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钝学记 杂文 杨虎 新华正版
  • 北大钝学记 杂文 杨虎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大钝学记 杂文 杨虎 新华正版

“惟知之深,故爱之切。”对北大的了解和研究越深入,对她的挚爱之情越发深沉

36.89 6.4折 58 全新

库存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93690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页数358页

字数255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xhwx_1201689292

上书时间2024-01-02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北大钝学记为北大校庆纪念丛书“北大记忆”中的一本,作为老中青作者中的年轻一员,阐释了对北大精神的独特理解,其笔下呈现出年轻的北大人对母校的热爱、感恩、眷恋的情感。书中对尊师重教、严谨治学美德的践行,代表了北大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和弘扬。作者以曾经的北大和现今北大教授的双重身份,将求学、育人经历中的点滴体会归纳成诸多宝贵的建议,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年轻学子具有健康向上的引导作用。

目录:

努力做一名为北大热情歌唱的“爱校主义者”——《北大钝学记》前言?05  北大精神与先贤风范?001“外未名而内博雅”的北大气质?003燕园的灯光,北大的希望?013北大人的心结——对沦为庸的忧虑?018本土情怀、自信与创建世界大学的梦想?025从“北大是常为新的”看大学的创新发展?031激情与责任铸辉煌——沙滩红楼前的感悟?036双园春赋?042精金良玉般的道德楷模?046“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我见?051先把金针度与人——顾颉刚先生为改稿的一点启示?055未名湖的气象——记侯仁之先生二三事?059永远景仰王重民先生?063  人生受教与从学散记?071清明忆往?073感念王培堂爷爷?081琐记与我情同父子的恩师魏江先生?091师门受教录?102春风桃李有余哀——深切怀念本师肖东发先生?108此是良可书绅——本师肖东发先生教我如何写文章?116绛帐春暖惠多士——本师肖东发先生的思想与方?129课常讲常新,饭越吃越淡?142北大从学诸师散记?145  育人抒怀与公务札记?195一次美丽的重逢?197别人的懈怠不能成为我们懈怠的理由?201与己方便,更要与人方便——由试占座而想到的?204能量·信仰·改变·梦想——在北京大学2014年民学校结业典礼上的发言?207春风起意正年华  汇聚远程谱新篇——在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春季学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12为自己和描画更美丽的图景——在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秋季学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20在《北大青年研究》杂志编委会2011年全体会议上的发言?227育人应是导师的首要职责?229做“亮”工作的五对关系?236学会“做加”的忙碌?245  读书写作与为学浅悟?251为学六艺?253件要事还是读书——在北京大学“书香校园”建设座谈会暨“云舒写好读书”奖学金颁奖仪式上的发言?259读书札记十则?264从认真读好一卷书做起?270书不贵多而贵有灵气?274经典的选择与阅读之?276实务工作中如何提高文章写作能力?309表彰北大真精神  传递北大正能量——《微说北大》出版序言?342向本师提交的后一篇作业——《中国出版史》出版后记?348此山登罢再出发——《的坚守与运营》出版后记?354

内容简介:

北大钝学记为一名年轻的“老北大”多年来探讨北大精神和风范,回忆师长教泽,结读书、治学、工作感悟的相关文章的结集。书中收录文章40篇,分为4个部分:一、“北大精神与先贤风范”,是对北大精神的探寻和对北大先贤的追慕。二、“人生受教与从学散记”,是对人生之师“煦煦春阳教泽”的回忆。三、“育人抒怀与公务札记”,是以北大教师和行政干部的双重身份探讨大学育人和实务工作的结。四、“读书写作与为学浅悟”,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探讨阅读、著述和治学之的粗浅之见。书稿反映出作者在北大近20年的成长经历和相关的思所得,也为读者了解新一代北大人提供了一个范本。

作者简介:

杨虎,1998年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分别于2006年、2014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和博士。主要学和研究中国出版史与传统、北京风物与传统。现任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代表作有:的坚守与运营:书出版营销研究(独著)中国书业(合著)插图本中国图书史(合著)等。迄今发表文章70余篇。曾获北京大学第七届“学术十杰”、出版科研奖、“未来编辑杯”奖、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等20余项荣誉。

精彩内容:

    努力做一名为北大热情歌唱的“爱校主义者”——《北大钝学记》前言我于1998年进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学编辑学专业,2006年硕士后留校工作,后来又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职读了博士,是一名典型的“三北人”。在北大近20年的熏陶和各位师长的教导下,我也从一名懵懂成长为一名年轻的“老北大”。回顾在北大的成长经历,我优选的体会是,如果没有了北大和各位师长如大地一般广博、如阳光一般温暖的关爱与教诲,我将一无是处、一事无成。所以我一直对北大充满了无尽的感念之情。北大,已经成为我精神和事实上的第二故乡。在对我有授业之恩的北大老师中,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肖东发先生,是我重要、敬爱、亲近的恩师,也是对我影响优选的“根本之师”。怹除了在编辑出版学、图书馆学领域造诣颇深以外,还深受侯仁之先生的影响,一以贯之地热爱北大、研究北大、讲述北大,被人誉为北大的“爱校主义者”。在怹的影响、教导和带领下,我在本科阶段开始学和研究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参与了怹主持的“北大人文与风物丛书”“北大丛书”等一系列丛书的编撰工作。从读硕士开始,常年参与讲授怹主持的全校通选课“北京风物与传统”,主要为师弟师妹们讲授北大历史、校园风物和人文精神。“惟知之深,故爱之切。”对北大的了解和研究越深入,对她的挚爱之情越发深沉。通过追随本师做以上工作,让我坚定了也要做一名“爱校主义者”的信念。在不断用北大精神教育和充实自己的同时,还要积极为北大“鼓与呼”,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北大的“正能量”与“好思想”。留校工作以后,我结合自己的所学、所见、所闻和所思,撰写了一些探讨北大传统与精神内涵、结在北大学工作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多发表在《北京大学校报》《北京大学促进通讯》《北大人》《中华读书报》《中国》等校内外报刊上,有些文章还曾在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中获奖。工作之余,我还经常为到北大学、参观、访问的各方代表讲授“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北大优良传统与精神魅力”等课程。做这些工作,我既感责任重大,又觉乐在其中。2018年北京大学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秀才人情纸半张”,将我多年来探讨北大精神和风范,回忆师长教泽,结读书、治学、工作感悟的相关文章结集出版,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敬献给北大的双甲子诞辰,是我真诚而热烈的愿望。2017年3月,我不揣孤陋,毛遂自荐,向北大培文裁高秀芹老师汇报了我的想,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她的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并说这些文章恰好可以反映年青一代北大人的成长经历。在她以及北大出版社各位和周彬、陈健等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此书被列入《北大记忆丛书》,附诸位名师大家之骥尾而行世,真是荣莫大焉!以高秀芹老师为代表的各位贤达不论资历和名头、热情提携后进的做,让我异常敬佩和感动,这在程度上也是北大人“兼容并包”胸怀的重要体现,我何其有幸,又一次受到了北大阳光的普照和滋润!此外,在本书正式出版前,令人尊敬的“老北大”、张中行先生的女公子张文先生,二姐杨端茹,妻子周婧,同事常崝、马瑞、张丽、吴晓峰、张晓东、熊瑛等在百忙之中,为我审读了书稿,提出了十分宝贵的修改意见,信息管理系大师兄顾晓光,同事岳枫、董彦、王秋林为我提供了部分精美的图片,北大出版社编辑于铁红老师作为责任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辛苦、细致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对此,我也深表谢意!本书收录文章41篇,分为4个部分:“北大精神与先贤风范”,是对北大精神的探寻和对北大先贤的追慕;“人生受教与从学散记”,是对本师肖东发先生及部分人生之师“煦煦春阳教泽”的回忆;“育人抒怀与公务札记”,是以北大教师和行政干部的双重身份探讨大学育人和实务工作的结;“读书写作与为学浅悟”,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探讨阅读、著述和治学之的粗浅之见。大体可以反映出我在北大近20年的成长经历和相关的思所得,也为读者诸君了解新一代北大人提供一个小小的范本。在这里需要对书名中的“钝学”二字略作解释,大意谓天资愚笨,却能刻苦学,出自之推的《氏家训》:“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笔。”从小到大,我的资质都很愚钝,属于氏所说的庸才,尤其是摇笔为文的能力一直很差。记得在昌园读大一时,多次给昌园的一份文学刊物投稿,但无一例外地都被拒绝,以致“鸡立鹤群”的体会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但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北大的大环境经常会逼着你不得不往前奔跑,向上攀登。多年来,师长们的悉心教诲与栽培,身边同学和同事对学问、事业追求的不懈努力,经常会感染并督促着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扪心自问,虽然天赋、能力一般,但还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也愿意踏踏实实、按部班地下点“笨功夫”。工作当然不敢马虎,工作之余,未尝一废书不观,也愿意一些问题写点东西,发表些不成熟的意见。我明白,只有这样坚持做下去,才能问心无愧,并保证不被别人落得太远。这样的生活状态,是这本小书能够出版的前提条件。2016年本师辞世后,我更加感受到,继续坚持学、研究、探寻、践行、宣扬北大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既是我不能放弃的兴趣,更是必须担当的责任。薪火相传,作为怹的,我义不容辞。我在北大的成长之路还很漫长,在以后的子里,我一方面要接着学、接着讲、接着写北大,满怀热情地为她放声歌唱,努力做好一名新时期的“爱校主义者”!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努力,钝学累功,做出点北大人的样子来,让自己身上也打上北大较为的印记,这样才能不负师长们的栽培之恩和殷切期望。谨以此书献给我挚爱的北京大学120岁生和所有关爱、教导、鼓励我的师长!衷心并坚信我们的北大越来越好!2017年12月18于燕园燕园的灯光,北大的希望记得1998年我刚来北大读书时,听一位老先生对我们自豪地说,只要燕园夜晚的灯光不灭,北大和中国有希望。以后也曾多次听到过类似的说。上学期间,虽也有过很多次挑灯夜读甚至熬通宵的经历,但是对燕园夜晚的灯光,并没有十分深刻的印象,对这种说也是半信半疑。但是留校工作后,一次去北京另外一所“211”高校讲课的经历,让我对这一说有了重新认识,并开始主动关注燕园的灯光。2011年4月的,我的一位已在该校某学院担任的师兄,邀请我给本院做一次关于网络信息检索的讲座,我慨然应允;但因白天要上班,所以要求将课程安排在晚上。师兄在电话中颇觉为难。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师兄终把讲座安排在周四晚上。当天下班后,我乘地铁赶往授课地点,出地铁站时天已渐黑。一进校门,却发现校园里除了路灯以外,到处都是漆黑一片,与燕园每晚灯火通明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与师兄见面后,他对我解释说:“刚来这里任教时,很不惯。想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什么时候晚上11点前睡过觉?还不都是在图书馆、教室或宿舍读书、讨论,做研究?到这里以后,发现每天5点下班下课以后,校园里空荡荡的,中能去做家教的,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说去图书馆或教室自的了。所以大家没有晚上上课的惯。上课的教室,还是我很不容易借到的,同学也是临时通知的。”听完师兄这番话,我明白了他不想把讲座安排在晚上的苦衷。讲座结束后,师兄开车送我回校。车驶出校门时,我回望刚才上课的那座楼,又沉入了漆黑之中。一路上,我都在想着燕园的灯光。10点前回到了燕园,我特意去图书馆、楼区转了一圈。让我兴奋的是,几乎每一栋建筑里都是灯火通明。正巧赶上当天后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每条路上都是熙熙攘攘,在路灯的照耀下,异常热闹。看到这样的场景,想想之前的另外一番经历,我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感叹道:这是我们的北大,这里的灯光是这样的明亮和温暖,这样的动人和难得,这样的催人奋发!老先生说的没错,只要燕园的灯光不灭,北大和中国有希望!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满怀激情地高呼:智则国智,强则国强,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直到,人们都认为,青年是和民族的希望之所在,作为青年人中的精英,大的学状况和精神状态,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整体水,进而决定着与民族的未来。而大学校园夜晚的灯光是否辉煌,灯下是否有众多的师生在读书、讨论和钻研,是其学风直接、生动的体现。正如吴健雄先生所言:“什么叫大学?只要在晚上去看看那里的灯火是否辉煌!”辉煌的灯光是一所大学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很好表现。让人欣慰的是,在漆黑的夜晚,当很多地方都沉浸在黑暗或者浮游在喧嚣中时,在燕园的很多地方,我们还能看到众多北大人挑灯夜读或讨论问题的壮美景观。这灯光,不同于尘世的灯红酒绿,她安静、深邃,还有些特立独行,一点也不喧嚣和浮躁,但又是一种“轰轰烈烈的静”,为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温暖,感染并充实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带领着我们在科学探索和知识创造的道路上,驱除黑暗,迎来光明。是在这样的灯光下,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复一,年复一年,坚毅地塑造着北大的光辉,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无论一所校园的风景如何优美,硬件如何优越,都比不上师生们争分夺秒自觉学、自发研讨的热情和毅力,这才是大学为弥足珍贵的“精气神”。我们创建世界大学,更离不开这个“传家宝”。我由此想到了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九年,不过八千,条件异常简陋,生活特别艰苦,却以“坚毅刚卓”的“精气神”,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目前的。蒋梦麟先生从教师的角度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虽然设备简陋,学校大致还差强人意,师生精神不错,图书馆虽然有限,阅读室却座无虚席。”杜运燮先生则从的角度深情回忆,当时“物质条件虽然很差,精神方面的享受,质量却无疑是流的。在联大的那段子,我一直感到精神上极为富有。每天都有巨额收入,那时留下的积蓄,似乎是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是在这种精神和氛围的感召与熏染下,西南联大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人才。我们的物质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理应做出更为突出的成。具体到每一位个体,这种惜时如金、灯下治学、自觉自为、勤奋上进的精神则是成事业、做出学术的关键因素。在北大的历,感人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黄侃先生。他常说:“治学如临战阵,迎敌奋攻,岂有休时!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乃其正途。”他读书必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白天不管如何劳累,晚上照常坚持鸡鸣始寝,从不因人事、贫困或疾病而改变。有时朋友来访,与之纵谈至深夜,客人走后,他仍要坐在灯下校读,读毕才寝。1913年,黄先生旅居上海时,异常穷困。除夕之夜,街上爆竹之声通宵达旦,而他却独坐室内,精心研读,不知困倦。直到临终前,仍一面吐血,一面坚持将《唐文粹补遗》圈点批校完。再比如季羡林先生。季先生数十年如一,每天清晨4点起床读书撰文。有人说他是闻鸡起舞,他则戏称:“不是我闻鸡起舞,是鸡闻我起舞。如果4点钟我还不起,好像有鞭子抽我。”再比如侯仁之先生。建国初期,他白天的课程、会议、社会活动是排得很满,只能挤时间写作。他经常是在夜深人静时,坐在燕南园61号楼道角落的一张小枣木桌前,笔耕到午夜或凌晨才搁笔。70岁以后,他更以“不待扬鞭自奋蹄”自勉,每天清晨三四点起床工作,到中午时分,他会说:“我已经工作了八小时了。”再比如我的一位师弟。2010年盛夏时节的某,下班后我从学校图书馆南门经过,看见一位刚留校工作不久的师弟抱着一大堆书,满头大汗地从图书馆出来,不禁赞叹:“想不到你工作之后,还如此勤奋”。他应声答道:“没有办啊,在北大这样的环境里,不学不行啊。尤其是我们年轻人,更不能让五点之后无事可干”。这话说得多好啊,让人永不能忘。正体现了新一代北大人不让前贤的精神风貌。闲暇之时,我脑海里会浮现出他挑灯夜读的场景。我相信,这样的景象在北大随处可见。前段时间,我们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调研时,来鲁华教授谈到,本院十分刻苦,每周都是工作六天以上,这已是一种自觉的惯。足以证明我的推测大致不错。燕园的灯光,是北大校园里好看丽、绚烂的风景之一,甚至是北大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灯光,体现着北大人自觉自为、勤奋上进的学人本,也折出不甘庸、追求很好的崇高使命,更说明着这所学校赖以永葆青春、进千里的发展秘诀。当今北大人“使命自觉、创建自信、差距自省、奋斗自强”的创建意识,正是“燕园灯光”景象和精神的优选诠释。冯友兰先生曾言:“人类文明好似一笼真火。古往今来,对于人类文明有所贡献的人,都是呕出心肝,用自己的心血、脑汁作为燃料,才把真火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凡是在任何方面有所成的人,都需要一种拼命的精神。为什么要拼命?是‘情不自禁,欲罢不能’。”我相信,凭着北大人的这种“拼命”精神,燕园的一盏盏灯光,必能与天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凝聚成一团熊熊燃烧、永不熄灭的“真火”,激励并指引着我们早实现创建世界大学的“光荣与梦想”!2012年12月12感念王培堂爷爷王培堂爷爷是我在陕西老家敬仰、感念的老师、亲人和长者。怹学问渊博,诗书俱佳,气质儒雅,德行高迈,在并世读书人中,很是少见。王爷爷是我的远房亲戚,怹的母亲是我奶奶的姑母,我称怹“王爷爷”。爷爷的家乡高明镇,位于黄河西岸的铁镰山上,自清代以来,读书风气甚浓,几乎村村都有秀才和举人,以致本县有“上了高明坡,秀才比驴多”的民谚。爷爷出生在高明镇东高城村的一个耕读世家,父亲立斋公是前清举子,母亲是邻村的乡绅之女。爷爷幼承庭训,聪颖好学,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西北大物系届高才生,后因体弱多病,肄业回家养病,顺带在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开始后,像怹那样的家庭出身,自然会受到冲击,民办教师当不成了,只能去为生产队放羊。放羊间隙,怹利用父亲的藏书继续学古文和诗词,这种消遣式的自学,使自己的学问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结束后,怹被聘请到大荔县教师进修学校(简称“进校”)担任语文教师。奶奶在世时,隔三间五带着父亲去看望她的姑姑和姑父,与王爷爷关系甚好。所以父亲很小时,知道自己有一位很有的姑表叔,并亲切地称怹为“王叔”。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他“王叔”的知识是如何渊博,人是如何好。有一次竟随说出,你王爷爷讲课,那叫一个“风度翩翩,文质彬彬”。凡是听过怹讲课的老师,没有一个不说好的!我当时很惊讶,父亲只有初中,竟然能说出这样雅致的词来,也可能是无形中受怹老人家的影响和熏陶吧。听父亲说,爷爷在进校工作时,生活十分艰辛,衣食住行简朴到了很好。但怹是靠自己微薄的工资供养培育了四个的儿女。除了大女儿受“成分论”影响未能上大学外,其他三个儿女,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大学,后都是事业有成。大儿子当过蒲城县的副县长,小儿子在宁夏农林厅担任职务,小女儿是县医院的名医。作为“教子有方”的典范父亲,怹很少在人前夸赞自己的儿女,一点也不会摆老爷子的架子。父亲提到这一点,是非常羡慕和钦佩。后来,我读别人回忆怹的文章,知道爷爷当年在进校任教时,竟是“芒鞋敝裤见寒酸”,“囊羞一碗面条钱”。从大荔县城回家省亲,八十余里路程怹竟然以自己瘦弱之躯骑着自行车往返,“单衫猎猎路漫漫,风雨潇潇蹬车难”。我次见爷爷,是在怹进校的住处。记得是在上初中前,我随父亲到县城办事,顺带去拜望怹。怹住的房子很小,陈设也很简陋。在这里,我次见到了王爷爷的父亲。老人家当时已年近百岁,坐在沙发中间,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面红润,两眼炯炯有神,尤其胸前一缕长髯,打理得十分好看,让我想起照片里的于右任。尤其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我们进屋时,已经六十多岁的王爷爷正在给他洗脚,剪脚指甲,轻声细语,十分认真,而老人家也是甘之如饴,对我们一再夸奖自己的“堂娃”是如何孝顺,一派“父慈子孝”的景象。后来听人说,爷爷每周都要定时用架子车推着怹父亲,去澡堂给老人洗澡;回家后,修剪头发、胡子、手脚指甲等工作,都由怹一人完成。每天还要定时为父亲洗脚。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推着九十多岁的老父亲去洗澡,成为当时大荔街上一道令人称赞和羡慕不已的风景。在我印象中,爷爷并非浓眉大眼,相貌堂堂,但却温文尔雅,不温不火。一地道的陕西话,让怹讲得有板有眼,有文采,有内涵,听起来很有味道。与怹交往,真是即之也温,望之也敬,有如清风拂面、春风化雨。以后我到大荔中学上学,爷爷正好退休不久,被返聘为学校的语文教师。父亲把我交给怹照顾。怹当时住在学校分的宿舍中,不到10方米的房,兼作办公室和卧室,说是“斗室”,一点也不为过。但怹还是腾出一块地方,放置我的行李箱、碗筷等杂物,房间的钥匙也给我配了一把,可以让我在课余时间自由出入。我刚入学时,有些不适应,常去怹那里,洗衣服、吃饭,甚至午休,都在怹房间。不久听说,中学的校长是怹在进校时的,一直仰慕怹的学识和为人,才特意把怹聘请过来任教,发挥余热。作为校长的恩师和“座上嘉宾”,怹在学校一点也不张扬,从不向学校提任何非分要求。上课之外,是深居简出,读书写字,吟诗作赋,大家有事求怹帮忙,学问上向怹请教,怹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竭力解答,让每位师生都能满意而去。由于学问好,又谦虚,所以在学校的人缘很好,威望很高。从高一到高三,每一位老师对我提起爷爷,都会赞不绝,称怹是大荔县界的泰斗和招牌,连陕西省每年的语文高模拟题都经常由怹出。因为有这层关系,每个班主任都对我这个农家子弟另眼相待。爷爷的房间虽小,但书却很多,尤其是有很多在书店看不到的线装古书。虽然读起来似懂非懂,我在课余时间还是喜欢随意翻看。其中有一套道光年间雕印的《康熙字典》,厚厚一摞,好几册,虽然已经发黄,但印刷很精美,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让人爱不释手。那时候,我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书香味。我上高一、高二时,爷爷带别班的语文。我一直想听怹的课,一睹怹“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风采。但高中的听课纪律很严,这个愿望只能成为空想,让我遗憾不已。为了聊慰自己的渴慕之情,我经常从其他同学处打听。反馈的情况更让我羡慕不已:备课十分认真,一丝不苟,知识渊博,又能深入浅出,讲一个知识点,能征引很多材料予以印证。对异常温和与谦虚,有问必答,所以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可惜这样好听的课,我一次也没听上。为了弥补这个缺憾,课余时间,我经常向怹请教各种疑难问题。比如有一次,我读严绍盪先生的一篇文章,但不认识“盪”字,查字典,没有,问别人,都不知道,去问爷爷。怹马上翻出1949年前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字典》查找。查出来以后,把音、形、义给我讲解得清清楚楚,并告诉我“反切”是怎么回事,古书如何排版,老字典如何使用,让我问一而知三,知道了学问的广大。当时我们的作文课,作业交上去以后,任课教师照例只批改全班的三分之一。当老师不批我的作文时,我拿去让爷爷给我批改。怹每次都批得特别认真,不仅要改出错字病句,还要写出详细而中肯的评语,让我知道优劣所在。所以我的作文本,历来都是任课教师和怹轮流批改。怹在批改之余,还经常给我讲作文的道理和方。至今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中国的作文向来都是“做作文”,尤其是试的作文,是经过构思经营“做出来”的,是有可循的;二是好的文章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能做到“文以载道”,举凡叙述、议论和说明,都要有好的主题,写起来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言之有物。前者让我知道该如何应付试,后者让我知道在试之外,该写怎样的文章。每次完语文,我都会把试卷和自己的拿给爷爷看。怹看完以后,都会肯定地说,基本上没啥问题,很好!在怹的影响下,我高中时的语文特别突出。每次出来时,都会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提到,杨虎是王老师的亲戚,受怹影响很大。这种说是有道理的。高一时,每个班都办小报。我给我们班的小报起名为“墨郁”。征求爷爷的意见,怹说很好,并欣然给我们的报纸题写报名,让我们这帮初试牛刀的小孩们很是高兴了一阵。为了让我们办好报,怹特意送给我几张宣纸,并嘱托,宣纸很贵,但不好用,要珍惜。后来我们的小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小报,王爷爷功不可没。生活方面,爷爷也给予我无尽的关怀和帮助。那时学校没有浴室,教师洗澡,要拿学校发的澡票去校外的公共澡堂,们只能自己想办解决。爷爷经常把自己每月的澡票匀出几张给我。缺钱时,我向爷爷借,怹从来都是十分慷慨,借多少给多少,让我从无囊中羞涩之忧。怹很大年纪,简朴惯了,出外办事,从不坐车,是骑一辆干干净净的较为牌自行车。我经常借用,有几次不小心摔倒在地,把车的零件摔坏,回去告诉怹,怹安慰我,说没事,不用在意。过几天再借时,自行车已经被怹找人修好了。除了我以外,家里来人,都把怹那里作为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叨扰甚多。虽是远房亲戚,但怹从来都是认真接待,从未犯难。高中前,我专门找到爷爷,和怹在怹宿舍旁的花园前合影留念,怹那天非常高兴。我请怹给我写几句赠言,怹想了好久,给我题写了一首清代袁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