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全4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丰子恺 新华正版
  • 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全4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丰子恺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全4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丰子恺 新华正版

遴选经典散文,漫画原版复制,值得珍藏一生的丰子恺艺术

89.1 4.5折 199.2 全新

库存17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丰子恺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39509

出版时间2018-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字数633千字

定价199.2元

货号xhwx_1201751741

上书时间2023-12-25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作者有很高的知名度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有名散文家、画家、文学家,他是一位卓有成的文艺大师,他的散文备受推崇,漫画更是为很多读者所喜欢。这次将丰老的散文和漫画一并呈献,可谓是送给读者的饕餮盛宴。该系列的本此生多珍重市场反映极好该系列的本此生多珍重上市一年来已有6万册的,网的有7000多条。还荣获读者票选年度十大好书。开创了这个系列的长销的成功先例。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授权审阅版本该系列4本书都是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授权审阅的版本,非常不错和可信度都很高。书作家组团备受读者欢迎的书作家午歌、特立独行的猫、这么远那么近等诚意该系列4本图书。紧扣当下热词,触动读者神经该系列4本书以当下大众关注的“人生”“”“活得有趣”等为主题,契合大众心理诉求,能引发更多的共鸣。怎样度过人生,活过此生,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该系列的纲是对待人生优选的方式是质朴地珍重。然后每本书对应一个主题:万物有真趣主题是一个人活得不成功没关系,但至少要活得有趣,这是普通人都认同的价值观。一辈子率真主题是做人要坦然率真。周国、郭麒麟、知乎问答、宁静、李筱懿等都曾对“率真”这个话题有自己的阐释和理解。不负人间好主题是获得的优选方式是发现人间的美好。怎样获得,是人们很关心的又一个话题,此书切中读者需求。装帧精美,可作为收藏之选4本书都是硬壳精装,封面采用特种纸。内文是四印刷,丰老的漫画原版复制,彩雅致,将观赏和阅读融合,值得作为读者收藏珍品的之选。

目录:

《一辈子率真》part1 赤子之心给我的孩子们忆儿时我的母亲南颖访问记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华瞻的记苦美与同情穷小孩的跷跷板姓都会之音画友青年与自然青年与月青年与花我与手头字取名旧地重游part2 脚踏实地二看灯英语教授我观读书野外理发处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part3 天马行空天的文学蝌蚪云霓标题音乐热天写稿养鸭大艺术家的孙子做part4 有情众生劳者自歌四篇短文三娘娘白采胡桃云片蜜蜂《万物有真趣》part1 生活可以是艺术的学会艺术的生活 山水间的生活闲居精神的粮食先器识而后文艺艺术的眼光谈自己的画 part2 发现生活之美 看展览会用的眼镜陋巷工艺实用品与美感 从梅花说到美巷中的美音晚餐的转调part3 万物有灵且美 物语蟹杨柳初步邻人花纸儿翡翠笛竹影蛙鼓part4 以艺术的方式过一生艺术与人生美术与人生山中避雨不惑之礼读书面甘美的回味《不负人间好》part1 人事万端实行的悲哀生机晨梦忆儿时梦痕大帐簿送白象part2 惜缘惜福疗养院记湖畔夜饮缘一饭之恩比较小白之死家part3人间有情春秋清晨看灯随感十三则part4 浮生若梦寄宿舍生活的回忆伯豪之死儿戏王囡囡四轩柱part5 诸行无常无常之恸惜春味看残菊有感佛无灵梦耶真耶《此生多珍重》部分 此生多珍重送阿宝出时代 阿难儿女作父亲中举人 静观人生爱子之心 学画回忆旧话吃酒 第二部分 故人依旧怀李叔同先生悼夏丏尊先生访梅兰芳忆弟菊林阿庆第三部分 一花一世界梧桐树车厢社会野外理发师敬礼西湖春游 黄山松 暂时脱离尘世塘栖纳凉闲话 第四部分 艺术人生我的苦学经验我的漫画艺术三昧 自然 剪网 《子恺漫画选》自序 图画与人生 第五部分 世间两个“?”大人无常之恸荣辱 宴会之苦 旧上海 元帅菩萨清明

内容简介:

这是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中的“珍重此生”系列,共4本。分别从4个不同的主题对丰老的散文进行甄选。此生多珍重从对待人生的方式这一主题出发,特别收录送阿宝出时代学画回忆怀李叔同先生等40篇经典散文;一辈子率真从做人坦然率真的主题出发,特别收录忆儿时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华瞻的记等37篇经典散文,谈童真、忆往昔,既有艺术理念也有人生道理;不负人间好从想让自己要发现世间的美好这一主题出发,特别收录生机无常之恸实行的悲哀等31篇经典散文,回忆形各人,感怀细微实物,悲哀中生出珍重;万物有真趣从“不能活得成功,至少要活得有趣”这个主题出发,特别收录杨柳初步看展览会用的眼镜等29篇经典散文,谈绘画、音乐、建筑以及生活之美,在接受美学教育中发现生活之可爱。书中的漫画都是原版复制,典雅可爱,且采用特种纸印刷,彩雅致,触感温润,可堪赏玩。

作者简介: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卓有成的文艺大师,师从弘一师,学贯中西。朱自清、郁达夫、巴金、叶圣陶、林清玄,对其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则说,丰子恺是很中国的。他的散文兼有易纯朴之风、宽仁隽永之意和童真天然之趣,是现代文学中备受推崇的佳品,多篇被选入教材,作语文教育典范。其漫画幽默风趣,流传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读者争相收藏。

精彩内容:

    给我的孩子们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公开的。你什么事体都想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它,喂它;有你自己失手把它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 heɑrt、丧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宝姊姊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姊姊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姊姊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很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详,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到哪里去了。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哩。瞻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动它,与它一同翻倒在地;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弱小的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绝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你们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划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罢!瞻瞻!有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很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所很怕的陆露沙医生来,叫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要叫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认为是太惨无人道的野蛮举动罢!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这样的的真实而纯洁。很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或车站旁边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什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但是,你们的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忆儿时① 一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很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止,我是每天要去走。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默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吵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囡囡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很好的空气。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丝做好后,蒋五伯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命!我七岁上祖母死了① ,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家道衰落了,我的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二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很好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喜欢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原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很好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蟹的储藏所,在天井角落里的缸里,经常养着十来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① 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大家谈笑,看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时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宴,不有且只有于中秋,有蟹的节季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吃下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三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侣伴中的大阿哥。他是独子,他的母亲、祖母和大伯,都很疼爱他,给他很多的钱和玩具,而且每天放任他在外游玩。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我家的人们每天赴市,必须经过他家的豆腐店的门,两家的人们朝夕相见,互相来往。小孩们也朝夕相见,互相来往。此外他家对于我家似乎还有一种邻人以上的深切的交谊,故他家的人对于我特别要好,他的祖母常常拿自产的豆腐干、豆腐衣等来送给我父亲下酒。同时在小侣伴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我们有时在我家的染坊店里的榻上玩耍,有时相偕出游。他的祖母每次看见我俩一同玩耍,必叮嘱囡囡好好看待我,勿要相骂。我听人说,他家似乎曾经患难,而我父亲曾经帮他们忙,所以他家大人们吩咐王囡囡照应我。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在盛水的罐头里,领了我到木场桥头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由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水去。他又说:“浮珠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颚,鱼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天钓了十几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苍蝇,又来约我去钓鱼。途中他对我说:“不是米虫,用苍蝇钓鱼更好。鱼喜欢吃苍蝇!”这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我母亲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下晚饭。自此以后,我只管欢喜钓鱼。不要王囡囡陪去,自己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而且钓来的鱼,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在内。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钱。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但在书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后来又晓得有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我大受其煽惑,为之大发牢: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故乡”。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我的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我的母亲① 中国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出。现在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出来吧: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② 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有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是左边很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很为冲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① ,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从此隐遁。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人兼理。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吃。母亲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杀猫篮”② ,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责任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我廿二岁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从我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