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
  •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
  •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
  •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
  •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
  •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

80 九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美国科学院研究理事会 编;王小理、熊燕、于建荣 译;吴家睿 校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00

上书时间2023-10-20

琳涵之家旧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美国科学院研究理事会 编;王小理、熊燕、于建荣 译;吴家睿 校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4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38508
  • 定价 7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生物学研究正处于重大变革之中,而美国科学院研究理事会“健康与会聚面临的关键挑战”咨询委员会调研报告指出,“会聚观”是推动生物科技革命的战略思想和方法。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正是该委员会的调研报告全文。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一方面讨论了关于交叉和会聚观等核心概念与思想,阐述了正在发生的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趋势;另一方面总结了影响会聚研究的重要体制、机制和文化因素,介绍了美国科技界推动会聚活动的重要实践案例,并提出加强会聚研究的一系列策略和建议。
  《会聚观:推动跨学科融合·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跨界》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文风务实、可读性强,对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决策者均具有参考价值;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其他广大读者也可参阅。
【目录】
从书序
原书前言
致谢
摘要

1导论
1.1一场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正在发生
1.2会聚研究是交叉学科研究的一种扩展形式
1.3会聚观推动科学进步
1.3.1研究生态系统涉及众多的学科和参与者
1.3.2会聚观能加速发现和创新
1.3.3会聚观涉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1.3.4承前启后推动会聚研究
1.4研究机构需要能够高效促进会聚研究的指导
1.5报告框架

2会聚型科学示例
2.1用于改善疾病治疗的知识网络
2.2三维打印技术将带来新的医疗保健选择
2.3联邦机构实施的会聚项目:
2.4产业界中发生的会聚:生物技术
2.5会聚观加速生物经济的发展

3从研究领域更广泛的视角来看会聚观
3.1专业术语和概念
3.2影响整合和协作研究成功的众多因素
3.3改进STEM教育以推动会聚观
3.4会聚策略将有助于促进生命科学的定量化和重现性
3.5会聚科学超出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医学和工程学的整合

4将会聚观融入组织机构:挑战与策略
4.1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速会聚
4.2多样化的视角有利于创新
4.3会聚科学需要一种文化和支持机制
4.3.1策略: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问题和科学挑战进行组织
4.3.2策略:面向研究机构开展会聚研究面临的挑战,配置相应的管理架构
4.3.3策略:提供各种正式和非正式互动的机会
4.4会聚研究与师资队伍结构和奖励制度相互联系
4.4.1策略:彻底的组织架构重组
4.4.2策略:跨部门工作
4.4.3策略:在晋升和任期过程中对跨学科研究的支持政策
4.5设计用于会聚研究的设施环境和工作区域
4.5.策略:处于与校园其他部分相连接的中央位置
4.5.2策略:安排使研究人员相互作用最大化的实验室和公共空间
4.6发展新的教育和培训项目来促进会聚
4.7会聚研究依赖于有效的伙伴关系
4.8持续的资助是会聚型工作所必需的
4.9会聚生态系统包括多种核心组分

5通过会聚研究来拓展知识并解决复杂问题:结论和建议
5.1结论和建议
5.2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

参考文献
附录A“健康与会聚面临的关键挑战”咨询委员会成员简介
附录B实施会聚的关键挑战研讨会:议程与参与者
参会者名单


框S-1微生物组工程治疗疾病: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相互合作的挑战
框S-2任务声明
框1-1任务声明
框2-1会聚案例:Illumina有限公司
框3-1定义
框4-1晋升和终身教职认定政策
框4-2电影产业:鼓励会聚观的模型?
框4-3用于会聚研究项目的种子基金资助
框4-4获得赛克勒基金会支持的会聚研究中心


图1-1建立在前期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革命的基础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医学及工程学不断地整合代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图1-2代表会聚整合过程的两种表现形式
图1-3在“会聚-解聚”过程中研究模式扮演的角色
图2-1构建用于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的生物医学知识网络
图2-2器官和组织的3D打印的概念模型
图2-3定量生物科学研究所(QB3)的会聚创新生态系统涉及政府与大学和产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动态互作
图2-4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分布在麻省理工学院附近,成为由会聚活动所创造和维持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图4-1“T字形”和“梳形”人员将拓展专家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并实现跨领域工作
图4-2Bio-X中心提供的教职员工互动联系网络
图4-3路径重叠对研究合作的影响


表S-1美国境内已经成立的会聚研究机构实例
表S-2推进会聚观面临的共同挑战的观点比较
表S-3关于利用稳定的预算推进会聚研究的相关思路
表S-4建议的汇总表
表3-1影响跨学科研究有效协作的因素
表4-1推进会聚研究面临的共同挑战的观点比较
表4-2关于利用稳定的预算推进会聚研究的相关思路

英文原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