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无言 散文 王庆同 新华正版
  • 青山无言 散文 王庆同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山无言 散文 王庆同 新华正版

36.14 5.3折 68 全新

库存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庆同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ISBN9787552560725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36页

字数150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xhwx_1202604319

上书时间2024-03-26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油坊梁纪事

油坊梁人家

油坊梁老汉

油坊梁娃娃

油坊梁天地

油坊梁动物

油坊梁植物

油坊梁民俗

油坊梁民谚

青山,“是个好地方”

到古峰庄去

文书流水与“”

公社轶事

郝记台杨成沟蹲点

搬到侯家河

包产到户与我家的牛犊

“青月组”组长与学新知识

回归党组织

新的验与“续发”

县城两年与“再发”

附录一  读王庆同的三本书后感张学义

附录二  所有的人和事都不会随风而散张强



内容简介:

青山无言作者王庆同是浙江省嵊州人,193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大学自愿分配到宁夏报社工作,现为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退休)。出版专业著作四本、散文集(回忆录)六本。获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新闻工作者、宁夏新闻工作者、感动宁夏人物、宁夏百姓学之星等荣誉称号。
    青山无言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记录和讲述王庆同老师在盐池油坊梁、青山乡十七年的劳动、工作、生活经历。他说,他创作青山无言的一个动力是讲好自己在盐池17年的故事,表达对盐池的感激。

作者简介:

    王庆同,1936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退休)。出版新闻写作基础二十讲桥梁与手杖——外国新闻写作评析公关传播基础岁月风雨边外九年毕竟东流去话一段好了集等,发表数十篇。个人获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宁夏新闻工作者、感动宁夏人物(2009年度)等荣誉称号。

精彩内容:

    油坊梁纪事
    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迁赶中,银川各单位的一百来号人,被几辆卡车运到盐池县高沙窝公社,集中在公社礼堂,打地铺睡了一夜。第二天,我作为灵干户(单身一人),被一个生产队接人的社员看上,随他步行五十多里荒无人烟的沙路,穿过两道废弃的土长城,于落时分,看到地线上冒出树梢,再往前走是一个四面环沙、约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油坊梁。我在这里一待是九年。
    到油坊梁的当天晚上,睡在生产队政治队长荀智家伙房灶台旁的地铺上。这是我油坊梁生涯的夜,时间是1966年9月25。
    第三天,按荀智的安排,由社员郭登明带我到一个大沙坝下面一间独立破烂土房子:这房子对扇门,门板经风吹雨淋翘--了起来,是把门关上,门板和门框之间也可以放进一个拳头。土墙泛黑,用手指一碰掉渣。墙根鼠踪遍布,外面刮大风房皮沙土往下掉。有个朝南的窗子,一块炕面那么大。房里有土炕,炕头有锅灶,炕和灶还有点湿,是新打的。郭登明说:“这是你的家。”从我家翻过一个沙坝是郭登明家,我从他家借来一小袋黄米,他从自家的柴垛抱来沙蒿柴,教我点炕--焖饭。他让我每天去他家提一桶水,他家的水是用毛驴从远处驮来的,也很金贵,分我一“桶”,此情难忘。
    在这间破烂土房,我很快得到一批无私援助。
    其一是郭登明老妈教我使碾推磨。村里不通电,我在这位老人的帮助下,用驴拉石碾把生产队借给我的糜子碾成黄米,用驴拉石磨把荞麦磨成荞麦面,才有做饭的基本食材。
    其二是生产队一位大婶送我吃的东西。那是我到生产队不久,记得是中秋节,天刚黑,她突然来访。挎一个篮子,上面盖一块花布,揭去花布,下面是几个油饼、一小瓶油炸辣子,还有几个新鲜“酸圆”(山芋)。她对我说:“出门人‘汪晾’(可怜),你‘罢’(别)想家了。”原来互不认识,我干恩万谢。她放下东西匆匆离去。后来,我知道这位老人是村南头王家大婶。她到离开这个世界都没有对人说起这件事,而我只是在三十年后发表在银川晚报的文章里提到有人给我送吃的,又过六年在公开出版的边外九年里明确谈到王家大婶当年给我送油饼、油炸辣子、山芋。又过较长时间才打听到她叫乔生桂,搬迁到灵武县狼皮梁吊庄,人已不在,活到九十多岁。后来,我得到两张乔生桂生前的照片(孙立义女婿李跃全传给我的),珍藏在我的u盘里。
    其三是小李子送来稻米。他是我原工作单位农场的农工,曾经借了我几十块钱,没有机会还我,心里不安。他带着二十多斤稻米,骑车半,摸到油坊梁。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表达感激之情,要留他吃饭。他说:“把东西送到了比什么都强,你慢慢用这点稻米。”他坚持立即离开。说实话,当年借了我钱的不是小李子一个人,但只有庄户人(小李子)没有忘记。我恢复工作后曾联系到他,在一起吃过一次饭。再后来听说他回了农村老家,命途多舛,也是命苦。
    其四是杨家姑娘送我羊油坨。当年秋收结束后,生产队组织劳力去“外首”(当地群众惯称内蒙古自治区为“外首”,生产队与“外首”只隔一条小路)拔苦豆子。往回走的时候,我落在后。路过本生产队北(bia,当地土音)头一户姓杨人家的院子边上,被这家一位小姑娘叫进家里,她利索地从伙房端出一碗白面条让我吃,我三两扒完。临走时,她又从蹲柜拿出一块羊油坨给我。我们几乎没有说什么,我拿了羊油坨走。这块羊油坨解决了初时的吃油问题。她后来嫁到川区,详情不知。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