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与论 教学方法及理论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 新华正版
  • 课程与论 教学方法及理论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课程与论 教学方法及理论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 新华正版

18.7 4.8折 39 全新

库存357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启泉,汪霞,王文静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60185

出版时间200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23页

定价39元

货号xhwx_1200356154

上书时间2024-09-28

浩子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编著的课程与论不仅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课程与理论研究的影响,还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国际流行的新的认知学工具。
全书在各章的前面放一幅“概念图”,这些图把各章的重点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可便于学者把握每章的要点,复和巩固,书中介绍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探讨了本位、地方本位和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分析了当代课程与研究的主要成,展望了课程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主。

目录:

前言

章 课程与论的历史发展

节 课程与的涵义

一、课程

二、

第二节 课程与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二、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课程与的关系

一、课程与关系概述

二、课程理论与理论的关系

第二章 课程与政策

节 课程与政策概述

一、课程与政策的涵义

二、课程与政策的特征

三、课程与政策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课程与政策的类型及价值取向

一、课程与政策的类型

二、课程与政策的价值取向

三、理想的课程与决策模式

第三节 我国当代课程与政策

一、我国当代课程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特点

第三章 课程与的目标和内容

节 课程与的目标

一、课程与目标概述

二、课程与目标的价值取向

三、课程与目标的制定

第二节 课程与的内容

一、课程与内容的涵义与取向

二、课程与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第四章 课程与的开发和设计

节 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涵义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二节 课程设计及其取向

一、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

二、课程设讨的取向

三、课程设计:目标的确定

四、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

第三节 设计及其模式

一、设计的本质

二、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三、有代表的设计模式

第五章 课程与的组织

节 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准则

一、课程组织的涵义

二、课程组织的准则

第二节 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一、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

二、学者取向的课程组织

三、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

四、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

第三节 课程的组织结构

一、课程的纵向组织结构

二、课程的横向组织结构

第四节 组织

一、组织的涵义和类型

二、班级授课组织

三、分组组织

四、个别化组织

第六章 课程与的实施

节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及其本质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观点

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 改善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行动研究

一、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

二、课程行动研究的发展及其理论基础

三、对课程行动研究的需要

四、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

五、课程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

六、课程行动研究的问题与争论

第三节 过程

一、过程的涵义及特点

二、过程的本质

第四节 方法

一、方法的涵义和作用

二、方法的演变

三、方法的分类

第七章 课程与的改革

节 课程改革及其基本问题

一、课程改革的涵义

二、课程改革的动因

三、课程改革的模式

四、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当代中外课程改革

一、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回顾

二、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课程改革的回顾

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第三节 改革及其基本理念

一、改革的必要

二、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四节 当代中外改革

一、当代西方改革的趋势

二、我国当前的改革

第八章 课程与的评价

节 课程评价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课程评价的涵义

二、课程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三、课程评价的对象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类型

一、形成评价与结评价

二、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

三、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四、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模式

一、课程评价的模式化研究

二、课程评价模式的取向

三、有代表的课程评价模式

第四节 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一、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评价的组织过程

第五节 评价的涵义、对象和原则

一、评价的涵义

二、评价的对象

三、评价的原则

第六节 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的评价

二、学的评价

第七节 我国课程与评价的改革

一、我国课程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二、对我国课程与评价改革的思

第九章 当代课程与研究透视

节 当代我国课程与研究透视

一、当代我国课程与研究的主要成及原因分析

二、当代我国课程与研究反思

三、当代我国课程与研究的趋势

第二节 当代西方课程与研究透视

一、当代西方课程与理论主要流派

二、当代西方课程与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主要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课程与研究在开始受到重视,课程与理论书籍不断问世,一些课程与论方面的教科书也相继出版。在这种情况下,再编一本有自己存在价值的课程与论教科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阅读、查寻、上网搜索了外已有的大量研究资料,并多方听取本教材拟使用对象的意见,几经讨论和修改,力图使之具有新意。这也正反映了我们对其存在价值的追求。

作为理论研究,我们首先侧重于抓住课程与的一些基本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我们着重探讨了有关课程与的九个基本问题:课程与的涵义、关系以及课程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课程与的政策,课程与的目标和内容.课程与的开发和设计,课程与的组织,课程与的实施,课程与的改革,课程与的评价,当代课程与的研究。其次,我们采取事论事方法,以理清问题或思路为本,不迂回,少“插曲”,追求简明和概括。

作为教材编写,我们首先把立足点置于通俗之上。我们认为,学这本教材的,其主要目的不是要成为课程与论专家,而只是希望了解课程与的基本理论,以此作为思课程与问题的起点及实际进行课程与活动的动力。所以,我们力求避采用培训教育理论专家的表述方式,而是注意使用明晰、易懂的语言来陈述课程与的理论,让理论不再那么高深难懂,以推动教育理论的通俗化。其次,我们试图增强教材自身的研究功能,发挥其引导思、研究和活动的广泛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虑,我们在各章内容之后,专门列出“问题与思”、“研究与活动”和“阅读书目和”。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作为21世纪的教材,是为培养教师队伍的生力军而编写的,应该具有时代气息。所以,我们一方面不仅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课程与理论研究的影响,还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国际流行的新的认知学工具。首先,在各章的前面放一幅“概念图”。这些图把各章的重点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既便于学者把握每章的要点,又便于他们复和巩固。这些格式新颖、表达清晰的图正是借助于热门的认知工具“inpiration”绘成的。“inpiration”教育软件是由加拿大“转变策略”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开发的一种功能强大的认知学软件,其宗旨在于通过“头脑风暴”、设计、组织、描和、画、概念图、网络联接等形式,激励(inpire)发展理念、组织思维,使他们学会学、学会思。其次,根据电脑多媒体、因特网在教育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特点,在各章的后面还附有可供学者查询的相关主题的“访问”。另一方面,我们尽可能反映课程与新的改革动向和课程与研究的新成果。在第二章“课程。与政策”中,介绍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第四章“课程与的开发和设计”中,探讨了本位、地方本位和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后一章“当代课程与研究透视”,不仅分析了当代课程与研究的主要成,还展望了课程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