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
  • 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
  • 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
  • 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
  • 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
  • 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
  • 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

80 九品

仅1件

辽宁大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仝华、康沛竹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18

上书时间2024-04-05

大连幸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仝华、康沛竹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80764
  • 定价 1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1页
  • 字数 21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并在实践中由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逐步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一书在吸收借鉴现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的脉络做了系统梳理,其中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写作的重点。全书共分为七章,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初步发展;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新时代(1976年10月以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思考。本书得到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北得到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全书约二十二万字。
【作者简介】
仝华,女,1951年3月生,河北省人。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并留校工作至今。法学硕士。1992—1993年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修。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主管“两课”教学工作)兼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教研室主任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主持人、院党委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此外还担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高校中国革命史教研会常务理事、全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等。
康沛竹,女,1964年生,史学博士,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党史党建学科规划组评审组秘书。研究方向: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灾荒问题。代表作:《二十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主编)、论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五四时期的瞿秋白》、《晚清灾变频发的政治原因》。开设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等。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产生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德国、俄国实践中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德国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俄国的发展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妇女地位的演变和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一、男女不平等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二、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
三、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四、妇女受压皖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第二节妇女解放的途径和条件
一、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消灭私有制
二、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
第三节、妇女解放的道路
一、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二、妇女解放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妇女的社会作用
一、妇女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妇女对人类自身生产的特殊贡献
第五节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从法律上的平等到事实上的平等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妇女解放受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三、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人中国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传入
第二节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初步发展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涵
三、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及意义
四、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方针与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方针和政策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方针和政策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方针和政策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方针与政策

第五章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1949-1976)
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
一、妇女运动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进行
二、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
三、建立健全妇女组织,发展妇女统一战线,培养教育妇女干部
四、关于妇女解放的条件
第二节新中国妇女运动的方针和政策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妇女运动的方针和政策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妇女运动的方针和政策
三、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方针和政策

第六章新时期(1976年10月以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对妇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意义
二、新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若干方面的丰富和发展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妇女解放事业
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七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思考
第一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一、在实践中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二、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女性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妇女问题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解放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妇女发展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