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毒 从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药,看地球致命毒物如何成为生化大师 文教科普读物 (美)克丽丝蒂·威尔科克斯(christie wilcox) 新华正版
  • 有毒 从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药,看地球致命毒物如何成为生化大师 文教科普读物 (美)克丽丝蒂·威尔科克斯(christie wilcox)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有毒 从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药,看地球致命毒物如何成为生化大师 文教科普读物 (美)克丽丝蒂·威尔科克斯(christie wilcox) 新华正版

毒物的出现,原来是生命的另一种机会!全面扭转你对有毒动物或毒液的刻板看小心有毒!!!卸下备,它们又不会从书里跳出来咬你抛开恐惧,这些生物远比你以为的有趣?雄鸭嘴兽的螫刺会让人剧痛数个小时?子弹蚁

33.1 5.5折 60 全新

库存3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克丽丝蒂·威尔科克斯(christie wilcox)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9636874

出版时间2019-11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277页

字数171千字

定价60元

货号xhwx_1201957611

上书时间2023-12-25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生理学大师

第2章它即死神

第3章猫鼬与人

第4章疼痛难忍

第5章血毒

第6章为了更好地吃你

第7章别动

第8章玩弄意识

第9章杀戮天使

尾注

致谢

内容简介:

数千年来,人类对毒液深深着迷,无论是它迅挥功效的能力,或是极小量足以造成伤亡的威力。半个世纪前,研究人员发现“毒液”的传递方式会影响其作用:吃下去可能,经由皮肤或其他途径接触却会致命!生物学家克丽丝蒂威尔科克斯探索世界上形形的有毒动物,带领读者了解毒液的演化、其细致的运作方式、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毒液为何具备改变当代生物化学和医学发展的非凡潜力。作者以生动的吻娓娓道来有毒动物研究者如何“以身犯险”,让你在捏把冷汗之余被她讲述的故事吸引。除此之外,作者还易近人地置入多种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科学知识,包括化学分析、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疫学、神经科学、药物动力学、人体生理学等。如今我们已经能从基因和细胞层面来理解毒液分子对人类的影响,科学家们仔细探究毒液的各种组成,厘清不同成分对于人类的不同组织造成的影响,这些精密的作用机制让毒液得以为人类所用,进而开发成治疗癌症和艾滋病的潜力药物。读完本书,你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让科学家更加肯定毒液在人类医疗领域的价值,以及有毒动物在生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精彩内容:

    如果你打算数一数这颗星球上不可思议的动物,那么优选出现在你脑海里的很可能是鸭嘴兽。鸭嘴兽如此特别,连的博物学家·肖(george shaw,他于1799年以科学的方式描述了这种动物)也很难相信它竟然是真实存在的。“程度的怀疑主义不仅可以原谅,而且值得赞赏。”他在自己的著作《博物学家文集》(naturalists miscellany)第十卷中写道:“我或许应该承认,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我十分理解他的感受。当我坐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龙柏拉保护区(lone pine koala sanctuary)里,直愣愣地望着那头巨大的雄鸭嘴兽时,我接近不敢相信眼前的生物是真实的。尽管它在我眼前,我仍觉得它像个精巧绝伦的木偶、吉姆·亨森(jim henson)的杰作。丽贝卡·贝恩(rebecca bain,大家都叫她“小贝”)是龙柏拉保护区的哺乳动物饲养组组长,保护区里的两头雄鸭嘴兽都归她的团队照顾。小贝好心地把我放进了动物生活区,这极大地满足了我对这种动物的好奇心。小贝费劲地把年纪较大的那头雄鸭嘴兽从窝里弄了出来,看着它海狸似的尾巴、鸭子一样的喙,还有水獭似的脚,我惊讶不已。不过,尽管鸭嘴兽的外貌如此独特,但它还拥有另一种更奇异的特,正是这种特吸引我来到澳大利亚,亲眼看看这种奇妙动物的风采。面对雄鸭嘴兽,请务必小心:在目前已知的5416种3哺乳动物中,只有它长着毒刺,为了争夺配偶,雄鸭嘴兽会用脚踝上的毒刺攻击对手。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12种有毒的哺乳动物,但除了鸭嘴兽,其他有毒哺乳动物都是通过咬的方式释放毒素。这12种毒物包括四种鼩鼱(shrew)、三种吸血蝠、两种沟齿鼩(solenodon,这种穴居哺乳动物鼻部很长,类似啮齿动物)、一种鼹鼠、蜂猴和鸭嘴兽。有证据表明,蜂猴实际上可以细分成四个物种,那么这个名单里的动物数量将增加到15种,然而即便如此,有毒哺乳动物加起来也不超过3只手的手指数量。在动物世系谱中,有毒动物主要出现在刺胞动物门(idaria)、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环节动物门(annelid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软体动物门(mollusca)和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中—人类属于后这个门。与其他纲目的动物相比,哺乳动物里的有毒成员寥若晨星。比如说,水母、海葵和珊瑚所在的刺胞动物门里,几乎所有物种(超过9000种)都有毒;要说哪个门的有毒物种数量多,那无疑是节肢动物门,它的成员包括蜘蛛、蜜蜂和胡蜂、蜈蚣、蝎子;蜗牛、蠕虫、海胆等动物都可能有毒,更别说脊索动物门里其他有毒的脊椎动物,例如有毒的鱼、蛙、蛇和蜥蜴等。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要说某种动物“有毒”(venomous),必须满足一系列明确的定义。很多物种属于“带毒”(toc):它们身上的某些物质(毒质)只需极小的剂量能造成严重的伤害。人们常常觉得“带毒”、“毒”(poisonous)、“有毒”几个词听起来差不多,但现代科学家对它们做了严格的区分。毒物种和有毒物种都会制造毒质,或将毒质储存在自身的组织中。你或许听说过,“任何东西在剂量下都有毒”,但这句话其实并不准确。某些物质在足够大的剂量下可能会“带毒”,但如果这种物质需要很多才能致命,那我们不能说它是毒质(ton)。当然,你可以一直喝可乐喝到死,但汽水并不是毒质,因为它需要达到极大的剂量才能产生毒(你得一次灌下去很多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炭疽杆菌(anthrax bacterium)的分泌物是一种毒质,因为它只需要一点点能致命。我们可以根据毒质进入受害者体内的方式来对这些物种做更细致的分类。任何可通过食用、吸入或吸收的方式造成伤害的毒质都可被视作毒药。不过箭毒蛙(dart frogs)或四齿鲀(pufferfish)之类的毒物种必须等待其他生物犯错才有机会释放毒质。有的科学家或许会争辩说,除了毒生物和有毒生物,还有第三种含有毒质的动物—带毒动物。4这些动物的确身藏毒药,但它们更有耐心,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动用这种武器。比如说,喷毒海蟾蜍(poison-squirting cane toad)和毒眼镜蛇(spitting cobras)只有在受到惊扰、不愿被触碰或被咬的时候才会像其他毒动物一样释放毒质。要获得“有毒”的头衔,动物不仅需要携带毒质,还必须有专门的手段将这些危险的“货物”送入其他动物体内——它必须主动发挥自己的毒。蛇长着毒牙,蓑鲉拥有毒硬棘,水母有刺细胞,雄鸭嘴兽也有刺。你很容易能发现鸭嘴兽的毒刺。小贝絮絮叨叨地说着鸭嘴兽和它们在龙柏拉保护区的生活时,我一直盯着它后腿上那块类似牙齿的黄凸起。鸭嘴兽的毒刺长约2.5厘米,比我想象中的大得多。毫无疑问,算这根巨刺没毒,被它扎一下也够疼的。伸手凑近毒刺拍特写照片的时候,想到要是被它扎了该有多疼,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鸭嘴兽的毒很强。他们告诉我,被这种动物刺一下将是一种改变人生的体验,像那些足以塑造人格的重大创伤事件一样。鸭嘴兽毒素带来的疼痛将折磨你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根据一份有记录的案例,一位上过战场的57岁老兵在外出打猎时发现了一只疑似受伤或生病的鸭嘴兽,出于对这个小家伙儿的关心,他试图把它抱起来,结果右手挨了一下。因为这份善心,他住了整整6天院,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刚刚接受治疗的半个小时里,医生给他用了整整30毫克吗啡(吗啡用于止痛的剂量通常是每小时1毫克),但却几乎无效。5这位老兵表示,被鸭嘴兽螫比在战场上中弹疼得多。直到医生用一种神经阻滞剂麻痹了他右手的所有知觉,他才终于感到了解脱。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