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上下) 中国现当代文学 梁晓声 新华正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
61.24
4.8折
¥
128
全新
库存28件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70590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1104页
字数1166千字
定价128元
货号xhwx_1202608092
上书时间2023-12-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同名电视剧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活着,是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伤痕去生活当你对生活失去勇气时,读一读雪城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我们不能因为命运而认命
目录:
"上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下部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
内容简介:
雪城是梁晓声经典代表作。它是一部“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初知青返城后,如何在生活的洪流中为理想而奋斗拼搏、自强不息”的作品。它以北方雪城a市为舞台,以徐淑芳、刘大文、姚玉慧等人的命运纠葛为线索,讲述了返城知青们如何努力融入新环境、艰难寻觅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故事,真实展现了他们的迷茫与求索,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怀和追求。雪城曾多次再版,并被改编成电视剧,影响广泛。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当代知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政协委员、文史研究馆馆员。至今创作了包括散文、小说、杂论、纪实文学等在内的作品逾千万字。代表作有雪城年轮返城年代今夜有暴风雪。凭借作品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精彩内容:
章
1
忍耐。
几千名接站者忍耐着透骨的寒冷和近乎绝望的期待在他们心中造成的愤怒。
火车站忍耐着愤怒的人们。
种种不安在车站广场上空的宁寂中悄悄流动着……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镇定地俯视着万头攒动的人群……
“站长,要不要开探照灯?”
“暂时不要……”
“治安警察可以出动了吗?”
站长思忖片刻,尽量从容地回答:“不必……”随即补充了一句,“站内的可以出动了……”
他放下听筒,缓缓坐到椅子上,翻开值班记,匆匆写了一行字:“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六……”他还想写什么,却难以组织准确的词汇。
广播开始了:
“站台工作人员注意,站台工作人员注意,113次列车要进站了,请做好接站准备,请做好接站准备,请……”
站长立刻放下笔,起身大步跨到窗前,凝望广场。
他心中对广播员充满了感激。
全世界任何一个的任何一个火车站,广播员的声音都永远是那么一种职业的,那么一种缓而慢之的,那么一种能够安定人心的语调和节奏。每一个的国徽和国旗是不同的,但所有所有火车站的广播员,却仿佛是同一位可敬的女,一位熟谙世界各国语言的女。
感激她们那种至亲至爱的声音!
我们的地球上没有一个火车站的广播员是男,正说明在火车站这种地方,人类的心理是多么需要那种温良的、至亲至爱的、女的声音来。
火车站是人的磁场。
a市火车站女广播员的声调是优雅沉着的。然而全体站台工作人员一听到,还是紧张地从各处迅速跑到站台上,肃立在安全线以内,如同组成“散兵线”的士兵。
出站预先得到站长的命令,绝不放入一个接站者。站台上除了那道蓝的“散兵线”,再无他人,呈现着一种类似的空寂情形和备状态。
113次列车并非什么特别重要的军列,亦非人或秘密来访的某外国元首的专列,车上更没有足以危害一座城市的可怕的瘟疫传染者。
它是历史的债车。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四十余万知识青年,东北广大地域内近百个农场的知识青年,分散在无的东北各农村的插队知识青年,所有这些在中被城市抛弃或抛弃了城市的知识青年,这些当年堂吉诃德式的或被哄上被骗上被硬推上历史游艺车的“”,开始了如钱塘江潮般迅猛的大返城!
113次列车,是为他们临时增加的车次。可以认为它是返城知识青年们的专列。他们的人数加在一起,少说也有八九十万。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迁移。它运行即将抵达a市。它已晚点十三小时,毫无疑问还将继续晚点下去。鬼知道它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终点站上海!
a市是它运行中的大站。在此站,它将撇下两千多名知识青年。另有一千七百多名几天前乘其他车次抵达a市的知识青年,正如丧失了编制和纪律的溃军败旅,蚁群似的拥在车站大楼内,期待着转乘“知青专列”兼程南下。他们早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回各自朝思暮想的城市。他们由于不情愿而没办的滞留,耐崩溃瓦解,盲目的怨气和怒气达到顶点,随时欲寻找机会发泄。这种怨气和怒气,已不复是千百少男少女缺乏磨炼的急躁情绪,而是成熟了的一代人长久积压的委屈和愤懑。
从哪起他们开始产生了这种心理?
这个研究兴趣留给社会心理学家们吧!
可以认为是他们当年或自愿或被迫地离开城市那,也可以认为是他们或留恋或诅咒着离开东北广大土地那。
谁也无在历史的某一页上准确记载下这的期,只有他们每个人自己心中清楚。
蚁聚在车站大楼内的一千七百多名知识青年,使每一个车站工作人员都切身感受到了威胁的存在。车站大楼内仿佛四处堆集着易燃物和爆炸品。车站工作人员对返城知识青年们畏而避之,唯恐与他们发生摩擦。一次的摩擦,也可能导致一场难以息的乱,使这北方铁路线上的大枢纽站瘫痪掉!
站前广场的几千名接站者,有返城知识青年们的父母,有他们的兄弟姐妹,有他们各种关系的亲人。有的竟举家而来。十一年前,他们送走的是孩子;十一年后的,他们将迎接的,是孩子的爸爸和妈妈,是须眉男子和老姑娘。十一年前,他们是在站台上送别,耳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号歌声此起彼伏;十一年后的,他们却在站前广场上迎接,没有红旗飘舞,没有标语招摇,只有漫天飞雪!
好一场大雪!下了整整一白天,仍在下。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六这个夜晚,纷纷扬扬普天降落。它仿佛要掩盖住什么!
十一年前历史轰轰烈烈地欠下了债。
十一年后的,时代匆匆忙忙地还这笔债!
无数木牌高低参差地举在黑压压的人头上,写着各种各样的字句:
“毛毛,出站后到这里!”
“张晓军,爸爸在此!”
“孟丽芬,二哥接你来了!”
…………
天气格外寒冷,零下三十一度。西北风从人们头顶飕飕刮过。几千名接站者跺踏双脚,其声犹如百面军鼓乱擂。坚硬的大
精彩书评:
"真正好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仅要写出以往或当下的现实是怎样的,写出这种现实中的人是怎样的,同时更要写出人在现实中应该是怎样的,这很重要。千百年来,无数文学艺术作品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告诉人类:人应该怎样?我只不过是在重复着先人们所通力合作的事。——梁晓声作品所充溢的对一代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作品沉重而不恣肆、弥满而不狂放的情感力量,直面人生的态度,使作品具有恢宏的品格。当然,知青运动的历史,决定了这样的作品不可能写得壮丽辉煌,相反,作为那个时代的尾声,作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社会现象——上山下乡运动的心灵反馈,沉重和忧伤分明地存在着。——文学家张志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