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译林:谈美书简 中国文学名著读物 朱光潜 新华正版
  • 经典译林:谈美书简 中国文学名著读物 朱光潜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典译林:谈美书简 中国文学名著读物 朱光潜 新华正版

美学大师朱光潜以毕生所学所思,送给美学入门者的解惑之书

13.14 4.7折 28 全新

库存69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光潜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2006

出版时间2018-0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132页

字数70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xhwx_1201675224

上书时间2023-12-17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的心血之作,亦可说是老先生一生美涯的结之作。本书以书信的方式,亲切而又深入地探讨了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美学问题。美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找不到标准,但老先生一生的经验之谈,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目录: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谈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 
九、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和喜剧 
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内容简介: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对青年们有关美学方面问题的一个回复。本书中,朱光潜先生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做了详尽的阐释,是初涉美学者学美学知识的重要参书籍。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桐城人,有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谈文学等。

精彩内容: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朋友们
        在我接到心向美学的朋友们来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究竟怎样才算美,“美的本质”是什么?
        提问“怎样才算美”的朋友们未有些谦虚。实际上这些朋友们每天都在接触到一些美的和丑的事物,在情感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甚至激动。例如一个年轻小伙子碰见一位他觉得中意的姑娘,他能没有一点美的感受吗?一个正派人在中看见正反两派人物的激烈斗争,不也是多少能感觉到美的确实是美,丑的确实是丑吗?在这种场合放过火热的斗争而追问美的本质是什么,丑的本质是什么,不是有点文不对题吗?一个人如果不是白痴,对于具体的美和丑都有认识,这种认识不马上对,但在不断地体验现实生活和加强文艺修养中,它会逐渐由错误到正确,由浅到深,这正是审美教育的发展过程。而现在有些人放弃亲身接触过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而去追问什么美的本质这个特别抽象的概念,我敢说他们会永远抓不着所谓“美的本质”。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je ne sais quoi)。可不是吗?柏拉图说的是一套,亚理斯多德说的又是一套;康德说的是一套,黑格尔说的又是一套。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他们都可一分为二,各有对和不对的两方面。事情本来很复杂,你能把它简单化成一个“美的定义”吗?算你找到“美的定义”了,你能据此来解决文艺方面的实际问题吗?这问题也涉及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后还要谈到,现在只谈研究美学是要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事例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引起我先谈这个问题的是一位老朋友的来信。这位朋友在五十年代美学讨论中和我打过一些交道。他去年写过一篇题为《美的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文,承他不弃,来信要我提意见。他的问题在现在一般中青年美学研究工作者中有普遍意义,所以趁这次机会来公开作复。
        请先读他的“美的定义”:
        美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活向前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相应的理想的那些事物底,以其相关的自然为必要条件,而以其相关的社会(在有阶级的社会时期主要被阶级所规定)为决定因素。矛盾统一起来的内在好本质之外部形象特征,诉诸人们感受上的一种客观价值。
        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主观理想;既是内在好本质,又是外部形象特征;既是自然,又是社会;既是人们感受,又是客观价值。定义把这一大堆抽象概念拼凑在一起,仿佛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统一起来了。这种玩弄积木式的拼凑倒也煞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难道根据这样拼凑起来的楼阁,可以进行文艺创作、欣赏和批评了吗?
        “定义”之后还附了十三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说来说去,并没有把“定义”解说清楚。作者始终一本正经,丝毫不用一点具体形象,丝毫不流露一点情感。他是从艺术学院的,听说搞过雕塑和绘画,但始终不谈一点亲身经验,不举一点艺术实践方面的例证。十九世纪国巴那斯派诗人为着要突出他们的现实主义,曾标榜所谓“不动情”(impassivié)。“定义”的规定者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文章里怕犯“人情味”的忌讳,阉割了自己,也阉割了读者,不管读者爱听不爱听,他硬塞给你的只有这种光秃秃硬绑绑的枯燥货,连文字也还似通不通。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种文风改变过来呢!
        读到这个“美的定义”,我倒有“如逢故人”的感觉。这位故人仍是五十年代美学讨论中的故人。当前,党的工作重点实行了转移,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了的中心任务,各条战线正在热火朝天地大干快上,文艺界面貌也焕然一新。但这在这位搜寻“美的定义”的老朋友身上仿佛都没有起一点作用,他还是那样坐井观天,纹风不动!
        十三条“解说”之后又来了一个“附记”。作者在引了同志的研究工作不应当从定义出发的教导后,马上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然而”:“然而同时并不排除经过实事求是的研究而从获得的结论中,归纳、概括、抽绎出定义。”是呀,你根据什么“实事”求出什么“是”呢?你这是遵循的“辩证唯物主义路线”吗?
        p8-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