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的智慧 中国哲学 林语堂 新华正版
  • 孔子的智慧 中国哲学 林语堂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孔子的智慧 中国哲学 林语堂 新华正版

1.重读名家林语堂经典作品; 2.孔子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集中代表,从孔子可以了解大哲先贤对家国的思; 3.精装设计,阅读收藏两相宜。

24.36 4.7折 52 全新

库存9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77110

出版时间2016-0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256页

字数150千字

定价52元

货号xhwx_1202329274

上书时间2023-12-27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林语堂名家经典系列图书,精装典藏版上市。少有一种思想能够主导一个的发展如此之久,儒家学说做到了这一点。儒家思想不仅有做人处世之道,更有大哲先贤对家国的思。林语堂的语言睿智不乏风趣,使得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目录:

章导言

第二章孔子生

第三章中庸

第四章大学——伦理与政治

第五章论语——孔子的格言

第六章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一)——《礼记·经解》第二十六

第七章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二)——《礼记·哀公问》第二十七

第八章儒家社会秩序三论(三)——《礼记·礼运》第九

第九章论教育——《礼记·学记》第十八

第十章论音乐——《礼记·乐记》第十九

第十一章孟子

内容简介:

孔子的智慧是林语堂写作的一本解读孔子思想的哲学读物。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孔子的思想不只是“处世格言”“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深沉的理思索,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具有“关怀”的品格。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成为的“心魂”。

精彩内容:

        一、孔子思想的特
    时至,还能有人热衷儒家思想吗?若说是有,岂非怪事。其实这全系于人对善念是否还肯执着,而一般人对善念是不会有一股狂热的。更重要的,似乎是之人是否对儒家思想还存有信心。这对现代的特别重要。这个问题是直接指向现代的,挥之不去,也无从拒绝。因为现代有些,甚至曾经留学外国,思想已趋成熟,他们对儒家所持的态度与观点,都显得心悦诚服。由此我认为儒家思想是具有其中心,也可以说有其普遍的。儒家思想的中心与其人道精神之基本的吸引力,其本身即有非凡的力量。孔子去世后数百年间政治混乱、思想分歧的时期,儒家思想战胜了道家、墨家、家,自然派思想及共产派思想,以及其他林林的学派。在两千五百年内始终奉之为天经地义,虽然有时际遇稍衰,但终必衰而复振,而且声势益隆。与儒家思想抗衡者,除道家在公元后第三至第六世纪盛行之外,其强敌莫过于。多受宋儒所宗仰,虽无玄妙精微,在儒家人道精神及知识论的阐述上,也只能予以修正,然后即将重点移至儒家经典所已有之某些观念上,而予以更充分之重视,但也并不能将儒家思想根本推翻。这也许是纯粹由于孔子个人多年来的声望地位使然,但是儒家心中非凡的自负,对本门学说精当之信而不移,因而鄙弃理论而侧目视之,或者给予宽容,当时的情形可能正是如此。儒家也以实的看否定了庄子的神秘思想,也以此等实的思想鄙弃了的神秘思想。,儒家思想遇到了更大的敌手,但并不是,而是整套的西方思想与生活以及西方新的社会思潮,这种西方文明全是时代所引起的。儒家思想,若看做是恢复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制度,在现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之前,被人认为陈旧无用,自是;若视之为人道主义,若视之为社会生活上基本的观点,我认为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儒家思想,在生活中,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西方人若研究儒家思想及其基本的信念,他们会了解中国的国情民俗,会受益匪浅的。
    在西方读者看来,孔子只是一位智者,开不是格言,便是警语,这种看,自然不足以阐释孔子思想其影响之深而且大。若缺乏思想上更为深奥的统一的信念或系统,纯靠一套格言警语而支配一个,像孔子思想之支配中国一样,是办不到的。孔夫子的威望与影响如此之大,对此一疑难问题之解答,必须另自他处寻求才是。若没有一套使人信而不疑的大道理,纵有格言警语,也会久而陈腐令人生厌的。《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是一套道德的教训,使西方人对孔子之有所知,主要是靠这部书。但是《论语》毕竟只是夫子自道的一套精粹语录,而且文句零散,多失其位次,因此若想获得更为充分之阐释,反须要依赖《孟子》《礼记》等书。孔子不会天天只说些零星断片的话吧。所以,对孔子的思想之整体系统若没有全盘的了解,欲求充分了解何以孔子有如此的威望及影响,那真是缘木求鱼了。
    简捷说,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由此看来,为耐人深思之特点是在取消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差异。其方为一伦理之方,与家以讲严刑峻为富国强兵之道截然不同。孔子的学说也是断然肯定的,要求人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所谓以天下为己任,此点与道家的适世玩世又大有不同。实际上,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对全无实用虚无缥纱的玄学与神秘主义接近弃之不顾,而是只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灵异世界神仙不朽又有何用?这种独具特的人道主义中有力的教义,是“人的标准是人”。凭这条教义,一个常人只要顺着人中的善去行,算初步奉行儒家的为人之道了,并不必在什么神祇上去寻求神圣理想中的。
    更准确点说,儒家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化的封建社会,因为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儒家思想当然主张阶级分明。要了解这种情形,我们必须回溯到孔子当时封建制度崩溃以及此后数百年内的状况。当时中国领土内有数百大大小小公侯伯子男等级的,各自独立,其强者则国土与国力增,时常与他国兵连祸结。周朝皇帝名为华夏君王,统治,实则徒拥虚名,衰微已极。甚至孔子及以后之孟子,虽周游列国,干谒诸侯,求其施仁政,拯百姓于水火,但亦不屑于一朝周帝。这颇与其所主张之建立理社会,尊崇周王之学说相矛盾。因当时情势纷乱已极,周室衰微,帝国荏弱,纵然前往朝见,终无大用。各国间虽订有条约,转眼粉碎,结盟和好,终难持久。养兵众,捐税增,强凌弱,众暴寡。国与国间随时会商,真是舌敝唇焦,不见成功。学人智者开始定攻守之计,和战之策,别利害,辨得失。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