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路百科之海上丝路百科 少儿科普 吴志远 新华正版
  • 丝路百科之海上丝路百科 少儿科普 吴志远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丝路百科之海上丝路百科 少儿科普 吴志远 新华正版

少儿科普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9.9 5.0折 39.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志远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14866032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136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39.8元

货号xhwx_1202363184

上书时间2023-12-22

浩子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章从丝绸到瓷器

一、神秘的“丝之国”

二、从“丝之国”到“瓷之国”的转变

三、一条香瓷之路

四、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

第二章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一、东西方的海上交通

二、始干汉代的南海航线

三、直通本的东海航线

第三章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

一、历久不衰的丝绸之路大港:广州

二、东方大港:泉州

三、“神舟”之港:宁波

第四章后来居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

二、繁盛的宋元时期海路

三、海上丝绸之路的亲历者:义净、鉴真、圆仁

四、元代航海家汪大渊

第五章历史洪流中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元明清时期的海禁

二、郑和下西洋

三、“银本位”和“马尼拉大帆船”

第六章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景

一、“一路”知多少

二、“五彩集装箱”漂洋过海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是谁首先提出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丝绸之路”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吗,范围有多广;穿越陆上丝绸之路会遇到哪些危险,我们的先人们又是怎样克服的;玄奘师西行求与“丝绸之路”有什么样的联系;陆上丝绸之路在什么时候开始衰败,又是如何向海上丝绸之路转移的。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请看丝路百科之陆上丝路百科。

作者简介:

吴志远,河南滑郑州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技能标兵。研究方向为明清史、经济史、专门史等。主持社科项目一项,河南省规划项目及教育厅项目多项。在史学月刊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在光明报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出版传录中国服饰与图鉴等。

精彩内容:

        古希腊人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即丝国。丝绸,是那个时代中国所专享的精美工艺品。欧洲贵族对这种来自东方的精美物品喜爱至极,均以能够拥有中国丝绸为荣。秦汉以后,中国丝绸成了欧亚大陆间贸易的宠儿,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东西方商贸活动使得这条贸易之路长盛不衰。干百年来,丝绸之路横贯亚欧,东西方的物产、、思想在此交流碰撞,相互融合。直至唐代以前,丝绸和都是东西方贸易中为紧贵重的物品,《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汉朝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过程中,“赍杂缯而往”。杂缯,是汉朝人对各丝织品的称。
    唐代以后,随着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控制力度的下降,延续上千年的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往的辉煌。在交流中,丝绸生产不再被中国所垄断,南亚、中亚诸国均掌握了养蚕织丝技术,开始生产丝绸。这一时期的中国又以一种新的精美工艺品——瓷器,吸引了世界的眼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古人从未吝惜对瓷器的赞美。当欧洲人次见到这种来自古老中国的精美物品时,他们被其魅力折服了。此后的干余年中,欧洲上层社会开始对东方瓷器疯狂追求。英国贵族的下午茶时间,均会将自家珍藏的中国瓷器拿出来向朋友炫耀。在他们的认知中,拥有一两件精美的中国瓷器才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中国,也从西方人眼中的“丝之国”逐渐转变为“瓷之国”。    一、神秘的“丝之国”
    古罗马人称古代中国为“丝之国”,对中国生产的丝绸向往不已。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对养蚕缫丝技术一无所知,天真地认为使用的蚕丝是“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迷恋精美丝绸的古罗马人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心和崇敬之情。在他们眼中,来自东方的丝绸是这世上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由于古罗马人并未掌握丝绸的织造工艺,所以每年都需要花费巨额钱款从安息(今伊朗)商人处购买中国丝绸,这也为丝绸之路贸易的繁盛奠定了基础。公元14年,罗马元老院甚至明令禁止男臣民穿丝绸衣物,原因是购买丝绸消耗了国库中的大量。然而,这并不能阻止西方人对中国丝绸的疯狂迷恋。为了减少贸易中的大量流失,西方各国开始想尽办引进桑种和蚕种。
    在中国垄断养蚕缫丝技术的时代,丝绸是获利丰的出物品,所以中原王朝对蚕种的出n有着严格的保密管控。然而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蚕种还是流传到了东罗马帝国。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几名曾经居住在“赛里斯”国的波斯(今伊朗)人将蚕种封藏于竹制的空心手杖中,避过了严格的关卡检查,带到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馒(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几名波斯人罗马人养蚕取丝的技术。从此之后,罗马人也能独立织造丝绸了。
    另一版本的故事源自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讲到,唐朝时期,在今新疆和田有一个瞿萨旦那国,国王曾经派遣使者到东国(即大唐)求取桑种和蚕种。但是东国国君“秘而不赐,严敕关,无令桑蚕种出也”,不许出桑蚕种。瞿国国王无奈,只好另生计谋。他派人准备了厚礼,向大唐求亲,并表示愿意与大唐世代友好相处。唐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后,瞿国使者便向和亲的公主说道:“我国没有丝绸,无为您制作华丽的衣裳。如果公主您想穿漂亮的丝绸衣裳,那么请您带着桑种和蚕种一起嫁过来吧!”公主信以为真,偷偷将一些桑蚕种藏在了自己华服的帽子里。出关的时候,例行检查,可是谁也不敢检查公主的衣冠。这样,桑蚕种子流传到了西域地区。这位公主在瞿国教授民众养蚕缫丝,并且颁布了保护桑蚕的令。她去世之后被当地居民当作神明一样纪念。
    p4-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