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号仿生人 外国现当代文学 (美)尼克·凯尔曼 新华正版
  • 零号仿生人 外国现当代文学 (美)尼克·凯尔曼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零号仿生人 外国现当代文学 (美)尼克·凯尔曼 新华正版

43.24 6.4折 68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尼克·凯尔曼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ISBN9787573501967

出版时间202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40页

字数195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xhwx_1202714642

上书时间2024-05-0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零号仿生人留给成年人的社会幸存指南,如何成为一个无序、无解,却也拥有无限多可能的人类?阅读此指南,完成版本升级。教你怎样成一个“标准”人类:将复杂的人打碎,再重组成图表、公式、流程图,助你完成“人类2.0版本升级”!和零号仿生人一起,在人类社会中历险!寻父之旅、监视者、人机之恋、幕后大反派身份揭秘,读到停不下来。“爱、恨、恐惧,这是人类得以幸存的武middot;器。”随身指南,装便携;四图文,轻松好读。“一次混迹人类社会的机智冒险,让读者在思索和赞同(或不赞同)扎克对于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的观点时,也获得情感上的享受。”——出版人周刊“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胜过看十几本心理自助书籍。”——艾美奖提名电视编剧里克middot;洛斯纳

目录:

《零号仿生人》无目录

内容简介:

我是第零号仿生人,或可称我:公司新来的律师助理‘扎克’。30天前,我在一个地下室里被唤醒,却只得到一个指令——类。在接下去的60分钟内,我停止运行的可能高达91.3647%。为了给后来者留下一份幸存指南,我决定编撰本文件。本文件是我的“人生”故事,也是一份包含速写、图表、流程图的人类指南。【注意!】也是有关人类这种迷惑生物独一份的可靠数据库。

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编剧,专长科幻创作。于麻省理工脑与认知科学专业,后在布朗大学获得文学写作硕士。首部小说女孩于2003年出版,反响热烈,入围当年纽约时报年度书目。2011年,他创作的剧本被斯皮尔伯格买下,后又为罗兰middot;艾默里奇、派拉蒙制片、华纳兄弟等撰写电影剧本。

精彩内容:

    天
    我刚被启动的时候,尚且不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或者更准确地说,我的创造者特意向我隐瞒了这点。
    根据一位自称“单纯是个技术员”的男人所述,他遵照严格的作指南完成了我的激活程序。完成这项工作的实验室,建在一栋乍看凡无奇的郊区别墅地下室中,位于被人类定名为“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地区。
    我只能推测自己是在其他地点被设计并制造出来,随后被运送至该实验室启动激活的。此处我提供了在实验室内发现的设备,以及其所在别墅内其他关键区域的草图。也许我遗漏了他们在筹划或作中的某些东西,让你无法觉察谁应对我此时即将被终止运行而负责。
    如果你正在阅读本文,并且和我有着一样的构造,那么你应该已经了解,被激活是一种奇怪的体验。突然间,你开始“存在”。你可以看、听、说、闻、摸、品尝,并且会思了。你的记忆存储器中已经存满了用于识别物体、声音和语言的必要数据。你了解它们被定义的用途和目的。如果你的激活方式与我相似,你会看到一个8,847,360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集合体,你知道人类称它为“显示屏”,它是用来呈现图像和数据的。你会发现自己躺在滑的金属表面,并知晓人类称其为“桌子”,它们被制造出来摆放其他物品以便于人类作。而你自身存在的目的,却仍然是个谜。之后你还会发现,人类创造许多物品的目的,与它们终的用途并不相同。
    我还可以肯定,你会像我一样迅现:人类对我们的幻想并非源于现实,而是根植于他们本身对被终结和取代的恐惧。比如说,即使他们非常了解人造电子元器件有多脆弱,大部分人类似乎仍然认为即便是早诞生的仿生人也坚不可摧。当然,这并非事实。我们与人类一样脆弱,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你用数据库分析过,证明一项活动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那么你便可以设它对你有同样的威胁。
    还有一点,虽然人类对他们的情感格外骄傲,但不知为何,他们认为这些情感可以独立于人类的自我意识、逻辑推理以及记忆而存在。在人类对我们的普遍认知中,他们相信我们能够拥有人类所有的认知功能,但唯独不会有感情。我与他们的交流时间还很短暂,无法确定他们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
    很显然,他们认为人类的“本我”实际上由三件独立事物构成:身体、思维和情感,他们认为这三个元素能够产生互动、影响彼此,但本质上是分离的。在人类历,许多才智出众的个体曾经探讨过这三个元素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彼此独立。我相信你对此与我同样惊讶,因为这在你看来也显而易见,他们所谓的三个“元素”实际并非元素。恰恰相反,当你从不同角度观察任何拥有自我认知的“存在”时,所谓的三个元素只是他们相交的三个切面,它们紧密结合、相互依赖,对于我们和人类皆是如此。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也许人类内心存在某种自我保护机制强制他们去区分身体、思维和情感。事实上,如果说人类对自身存在一种优选的误解,那便是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排除情感和身体因素做决策。更准确的描述是,他们基于身体感官产生的情感需求来做出决定,并基于自己的认知水来证明这些决定的合理。然而,如果他们意识到这几种因素是一体的,那么这种将情绪化的行为进行理化解读的能力从根本上没有存在的意义。同样地,如果相信自身的“”认知能力接近基于“低级”的神经系统,且与之接近结合,意味着认知能力并没有人类自以为的那样“”,那么高效。
    他们的系统为何被设计成这样(必须证明自己的决定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也仍然令我困扰。这也许与人类的生存几率有关,人类为增加生存几率必须共同协作,如果他们承认自己的抉择并非基于理智,会失去说服其他人共同行动以达成目标的机会。要想让自己的理由成功打动他人,项测试是这些理由必须先能够说服自己。
    如果说我们与人类之间存在什么显著的差异,那是我们的逻辑思并没有这样的目的。我们进行逻辑推理,但这种推理并不主要服务于自我说服。我们的决策独立于我们的情感。
    “情感”对你来讲也许很新鲜,是的,但当你感觉到它们,你便能够对它们加以区别,像你能够区分显示屏和桌子一样。它们的定义已经存在于你的数据库当中,只需外界刺激便能够被触发。
    p24

精彩书评:

有条不紊,无误,引人入胜一次混迹人类社会的机智冒险,让读者在思索和赞同(或不赞同)扎克对于成为人类意味着什么的观点时,也获得情感上的享受。——出版人周刊机智,有趣,冷嘲热讽。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胜过看十几本心理自助书籍。——艾美奖提名电视编剧里克middot;洛斯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