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美棠 我俩的故事 纪念修订版 散文 饶如 新华正版
  • 如美棠 我俩的故事 纪念修订版 散文 饶如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如美棠 我俩的故事 纪念修订版 散文 饶如 新华正版

散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5.75 6.3折 89 全新

库存3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饶如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0401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368页

字数150千字

定价89元

货号xhwx_1202361582

上书时间2023-12-16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本书自2013年出版以来,三次再版,加印数十万册,版权广销多国,以其真实淡的叙述与鲜艳多彩的常插画,温暖了外无数读者的心。一生一世一双人,此情始于民国,其后兵隳频仍,时代动荡,都无剥离两颗心的依偎。时初见美棠,伊人揽镜自照,窗明几净,姣好婉约;青年时结束军旅生活,与美棠携手共游,看祖国大好河山;中年坎坷,颠沛流离,人各两处,美棠于绝望中跪月祈祷,令人心酸;到了老年,静安稳,可以颐养天年了,但犹如杨绛先生的自语,老病相催,他们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沉甸甸的一辈子,用一支笔,数十张画,恬淡地写来,热烈地画出,斯人已逝,其情长存。

目录:

一 时

二 从军行

三 点绛唇

四 携手游

五 十字街头

六 问归期

七 君竟归去

附录一 家世简表

附录一 寒来暑往

附录三 我的父亲母亲

附录四 却道海棠依旧

内容简介:

甲子,聚散有时,牵挂无尽。相伴一生的老伴毛美棠离世后,饶如靠着想象,手绘18册画作悼亡,画下了多幅妻子少女时代,甚至童年的影像。一幅幅肖似丰子恺风格的小画,配着或自创或改写的一段段诗词文字,令无数人感动。这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由我社编辑成书,取名为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出版后在外引起了极大反响。2020年4月,饶如在上海去世,与美棠天上重逢。如美棠纪念精装版按如手稿做了内容修订,朱赢椿重新设计封面,以纪念这段“一见钟情,一生眷恋”的爱情。

作者简介:

饶如(19222020),祖籍江西抚州南城县。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参加过。1949年后曾任出版社编辑。在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如每天笔耕不辍,又手绘了十数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取名为如美棠:我俩的故事。2020年4月4,饶如在上海去世。

精彩内容:

        如
    我原名饶兆扬,字如,后来我觉得“如”两字简单易写,且有“安如意”的含义,于是便用这个名字了。
    我的完整记忆起始于八岁那年,家里为我举行发蒙的仪式。既然是仪式,首先是要拣一个好子。发蒙那天,凌晨三点左右,佣人来喊我起床。梳洗好到了厅堂,见那里早已经布置好,正面供奉着孔子牌位,父亲和发蒙先生端立在前。漆静夜气里,灯烛更显出庄严氛围,反让小孩子暗暗地有一种兴奋。但其实很让我欣喜不已的还数书桌上的文房四宝,全都换成簇簇新的。发蒙先生,我唤他黄姻伯,他的大女儿是我嫂嫂。黄姻伯名晓浦,是我祖父的,做过湖北省高等院院长,字极好。他捉着我的手在书桌前描红,写的是“上大人孔夫子化三千七十士……”我的手被先生攥得很痛,却在这场面下不敢出声。
    按照规矩,发蒙时用的笔和刚刚写下的字立刻被母亲小心地收藏起来。礼毕,客厅的一旁早已备下酒水肴馔,现炒几个家常小菜,饭菜的热气好像是专为了要将方才的肃穆消融才有的。大约过了个把月,大哥便带着我到离家很近的珠市街小学去报名上课了。
    那是我们举家迁至南昌的年。在南昌,父亲执行律师业务,我们住在陈家桥的一处房屋里,环境并不很好。但这房屋的背后却另有曲折。我有一个姑姑,是父亲的亲妹妹。姑姑嫁的本是富裕人家,却不知她托付终身的人原来体弱,嫁过去才一年余便带着初生的女儿守了寡。因为这样缘故,父亲对姑姑一直关照很好。我的表姐长到五岁的时候,逢到她父亲的忌,入夜,家里摆起种种仪式招魂,带着她的一个佣人婆子素里有些生相凶狠,这时一面大喊:“去呀!看呀!你的爸爸来了呀!”一面突然将她往前面推去。小女孩不起这样一吓,从此竟疯了,后来虽也结婚生子,始终不能如意。而姑姑有位极亲的亲戚在开一家“益和布店”,姑姑拿了八千块钱算是合伙,生意是否真的失利也未可知,只知道不能还钱了,便拿了南昌陈家桥的房子来抵。姑姑得了这处房产也无打理,便请父亲来租下。我们因此在南昌陈家桥住了许多年。
    每天晚饭后,我和弟弟两人都会去母亲床边听她给我们讲故事。母亲讲的故事多是些有教益的古代故事,比如闵子骞“芦衣顺母”,比如“六尺巷”的故事。而我始终记得,母亲讲到闵子骞劝父亲不要休逐后母——“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时脸上浮起的动人表情,还有她解释起“六尺巷”中那首小诗很后两句时的笑声。
    我的故乡是江西南城。南城在古代亦属豫章郡,汉高祖刘邦时候已建制。吁江北流,贯穿老城,河西傍水起了城墙,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中有东南西北四条街,西街很长。我的家在北街上。河东便算城外,所以过了太桥,风景人事都要寥落些。县城内外水络细布有如叶脉。环抱县城的翠峰迤逦深秀。环山中有名的数麻姑山和从姑山。宋人有诗咏:
    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
    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凭诗意来看,家乡的风致恐怕从宋代以来便大抵如此,鸡犬之声相闻,舟人拥楫而歌,山水相连的千里江南想来也是这样代代如此。
    p2-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