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智慧 中国哲学 胡阿祥 新华正版
中国哲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
46.89
4.8折
¥
98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胡阿祥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6946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646页
字数541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xhwx_1202126319
上书时间2023-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何谓“中国大智慧”?孔子云: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智慧的力量。智慧,是一种“老生常谈”的“经验”。老年人“经”历的时间长,“验”证的事情多,所以能够“常谈”。换言之,智慧当经过历史的验证,这才是真实的智慧。现代人,还需要读过去的历史吗?“老生常谈”的“读史明智”的道理,本是浅显,也深刻的道理。历史像一条河,从上游流到下游,从支流汇到干流,所以下游的水里、干流的水里,有着上游的水、支流的水;同样,没有历史的传承,哪来的现实?没有现实的存留,又哪来的历史?现实中有活着的历史,历史传承至今也成了现实。历士农工商、渔樵耕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智慧,难道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智慧吗?明清二代,资治通鉴几乎成为每一任皇帝的阅读书。胡阿祥的资“智”通鉴,专为现代人打造——从真实的过去提炼出经过历史验证的智慧。在本书中,你还能知道——古城布局有什么玄机?韩熙载在夜宴上为什么不开心?科举中与反如何缠斗不休?古代如何使用间谍?“无奸不商”其实是个误解?
目录:
我是谁?我该怎么做?
一、帝王智慧
引言:治国与谋身
大禹与周厉王:疏与堵的对立选择
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业难,守成更难
齐威王与唐太宗:“寡人”不能“寡听”
萧道成:为每个萝卜找到合适的坑
隋文帝与隋炀帝:“成由勤俭破由奢”
汉宣帝:戒急用忍,步步为营
刘邦与项羽:得人心者得天下
齐襄王与宋太祖:高明的帝王之“术”
北魏孝文帝:师优选,厉行改革
乾隆皇帝:开编《贰臣传》的“创意”之举
二、人居智慧
引言:人,诗意地栖居
何谓:迷信还是学问?
理想家园:寻求自然的庇护
安居乐俗:摆布装饰有道道
中和刚健:北京城中轴线的奥秘
堪天舆地:城布局的玄机
桃源何处:神州处处有福地
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庭院深深:体现伦理、适应自然的四合院
丹凤朝阳:坐享自然的馈赠
榫卯斗拱:让房子像鸟儿一样自由
万年吉地:节俭的道光皇帝在这事上不抠门
初程:理论与实践
三、处世智慧
引言:如何处世,验着我们的智慧
东方朔:大隐隐于朝的“狂生”
马援:任劳任怨的伏波将军
司马懿:在蛰居中等待时机
阮籍:乱世中的保命秘诀
谢安:年过四十,为何还要出山?
陶弘景:和皇帝做笔友的山中宰相
长孙皇后:李世民背后的调节器
司马光:诚正刚直的“迂叟”先生
宋濂:无道则隐,有道则出
:立德、立功、立言的“逆天”之人
内容简介:
历史中国传统。本书以智慧为经,以历史为纬,从十个方面:帝王智慧、人居智慧、处世智慧、为官智慧、教育智慧、军事智慧、商业智慧、外交智慧、科技智慧、思想智慧,发掘"中国大智慧",通过分析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家族、人和自身四种立身处世的关系,揭示作为"",如何格致诚正、安身立命、奉献社会、完善人生,弘扬中华,树立自信。书稿选取鲜活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解读数千年来的生存智慧,对弘扬传统具有较高的作用。
作者简介:
胡阿祥,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六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名大会评委,百家讲坛、喜马拉雅fm主讲人,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出版专著、主编著作七十多种,发表与随笔五百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文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与行政区划。
精彩内容:
如何理解“老生常谈”的智慧?
我们知道,传统时代的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是什么经济?是经验经济。什么是经验?老年人出门看看天,知道会不会下雨,要不要带伞,年轻人做得到吗?清除不尽的江湖游医小招贴,是吹嘘自己是老中医,拥有秘方,朋友们没有见过宣称自己是年轻的中医,开发了创新的秘方吧?而相对于“老生常谈”,我们也说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是因为年轻人相对缺乏经验。那什么是经验呢?‘经”是经历,‘验”是验证,老年人经历的时间长,验证的事情多,所以能够“常谈”。“常”是“经”,“经”是“常”,织布先要拉出经线,再穿梭着织纬线,所以“经”是根本,“经常”是经过验证的“老生常谈”。换言之,“老生常谈”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而汲取历史的经验,接受历史的教训,也化为现实的“智慧”了。所以中国传统中,提倡并且践行“尊老爱幼”,“爱幼”是为了我们种族的延续,“尊老”其实是敬重历史、敬畏历史,因为“真历史”中充满着“大智慧”。
懂得了“真历史”中的“大智慧”,我们会明白“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这句箴言,比如我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们,听我话的,工作与事业、购房与家庭等等,发展得基本上都不错,而不的,大多因为折腾,往往添了许多的蹉跎。
推而广之,那些懂得从悠久历史中获取丰富智慧的人,自然也不例外,这是“老生常谈”的“读史明智”的道理,这也本是浅显也深刻的道理。然而让我心生感慨的是,在课堂上,在社会上,竟然常常有人问我,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爆炸,股市涨跌难以捉摸,房价冷热无把握……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现在与未来,过去的历史,对于现代人还有直接的意义吗?我的回答是:这真是浅视到极点的无厘头问题。
读者朋友们想想,古往今来,人的衣食住行甚至诗书礼乐,是不是实质上都差不多?放大些说,对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而言,是不是同样如此?历史像一条河,从上游流到下游,从支流汇到干流,所以下游的水里、干流的水里,有上游的水、支流的水;同样,没有历史的传承,哪来的现实?没有现实的存留,又哪来的历史?现实中有活着的历史,历史传承至今也成了现实。想清楚了这个道理,我们会油然而生种种的认知:比如看过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难道不能推测以后50年的历史?比如吸纳了士农工商、渔樵耕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智慧,难道不能提升我们自己的智慧?毕竟,历史是真实的过去,经过历史验证的智慧,当然也是真实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与中华的语境中,“真历史”中的“大智慧”,会让我们真正明白我是谁,我该怎么做。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诸位静下心来想想,人活在世上,会跟哪些方面发生关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特价新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