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录 中国哲学 [明] 新华正版
作品精选集!影响500年哲学观!新增《教条示龙场诸生》《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大学问》《朱子晚年定论》6篇传世名作
¥
13.01
3.1折
¥
42
全新
库存43件
作者[明]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51224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312页
字数215千字
定价42元
货号xhwx_1202313763
上书时间2023-12-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为什么创美工厂版传录?1.阳明学研究专家余怀彦先生亲自作序!2.一部的作品精选集。3.新增6篇传世名作:教条示龙场诸生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大学问朱子晚年定论。4.新增正史传记1篇:明史王守仁传。5.精注,无删节,原汁原味:明朝白话版“谈话录”,拒绝各种译文对经典的肢解和随意发挥,让圣人思想回归本来面貌。6.每一个主题、问答、论述都进行了分段分小节处理,让阅读更加轻松,便于理解。7.新增康熙御用画家焦秉贞(师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所绘先生真像。8.新增书作品一幅:红叶满林春正暮,隔堤遥见片飘归。9.新增有名七律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10.新增“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1.版本有据:以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录为底本,并参了明嘉靖二十九年王畿重刻本、明嘉靖三十年衡湘书院刊本。"
目录:
卷上
徐爱录/ 003
徐爱 / 023
陆澄录/ 024
侃录/ 063
卷中
钱德洪序/ 089
答顾东桥书/ 091
答周道通书/ 117
答陆原静书/ 123
钱德洪 / 137
答欧阳崇一/ 138
答罗整庵少宰书 / 145
答聂文蔚/ 152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166
教约/ 168
卷下
陈九川录/ 171
黄直录/ 184
黄修易录/ 191
黄省曾录/ 196
钱德洪录/ 201
钱德洪序/ 228
黄以方录/ 229
钱德洪 / 244
附录一 教条示龙场诸生/ 249
附录二 尊经阁记/ 252
附录三 象祠记/ 255
附录四 瘗旅文/ 257
附录五 大学问/ 260
附录六 朱子晚年定论/ 267
附录七 明史王守仁传/ 284
内容简介:
传录是的代表作,也是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研究阳明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卷上经本人审阅,阐述了、心即理、心外无物等哲学观点;卷中的书信出自亲笔,回答了关于、格物致知说的问难等,精彩地解释了阳明的宗旨;卷下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展现了他晚年的思想。附录部分增录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大学问朱子晚年定论明史王守仁传共计7篇文章。本书是一部的作品精选集。
作者简介:
(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有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书家,影响巨大的“”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释道各家学说,而且还能够统军作战,是中国历罕见的大儒。作为思想巨匠,的“”理论改变了明朝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深受历代读书人崇拜,并影响了诸如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等许多后世名人。其学说更成为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当时的维新西乡隆盛将视为精神偶像。本当代一手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对的思想也是推崇备至。
精彩内容:
卷上
徐爱①录
01
先生于《大学》“格物”②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弹精竭思,参互错纵,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③。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④,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警欬⑤,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02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此岂足为据?‘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新’字义。下面‘治国天下’处,皆于‘新’字无发明。如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①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所以亲之也。《尧典》‘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以亲九族’至‘章’‘协和’,便是‘亲民’,便是‘明明德于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②。”
先生:“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爱:“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清定省③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
先生:“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