义近世东亚的反理学思潮》《从〈五经》到〈新五经〉》《儒门内的庄子》《五行原论—一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道家与古之道术》;编著有《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东亚的静坐传统》《自然概念史论》《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等书;译有《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孔子的乐论》《冥契主义与哲学》《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等书。
目录
大陆版前言
序
壹道论:异议的意义
一、前言
二、不谋而合的平行现象
三、理世界是怎么建构起来的
四、气化论的另类天道性命说
五、结语:反经合道的辩解
贰从体用论到相偶论
一、前言
二、纵贯的体用论
三、“然一所以然”模式
四、从体用到本体一工夫
五、“相偶”与“人道”
六、伦理与情理
七、礼与符号互动论
八、相反或相成?
叁检证气学——理学史脉络下的观点
一、前言
二、气学成立的背景
三、**的气论之检证
四、理学的气论之检证
五、张载的太虚即气
六、结论:分则两利
肆两种气学、两种儒学
一、前言:是一?是二?
二、“气学工夫论”的分际
三、“即”与气化:先天型气学(一)
四、心气流行:先天型气学(二)
五、复性模式的瓦解
六、气质之性的经营
七、结论:连绵一气
伍回归《论》《孟》或回归六经
一、问题的背景
二、伊藤仁斋论人伦与活物
三、戴震论血气心知与情理
四、颜元的乡之三物与学、教、治一致
五、荻生徂徕论礼乐之道
六、结论:两种复古的竞合
陆伊藤仁斋与朱子——各道其道
一、从敬斋到仁斋
二、参禅与参中和
三、天理观的光谱
四、活物与元气
五、两种对照性的道
柒伊藤仁斋与戴震——道的复权
一、戴震的晚年定论
二、情理与絮矩
三、伊藤仁斋的人伦之道
四、“所以然”思维的瓦解
五、平行发展的意义
捌罗钦顺与贝原益轩一貌合神离的两种气论
一、前言
二、罗钦顺的“理气为一物”之说
三、罗钦顺论“理一分殊”的性善论
四、唯气论观点下的《大疑录》
五、工夫论与自然哲学的进路
六、结论:异出而同名的两种唯气论
玖丁若镛与阮元——相偶性伦理学
一、前言
二、两种观鸡雏之法
三、新仁说与人伦的经学观
四、“塔与台”的格义
五、相偶性的伦理学
拾叶适与荻生徂徕——皇极之学的开展
一、《总述讲学大旨》的道论
二、徂徕的先王之道
三、叶适论“道归于物”与“反废材更质”
四、徂徕论“纳身于礼”与“气质不可变”
五、辨名
六、结论:皇极一元论的省思
拾壹结论:意义的异同
附录和过哲郎论“间柄”
一、“人间”的含义
二、共同态的深度
三、仁与礼的张力
参考书目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内容摘要
东亚反理学是东亚儒学核心的冈素,本书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学。本书预设了儒学现代性的关怀,作者认为反理学思潮共享的“相偶性”人性论可以视为理学的“体用论”思维之内在的结构因素。反理学和理学因此乃是窑整的儒学图像不可或缺的成分,这种没想中的完整儒学声可能足东亚传统中很可以回应现代挑战的思想因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