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 大中专公共体育 田麦久,刘大庆 编 新华正版
¥
47
7.8折
¥
60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田麦久,刘大庆 编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ISBN9787500940999
出版时间201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64页
字数560千字
定价60元
货号xhwx_1201661551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篇论
章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节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竞技体育的源起
(二)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回顾
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与社会价值
(一)当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二)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三、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与运动训练的重要地位
(二)运动训练释义
第二节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
一、运动训练学概述
(一)《运动训练学》及其研究任务
(二)《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
(一)运动训练研究内容的理论体系
(二)不同覆盖领域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第二章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
节运动与竞技能力
一、运动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释义
(二)运动的决定因素
二、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第二节运动训练负荷
一、运动训练负荷释义
二、运动训练负荷的构成
(一)训练负荷的基本单元
(二)负荷强度
(三)负荷量
三、运动训练负荷的控制
(一)运动训练负荷控制的必要
(二)运动训练负荷控制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运动训练方法
一、运动训练方法释义
二、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
(一)依运动项目分类
(二)依所发展的竞技能力分类
(i)依训练负荷内容的不同特征分类
(四)依不同的外部训练条件分类
三、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一)系统控制训练方法
(二)具体作训练方法
第四节运动训练过程
一、运动训练过程及其构成
(一)运动训练过程释义
(二)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二、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
(一)运动员起始的诊断
(二)运动员训练目标的设立
(三)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节运动训练原则及其理论体系
一、运动训练原则释义
二、运动训练原则理论体系的演变
(一)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二)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三)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第二节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一、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释义
二、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长期艰苦的训练需要不断的动机激励
(二)健康的身体是保持系统训练并取得优异的重要基础
(三)健康的体魄是创造美满人生的重要条件
三、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训练要点
(一)树立正确的参训动机,协调兼顾与个人的利益
(二)以人为本,加强医务保障
(三)做好目标控制、信息反馈、及时调节
第三节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一、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释义
二、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竞技比赛对于训练活动的导向
(二)运动专项竞技的特异
(三)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个体与变异
三、贯彻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认真研究项目特点与专项竞技的需要
(二)科学诊断运动员个人特点,针对地组织训练
第四节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一、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释义
二、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人体运动生物适应的长期
(二)运动训练效应的不稳定
(三)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
三、贯彻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
有力保证
(二)分段组织系统训练过程的实施
(三)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
第五节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一、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释义
二、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一)人体机能对外加适宜负荷的适应机制
(二)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
三、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准确把握运动训练负荷的适宜量度
(二)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三)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
第二篇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
第三篇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主要参文献
内容简介: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竞技体育学系列教材:运动训练学首先对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作出简明的概述,然后论述了运动训练“内容、负荷、方法、过程”四大主体构件,后对不同的理论体系进行了解析和对比,进而确立了“辩证协同训练原则”。
作者简介:
田麦久,1940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曾任政协第七、八届,北京市人大第十二届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主委,督学,院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组长,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华体育会顾问,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动训练学会主任委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田麦久于北京体育学院本科,1964年于该院部。1982年4月,获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科学博士,是新一位体育学博士。田麦久已培养和正在培养教育学、体育学博士59名、硕士36名,高访学者8名,博士后2名,并受聘于苏州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多年来,他积极从事竞技运动训练的实践与研究。1956年获多项田径,保持男子800米跑纪录达5年之久。1984年任教练,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残疾人奥运会,他训练的雅丽、赵继红获我国早的两枚残疾人奥运会。田麦久是我国现代运动训练理论及竞技参赛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主持构建了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体系,提出并创立“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及耐力项目训练的“翼项系数理论”。在体育发展战略领域,他关于我国不同阶段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重点项目的选择与确定和科技兴体战略实施的研究成果为体育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著有(含主编)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论运动训练过程论周期耐力项目的多种竞速能力体育科学研究的程序与方法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项群训练理论论运动训练计划运动训练学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竞技参赛理集等学术专著近30部,发表论述近百余篇。他的科研成果曾获首届“奋进文明进步图书奖”1项,教材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3项、2项、6项。田麦久于1957年获“青岛市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称号,1991年获“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并获体育界首批特殊津贴,2003年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教育专家称号,2006年获德国体育科学学会“金别针荣誉奖”,2008年获德国体育大学奖。
刘大庆,男,山东人,1964年出生。1985年于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本科,后在山东大学任教。1994年获教育学博士,即任教于北京体育大学至今。现任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兼竞技体育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导师,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秘书长,奥运会训练监控和机能评定专家组成员、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基本理论、运动项目训练特点以及训练控制,体育发展战略以及体育行业标准化。曾主持完成科技部科技支持计划项目我国潜优势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负责或作为主要参与者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级成果奖1项,体育局科技进步奖2项,软科学l项,科技公关服务1项、1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会成果奖3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