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之歌 青春小说 杨沫 新华正版
  • 青春之歌 青春小说 杨沫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春之歌 青春小说 杨沫 新华正版

青春小说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5.68 4.4折 36 全新

库存26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沫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52855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648页

字数510千字

定价36元

货号xhwx_1201771153

上书时间2024-01-0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部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目前部描写在中国下的爱国运动及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等。青春之歌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的。她逃离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杨家村小学投亲不遇,做了代课教师。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海自尽,被一直注意着她的北大余永泽搭救。

目录:

《青春之歌》无目录

内容简介:

杨沫著的青春之歌,是中国当代文学目前部描写在中国下的爱国运动及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它再现了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如何自觉地承担起决定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组织民众,不避个人受难和牺牲进行斗争的英雄历史。故事发生的时间,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之间。18岁的林道静为抗拒养母的包办婚姻,逃离封建家庭;在北戴河屡遭挫折对前景绝望的时刻,她得到北大余永泽的救助。余永泽的爱情感动了林道静,使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生活的温暖。抗烽火和运动风起云涌,感召并激发起林道静的爱国热情。她接受人卢嘉jji的启蒙,开始接触思想,与余永泽在政治道路上出现分歧。自私、庸的余永泽一再阻拦林道静参加活动,并直接导致卢嘉川被捕牺牲。在惨痛的事实面前,林道静与余永泽决裂,毅然投身到抗救亡的洪流中去。她经受住了各种验,在江华、林红等人的帮助下,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者。青春之歌自1958年出版以来,多次再版,不衰,发行量逾500万册,已有近20种文字的译本,并被拍摄成同名影片,是一部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人的青春经典。

作者简介:

杨沫(1914—1995年)现代有名女作家。原名杨成业,又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1934年开始写作,1958年出版有名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引起广泛重视。1979年出版长篇小说东方欲晓。1930年出生,有名油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河北高阳人,蒙古族。曾任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为第三、四套币二十种票面人物、风景绘制者。代表作品有和五十六个民族代表、和安源矿工(油画),抗震壮歌(壁画),血肉长城(雕塑)等。多种美术作品集出版。

精彩内容:

    “这堆吹吹拉拉的玩艺至少也得值个十块二十块洋钱。”一个胖商人凑近了那个洋,挤眉弄眼地瞟着乐器和女,“这小妞带点子这个干么呀?唱的?……”
        洋瞧不起商人,看了他一眼,没有答理他;偷偷瞧瞧缟素的女又对同伴议论什么去了。
        车到北戴河,女一个人提着她那堆乐器――实在的,她的行李,除了乐器,便没有什么了――下了火车。留在车上的旅客们,还用着惊异的惋惜的眼目送她走出了站台。
        小小的北戴河车站是寂寥的。火车到站后那一霎间的闹,随着喷腾的火车头上的白烟消失后,又复是寂寞和空旷了。
        这女提着她的行李,在站台外东张西望了一会,看不见有接她的人,找了一个脚夫背着行李,向她要去的杨庄走去。
        走路的时候,她还是那么沉闷。她跟在脚夫后面低头走着,不言也不语。后来转了一个弯,走到个小岗上,当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原野之间突然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时,这女迟滞的脚步停下来了。她望着海,那么惊奇,明亮的眼睛露出了欢喜的激动,“呵!呵!”她连着呵呵了两声,脚步像粘在地上似的不动弹了。“次看见――多么美呀!”她贪婪地望着微起涟波的静的大海,忘记了走路。
        “先生,快走哇!怎么不走啦?”脚夫没有理会女那一套情感的变化,径直走到了山脚下,当他看不见雇主的踪影时,这才仰头向山上的女吆喊着。
        女仍然痴痴地望着崖底下的海水,望着海上的白孤帆,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
        “喂!我说那位姑娘啊,您是怎么回事呵?”脚夫急了,又向山上大声吆喝着,这才惊醒了女,她揉揉眼睛茫然地笑了一下,快步跑下了山岗。  他们又一起走起来了。  脚夫是个多嘴的中年人,他不由向这举止有点儿特别的女盘问起来:“您站在山上看什么哪?”
        “看海。多好看!”女歪着头,“你住在这儿多好,这地方多美呵!”
        “好什么?打不上鱼来吃不上饭。我们可没觉出来美不美……”脚夫笑笑又问道,“我说,您这是干么来啦?怎么一个人?避暑的?”
        女温厚地向脚夫笑笑,半晌才说:“哪配避暑。是找我表哥来的。”
        脚夫瞪大了眼睛:“您表哥是谁?警察局的吗?”
        女摇摇头:“不是,我表哥是教书的――杨庄的小学教员。”
        “嘿!”脚夫急喊了一声,“我们邻村的先生啊,我都认识。不知是哪一位?”    “张文清。”女的神稍稍活跃一些,她天真地问,“你认识他吗?他在村里吗?怎么没有上车站来接我……”
        脚夫的嘴巴突然像封条封住了。他不做声了。女凝望着他黝黑多皱的脸,等待着他的回答。但是他不出声,又走了好几步远,这脚夫却转了话题:
        “我说,您贵姓啊?是从京里下来的吗?”
        女还带着孩子气,她认真地告诉脚夫:“我姓林,叫林道静,是从北来的。你不认识我表哥吗?”
        脚夫又不出声了。半天,他呵呵了两声,不知说的什么,于是女也不再出声。这样他们一直走到了杨庄小学校的门前。脚夫拿了脚钱走了,林道静也微微踌躇地走上了学校门外的石台阶。
        学校是在村旁一座很大的关帝庙里。林道静把行李放在庙门,走进庙里去找人。她走上东殿、西殿、正殿、偏殿各个课堂里全看了一遍,一个人影也没有。“莫非他们到海边散步去啦?”她心里猜想着,只好站在庙门外的台阶上等待起来。
        这时天将晚,村子里家家的屋顶,全冒起袅袅的炊烟。庙外是一片树林,树林里的蝉,在知了知了地拼命聒噪,林道静忍耐地听了一阵蝉声,焦灼地东张西望了半天,还是一个人影也没有。看着行李,她又不敢挪动。直到天黑了,这才有一个跛脚老头从大路上蹒跚地走来。这老头看见有人站在台阶上,远远地先喊了一声:
        “找谁的呀?”
        道静好容易盼着来了个人,欢喜得急忙跑下台阶和老头招呼:“张文清先生是在这儿教书吗?”
        “啾,找张先生的?……”老头喝得迷迷糊糊的,红涨着脸,卷着大舌头,“他,他不在这儿啦。”
        道静吃了一惊:“他哪儿去啦?――他写信告诉我暑不离开学校的呀。还有,我表嫂呢?她也在这儿教书……”
        “不……不知道!不知道!……”老头越发醉得厉害了,东倒西歪地跌进学校的大门,砰的一声把两扇庙门关得紧紧的。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