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地线 看看我们的地球 导读版 少儿科普 李四光 新华正版
  • 穿越地线 看看我们的地球 导读版 少儿科普 李四光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穿越地线 看看我们的地球 导读版 少儿科普 李四光 新华正版

少儿科普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9.72 4.1折 24 全新

库存5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四光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21504842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28页

字数204千字

定价24元

货号xhwx_1202722126

上书时间2024-03-13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地球年龄“官司”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

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

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

据地球的热历史

求它的年龄(节选)

读书与读自然书

中国地势浅说

侏罗纪与中国地势

之另一解释

地球之形状

人类起源于中亚么?

地壳的观念

如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

看看我们的地球

……

内容简介:

穿越地线:看看我们的地球:导读版由李四光著

作者简介: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李四光是我国有名的地质学家,1904年赴本留学,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他率在河北、山西实时发现四纪冰川遗迹。1929年被英国伦敦地质学会选为国外会员,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31年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1934年应邀赴英国伯明翰、剑桥等大学讲学。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李四光在古生物蜓科分类方面有重大贡献,在冰川学方面找到了中国数次冰川时期的活动证据,奠定了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基础。在地质学理论上,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学科,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出我国东北原、华北原、两湖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为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晚年他在地震地质和开发利用地下热能等新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精彩内容:

        地球年龄“官司”
    文前小问号
    既然是“官司”,很复杂,那么,关于地球的年龄问题,到底有多复杂呢?
    地球的年龄,并不是一个新颖的问题。在那上古的时代早已有人提及了。例如那加尔底亚人(chaldeans)的天文学家,不知用了什么方,算出世界的年龄为21.5万岁。波斯的琐罗亚斯德(zoroaster)一派的学者说世界的存在,只限于1.2万年。中国俗传世界有12万年的寿命。这些数目当然没有什么意义。古代的学者因为不明白自然的历史,都陷于一个极大的误解,那是他们把人类的历史,生物的历史,地球的历史,乃至宇宙的历史,当作一件事看待。意谓人类出现以前,无所谓宇宙,无所谓世界。
    中古以后,学术渐渐萌芽,荒诞无稽的传说,渐渐失却信用。然而西元1650年时,竟有一位有名的英国主教阿瑟(bishop ussher),曾大书特书,说世界是西元前4004年造的!
    从18世纪的中叶到1纪的初期,地质学、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同一步调,向前猛进。德国出了伟尔纳(wemer),英国出了哈同(hutton),国出了蒲丰(buffon)、陆谟克(lamarck)以及其他有名的学者。他们关于自然的历史,虽各怀己见,争论激烈,然而在学术上都有永垂不朽的贡献。俟后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华勒斯(alfred russel wallace)、赫胃黎(huxley)诸氏,再将生物进化的学说公之于世。于是一般的思想家才相信人类出现以前,已经有了世界。那无人的世界,又可据生物递变的情形,分为若干时代,每一时代大都有陆沉海涸的遗痕,然则地球历史之长,可想而知。至此,地球年龄的问题,始得以正式成立。
    理论上说,地球的年龄,应该是地质学家劈头碰到的一个大问题,然而事实不然,哈同以后,地质学家的活动,大半限于局部的研究。他们对于一层岩石、一块化石的察,不厌精详;而对过去年代的计算,都淡焉漠焉视之,一若那种的讨论,非分内之事。实则地质学家并非抛弃了那个问题,只因材料尚未充足,不愿多说闲话。待到克尔文(lord kelvin)关于地球的年龄发表意见的时候,地质学家方面始有一部分人觉得克氏所定的年龄过短,他的立论,也未过于专断。这位物理学家不独不顾地质学上的事实,反而潮笑他们。克氏说:“地质学家看太阳如同普薇看养花的老头儿似的。蔷薇说道,养我们的那一位老头儿必定是很老的一位先生,因为在我们蔷薇记忆之中,他是那样子。”
    物理学家既是这样地挑战,自然弄得地质学家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地质学家方面,有人起来同他们讲道理。
    所以地球年龄的问题,现在成了天文、物理、地质三家公共的问题。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
    文前小问号
    天文学的观点认为地球有多少岁了呢?他们的依据是什么?会有足够的说服力吗?
    1749年,円索(dunthome)依据比较古蚀时期的结果,倡言现今地球的旋转,较古代为慢。其后百余年,亚当斯(adams)对于这件事又详加究,井算出每100年地球的旋转迟22秒,但亚氏曾申明他所用的计算的根据,不是十分可靠。康德(kant)在他宇宙哲学论中曾说到潮汐的摩擦力能使地球永远减其旋转的速率,一直到汤姆孙(j.j.thomson)的时代,他又把这个问题提起来了。汤氏用种种方证明地球的比钢还要硬。他又从热学上着想,定地球原来是一团热汁,自从冷却结壳以后,它的形状未曾变更。如若我们承认这个定,那是由地球现在的形状,不难推测当初凝结之时它能保持衡的旋转速率。至若地球的扁度,可用种种方测出。旋转速率减少之率,也可由历或用旁的方求出。若减少之率通古今不变,那么,从它初结壳到的年龄,不难求出。据汤氏这样计算的结果,他说地球的年龄顶多不过10亿年。但是他又说如若比1亿年还多,地球在赤道的凸度比现在的凸度应该还要大,而两极应较现在的两极还要。汤氏这一回计算中所用的定可算得不少。头一件,他说地球的比钢些。我们从天体力学上着想,倒是与他的意见大致不差;但从地震学方面得来的消息,不能与此一致。况且地球自结壳以后,其形状有无变更,其旋转究竟是怎样地变更,我们无确定。汤氏所用的定,既有些可疑的地方,他所得的结果,当然是可疑的。
    p1-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