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4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清)蒲松龄 新华正版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4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清)蒲松龄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4册)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清)蒲松龄 新华正版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90.79 6.6折 138 全新

库存2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蒲松龄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38715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1830页

字数1177千字

定价138元

货号xhwx_1202049874

上书时间2023-12-25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1》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2》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3》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4》

内容简介:

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家喻户晓、饮誉中外。蒲松龄用凝练生动的文笔和浪漫恣肆的想象,亦幻亦真,记录神鬼狐魅的离奇故事;画皮画骨,抒发社会人生的深沉孤愤。聊斋志异版本众多,朱其铠先生主编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文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共收494篇,以手稿本、铸雪斋抄本、山东博物馆藏抄本、二十四卷抄本为底本,搜辑完备,校订精审,注释详实准确,对重大历史事件、地名、典章制度均加以注明,对原作中用典用事之处征引疏证,发掘其深层内涵,非常有益于读者对于原著的理解。文学出版社又从光绪年间刊行的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选配了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原著的风貌。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1715年2月2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清代有名的小说家、文学家。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试而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

精彩内容:

        城隍
    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疾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馀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共筹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始能语。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西门内,忽见公镂膺朱幩,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讯乡中,则已殁矣。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耳中人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一,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中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状,旋转地上。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尸变
    阳信某翁者,邑之蔡店人。村去城五六里,父子设临路店,宿行商。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一目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则翁家客宿邸满。四人计无复之,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当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厦宇,更不敢有所择。”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人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逝者。又观寝所,则复室中有连榻。四客奔波颇困,甫枕,鼻息渐粗。惟一客尚蒙陇。忽闻灵床上察察有声,急开目,则灵前灯火,照视甚了: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生绢抹额。俯近榻前,遍吹卧客者三。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犹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不如着衣以窜。裁起振衣,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裤,遽着之,自足奔出。尸亦起,似将逐客。比其离帏,而客已拔关出矣。尸驰从之。客且奔且号,村中人无有警者。欲扣主人之门,又恐迟为所及。遂望邑城路,极力窜去。至东郊,瞥见兰若,闻木鱼声,乃急挝山门。道人讶其非常,又不即纳。旋踵,尸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自幛;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尸益怒。然各寝倦矣。尸顿立。客汗促气逆,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
    道人.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负入,终夜始苏。饮以汤水而问之,客具以状对。时晨钟已尽,晓迷蒙,道人觇树上,果见僵女。大骇,报邑宰。宰亲诣质验。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遣役探翁家,则以尸亡客毙,纷纷正哗。役告之故。翁乃从往,舁尸归。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赍送以归。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p3-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