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声川的创意学 文艺其他 赖声川 新华正版
  • 赖声川的创意学 文艺其他 赖声川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赖声川的创意学 文艺其他 赖声川 新华正版

文艺其他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2 5.4折 59 全新

库存14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赖声川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06927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328页

字数170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xhwx_1202111894

上书时间2024-03-06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经典,增入赖声川亲笔“赖声川创作”(1979年以来的编年册)——分享证悟的创意经验,创意是一场人生修行。五星级珍藏版的创意底本,小精装,佛手书衣,官方肖像,附录创意学延伸思,关联你我应用的实际问题。自出版以来,赖声川接到无数读者来信,说创意学对他们的重要,似乎超出“创意”的范围,而已进入了生活。2、牵动华人世界的创意效应,林青霞、李安、吴晓波、冯仑、潘石屹等跨界——永远的林青霞、有名导演李安、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林怀民、知名作家余秋雨、吴晓波、台湾艺术家登琨艳、禅者林谷芳、经理人严长寿、房地产界人冯仑、潘石屹等华人翘楚,跨界。

目录:

新版自序:创意必须源自生活

原序:创意固然神秘

章创意魅影

社会的创意象

僵化的创意

第2章创意二部曲

界定不该界定的创意

创意二部曲

题目是什么

创意是发现的旅程

第3章灵感的仓库

什么是灵感

小火慢炖的灵感:《如梦之梦》

第4章创意的神秘电脑

活化库存

创意的来源

“灵感”的关键

第5章创意金字塔

右边的迷思

被遗忘的左边

寂寞圣贤

本体与附属品

智慧贬值

创意的金字塔

有机创意

第6章创意的泉源

知所不能知

泉源与屏障

培养还是揭露

第7章创意的智慧

什么能做

人生智慧

智慧能量

智慧的准备

格式的牢笼

第8章创意三毒

内在阻塞

“经验”:一场无停止的累积

动机

第9章如何看

差异视角

创意空间

去标签

裂隙创意

无限可能王国

0章三观

世界观

关系与连结

“如是观”:看见事物原貌

“因果观”:看见事物前因后果

仔细看对了

进入当下

1章转化

如何看经验

如何看

如何看动机

2章方的机器

当构想寻找形式

有结构吗

万物运行

作品的内在需求

作品如何站得起来

的表现

排列组合

古典秩序:两种策略

结构的诀

3章的智慧

熟能生巧

双视线

融合的奥秘

“块状”视野

如何看工作中的结构

美感

4章重新设定作系统

游戏

连结的秘密

转化的秘密

连结动机

连连看

开放与交换

5章施工中

特殊时光

诀:“做”

个人仪式

禅定

闭关

自然的灵感

瓶颈

妥协

酝酿

6章结语

艺术当做

在生命中寻找艺术,还是在艺术中寻找生命

新潮与原创

接受批评

做你自己

后:回到动机

附录一:创意如何成为一种产业

附录二:创意金字塔的进化

内容简介:

经典,增入赖声川亲笔——“赖声川创作”(1979年以来的编年册)。刹那的灵感有迹可循,神秘复杂的创意如何学?创意是一场人生修行。自从创意学一书出版以来,暗恋桃花源导演赖声川也成为华人世界之创意导师。创意虽神秘,也是可以“学”的。在这里,赖声川提出一整套创意理念,从灵感的产生到实践转化,结出“创意金字塔”模型。赖声川结合生活体验、作品案例,分享积累多年的创作和经验,解析创意生成和实现的过程,实用,开放,引人思索。本书不仅写给创意产业工作者,每个普通人也可以有所领悟,激发创意,高品质生活。赖声川的创意学出版后,实现了赖声川心中偷偷的愿望:这本书不仅吸引了艺术和创意产业的读者,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工商管理企业界人士。

作者简介:

赖声川,除了为现今华人世界有名之舞台剧编剧/导演,自从2006年创意学一书出版以来,赖声川也成为华人世界之创意导师。

精彩内容:

        这简单的对话说明了多数人对创意的误解。脑力激荡和另类思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往往未能有效达到目标,因为这些是而已,不是创意本身。我们对创意本身的了解不足,才误以为是本体。这种误会像一个人学了很多管理,认为自己已经懂怎么做生意了,或者一个人站在游泳池边,学会各种急救之后跳进水里沉下去,然后埋怨自己“为什么不会游泳”。
    创意是人类向往的一种能力,但我们却不了解它,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拥有它。专家学者预测,世界即将从“信息时代”转向所谓“概念时代”,创意也将成为新时代中重要的工具。优选胆的预测还认为mfa——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将击败mba,成为工商社会很受欢迎的。
    “创意产业”是来风靡全球、魔幻的流行名词,各国努力开发这个新兴产业。讽刺的是,长期以来,创意正是各国所忽略,甚至打压的。这些年在中国台湾,也热衷于创意产业的发展,但似乎找不到明显的努力方,只是模糊地感觉到靠创意可以赚大钱,像好莱坞、像比尔·盖茨、像韩剧一样,由创意带领市场,创造市场。“他们能,我们也要。”于是我们想出各种方试图“经营”创意。到后来,“创意产业”原来是为“产业”服务,而不是为“”或“创意”服务。创意变成不过是资本市场另一项可剥削的原料而已。
    这其实也没问题。从古到今,创意本来是令人类致富重要的工具,但即使创意要产业化,如果一开始没有创意产品,如何推动创造市场的金鸡母?对于亚洲许多而言,问题的核心是阶层本身缺乏具创意的视野,缺乏创意。这形成了一个难解的循环:在缺乏创意的环境之下,如何创造创意?
    社会的创意象
    记得念高中的时候,我还没接触戏剧(当时台湾还没有“剧场”这行业),心中向往做画家。但建中当时每周将近五十小时的课表中,只有一小时的美术课,这节课也经常被取消,给同学更多时间自,我只能尽量自己摸索。联时,我报了当时的师大美术系。加国画术科的时候,我进场坐了下来,好好端详面前联招会发的宣纸,然后磨墨,静下心,希望能画出一幅具创意的国画……当时我稍抬头一看,吓了一大跳!周围的生全都画完了!太惊人了!数十位生,每人都画好整整齐齐的山水,而我,还坐在那边培养情绪!原来每一位生早练好他们要画的国画,背好了,像是从心中“默写”出来,然后交卷!看样子每一位也都上同一家补班,因为画的都差不多。
    可想而知,我没上。回想起来,当时的失败对我后并不见得是坏事。
    时间快转。好多年后,我念小学的女儿参加演讲比赛,学校事先公布十个题目,让临场抽题发挥即席演说的创意。其中一个题目叫《我的爸爸》。我女儿有两个同学在《国语报》上找到一篇叫《我的爸爸》的文章背了下来,准备万一抽到时可以派上用场,反正不会两个都抽到同一题吧!但是事与愿违,两个都抽到同一题,而他们竟然不会讲了,台下一片愕然。
    这是什么社会?《我的爸爸》,同学居然不会讲,还要去参《国语报》,找一篇来背!
    僵化的创意
    这两个例子显示出虽然时代在往前走,但我们的创意还在原地踏步:社会忙着将创意格式化,却没虑到创意是格式及既定框架的。在亚洲,这个问题特别严重。发挥创意的重要条件是,需要强烈的个人主义独立思及行动能力,而亚洲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还不太久,我们的血液、集体意识中对传统社会印象仍鲜明,还是惯传统集体价值凌驾于个人权利及表现之上。在快速变化的消费社会中,个人对制式概念的认同无形中扼杀了创意。我们很容易自动接受各种社会加诸自我的制式观念及想:“生活应该如何过”、“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好对象”、“买什么样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怎么样才算是一顿好吃的饭”、“怎么样才是一个好期”……其实每一项选择都充满潜在的创意,而我们居然愿意在可能之中接受众人的标准,然后花毕生的力量来符合这些标准。
    p11-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