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观园 民间故事 飞天 新华正版
  • 大观园 民间故事 飞天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观园 民间故事 飞天 新华正版

民间故事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39.79 5.1折 7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飞天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ISBN9787548850151

出版时间202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96页

字数386千字

定价78元

货号xhwx_1202728738

上书时间2023-12-29

浩子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城春草木深

第2章 有朋自远方来

第3章 芝麻开花节节高

第4章 晓雪晚来晴

第5章 凭栏处,起高楼

第6章 桃红初见

第7章 谁主沉浮

第8章 引刀一快

第9章 击鼓骂曹

0章 暗箭难

1章 四大馆

2章 明湖宴

3章 狂

4章 出如龙

5章 镜中

6章 眼儿媚

7章 兄弟同心

8章 百忍成金恨难消

9章 算无遗策大军师

第20章 十三太保山

第21章 八方风雨会济南

第22章 戏中有誓两心知

第23章 一遇风云走龙蛇

第24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

第25章 九曲黄河金鳞刀

尾声:侠之大者,无名为大

内容简介:

故事围绕19371945年的济南大观园商场展开,主要讲述1937年底军进入济南城后,主人公陈宝祥一家本想凭着老实本分好好过子,却想不到小人物的命运被大时代左右。一家五,从消极怕事、唯唯诺诺地讨生活,到终看清寇的狼子野心,坚强迎敌,加入了抗击寇的队伍。小说既展现了大观园这一济南有名地标的兴衰,也刻画了全面时期的济南各界众生相,将那一段被岁月尘封的悲壮往事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飞天,原名徐清源,1972年出生于山东青州,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作协网文委员会副主任,济南作协副,济南统战部新联会副会长。写作经历20年,创作字数超过3000万字,出版长篇小说34册,分别为盗墓走出军营还是兵等。多部作品售出影视版权、有声版权,远销东南亚。长篇小说走出军营还是兵荣获济南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精品工程”奖,2021年获“泉城实力作家”称号。

精彩内容:

        章  城春草木深
    1938年3月,济南城的倒春寒来得尤其猛烈,刚刚冒了花骨朵的玉兰树,全都冻蔫了,垂挂在树枝上。
    陈宝祥躺在床上,看着昏黄的阳光落在窗台上。
    ,他觉得身上懒懒的,没早早开门。
    十年前,老父亲病故,他接下了陈家米饭铺的生意,一家五艰辛经营,算磕磕绊绊过来了。如今,大儿子陈大二十二岁,二儿子陈虎子二十岁,女儿陈果儿十九岁,儿子身体健壮,女儿水灵漂亮,这个家算有了希望。
    “算本人来了,也没啥了不起。这么多年了,济南城打打杀杀,兵来将走,老百姓不也得好歹活着吗?”他自言自语了几声,把枕边的妻子林月娥惊醒了。
    “哎哟,当家的,我做了个梦,吓死人。我梦见出城回娘家,还没到黄河边,看到城北边打仗,死了一地人,血淌了一地……”林月娥捂住心,脸煞白。
    “梦是瓦上霜,太阳出来一扫光。”陈宝祥笑了笑,在妻子手背上轻轻拍了拍。
    这是老家的俗语,做了噩梦,对着太阳叫两声,自然破解了。
    “当家的,我怎么老是觉得,这个年过得没年昧了呢?”林月娥低声说,一转头,眼角已经湿了。
    靠近中午,陈家米饭铺开门,竟然没一个上门吃饭的。
    陈家住在济南城县后街,前面开店,后面居住。    一
    米饭铺的门面不大,东西十五步,南北十步,店里放着六张方桌,靠墙长桌上,摆放着五个两尺径的白瓷盆,里面是五样小菜。
    桌子侧面是蒸米饭的灶台,三个灶眼,三大锅,每一锅上放三层笼屉。
    只要开门,大锅热气腾腾,整个屋子弥散着米饭香气。
    陈宝祥坐在柜台后面发呆,自从去年秋天战事吃紧,大街小巷传闻本人要打过黄河,他添了发呆的毛病。
    他讨厌兵荒马乱的年代。眼看着米饭铺生意天好了,孩子们天大了。世道一变,再好的生意,也要黄了。
    “爹,爹,有好事,有好事……”陈果儿从外面跑进来,崭新的花棉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两条麻花辫一条在胸一条在肩后。
    她肩上斜背着花书包,里面的书本沉甸甸的。
    陈宝祥回过神来,陈果儿每天要到西更道街的杨先生家学写字,年前本人进城,街上乱糟糟的,他没让去。年后杨先生催了好几次,陈果儿也愿意去,他松了,放陈果儿出去。
    “爹,大观园剧院唱戏,好角儿好戏,北来的名家,唱的是全本的《四郎探母》《捉放曹》……”
    陈果儿的脸红扑扑的,真像是一个又脆又甜的红苹果。
    孩子是陈宝祥的希望,他只希望世道安稳一些,让三个孩子成家立业,自己和林月娥心无牵挂了。
    林月娥掀开门帘,从后厨走出来,端着一碗水。
    “先喝水,又在路上疯跑了吧?”她把碗放在桌上,又把陈果儿的书包摘下来。
    “娘,你和爹爱听戏,杨先生在大观园有朋友,送了十张戏票,给你们留了两张。”陈果儿解开书包带子,从一本真卿楷书里拿出两张大红的戏票。
    “前排票呢,不便宜吧?咱不能占了人家杨老师的便宜。”
    “娘,杨老师说了,本人来了,大观园生意冷了场,不了座,怕北来的名角儿不乐意,送一部分票出来,请济南城里懂戏的过去费听。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根本不花钱。”
    陈宝祥的确爱听戏,京沪来的名角儿票价太贵,他听不起,不过每个月都得听几场其他小角儿的戏。
    放在过去,一看是北女须生的全本大戏,他早乐开了花。
    当下,他只觉得意兴阑珊,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大哥和二哥呢,还没回来?”
    林月娥把碗递到陈果儿手里:“你二哥跟着大哥,都到火车站去了,那边新招搬运工,你大哥有私底下消息,每人每天两角大洋,当天现结。”
    陈果儿睁大了眼睛:“啊?这么好?”
    陈大一直在火车站干扛大包的力工,上头管事的,看他年轻老实,让他当了个小头目,时有了好差事,别人吃肉,能让他喝一碗汤。
    林月娥走到门,向西边街上张望。
    明知道陈大和陈虎子两兄弟到晚上才回来,她仍然惯地抽空向西边看几眼。
    整整,米饭铺都没有客人上门。
    门经过的人,全都低头缩脑,匆匆而行。
    没人大声喧哗,连街头的子和骡马,都像塞住了嘴似的,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从年前本人进城到现在,每天都能听到打的动静,但都隔得很远,隐约是在济南城西北位置。
    “本人进城,大伙儿饭都不吃了吗?”陈宝祥忍不住发牢。
    米饭铺不开张,一家人没有进项,等于是天坐吃山空,这可不是个办。
    傍晚时,陈大和陈虎子两兄弟回来,脚步拖沓,略显疲惫,但两张年轻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爹,的工钱——”陈大从袋里取出钱袋,在炕沿上抖了抖,一块银闪闪的大洋掉出来。
    林月娥吓了一跳:“一块钱?你们兄弟俩挣了一块钱?”
    如果是在,陈大每天的工钱是一角大洋,赶上窝工、停工的时候,一个月里七扣八扣,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