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学与生活(3版) 自然科学 (美)阿兰·p.特鲁希略,(美)哈洛德·v.瑟曼 新华正版
  • 海洋学与生活(3版) 自然科学 (美)阿兰·p.特鲁希略,(美)哈洛德·v.瑟曼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洋学与生活(3版) 自然科学 (美)阿兰·p.特鲁希略,(美)哈洛德·v.瑟曼 新华正版

每章开始有主要学内容,每节结束有课堂小测验,每章结束有主要内容回顾,中间穿插了大量插图、表格、常见问题、科学过程、深入学、生物特征、简要回顾、思题、讨论等特内容。

91.2 5.7折 159 全新

库存3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阿兰·p.特鲁希略,(美)哈洛德·v.瑟曼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17726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568页

字数954千字

定价159元

货号xhwx_1202463782

上书时间2023-12-10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每章开始有主要学内容,每节结束有课堂小测验,每章结束有主要内容回顾,中间穿插了大量插图、表格、常见问题、科学过程、深入学、生物特征、简要回顾、思题、讨论等特内容。

目录:

章地球简介1

1.1地球上的海洋为何二?2

1.1.1地球上的神奇海洋3

1.1.2地球上有多少海洋4

1.1.3四大洋及南大洋4

1.1.4海与洋5

1.1.5海洋与大陆6

1.2人类早期如何探测海洋?8

1.2.1早期历史8

1.2.2中世纪10

1.2.3欧洲的发现时代11

1.2.4海洋科的萌芽13

1.2.5海洋学历史14

1.3海洋学包括哪些科学领域?14

1.4什么是科学过程?科学探究的本质是什么?15

1.4.1观察16

1.4.2设16

1.4.3实验17

1.4.4理论17

1.4.5理论与真理18

1.5地球和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19

1.5.1星云说20

1.5.2原始地球21

1.5.3密度与密度分层21

1.5.4地球结构22

1.6地球上的大气和海洋是如何形成的?26

1.6.1地球大气的起源26

1.6.2地球海洋的起源26

1.7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吗?27

1.7.1氧气对生命的重要28

1.7.2斯坦利?米勒实验28

1.7.3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30

1.7.4植物和动物的进化31

1.8地球的年龄有多大?34

1.8.1放测年34

1.8.2地质年代表34

主要内容回顾35

第2章板块构造和洋底38

2.1支持大陆漂移的证据有哪些?39

2.1.1检验观点:岩石序列与山脉序列的匹配41

2.1.2更多观察:冰期及其他气候证据42

2.1.3化石证据:生物分布43

2.1.4反对的声音43

2.2板块构造理论源自哪些观测研究?44

2.2.1地球磁场和古地磁44

2.2.2海底扩张和海盆地貌特征49

2.2.3其他海洋盆地证据51

2.2.4通过卫星探测板块运动54

2.2.5理论获得认可54

2.3板块边界存在哪些地貌特征?55

2.3.1离散型边界的地貌特征56

2.3.2汇聚型边界的地貌特征60

2.3.3转换型边界的地貌特征64

2.4测试模型:板块构造能够解释海洋和陆地的其他地貌特征吗?65

2.4.1热点和地幔柱66

2.4.2海山和海底顶山68

2.4.3珊瑚礁分布69

2.5地球过去经历了哪些变化,未来又会怎样?70

2.5.1过去:古地理学70

2.5.2未来:大胆预测71

2.5.3预测模型:威尔逊旋回72

主要内容回顾73

第3章海洋地貌单元75

3.1海洋测深技术有哪些?76

3.1.1探空测深76

3.1.2回声测深77

3.1.3利用卫星从空中描绘海洋特征79

3.1.4地震反剖面80

3.2大陆边缘存在哪些地貌特征?82

3.2.1被动型大陆边缘和主动型大陆边缘82

3.2.2大陆架83

3.2.3大陆坡84

3.2.4海底峡谷和浊流85

3.2.5大陆隆86

3.3深海盆地存在哪些地貌特征?87

3.3.1深海原88

3.3.2深海原的火山峰89

3.3.3海沟和火山弧90

3.4洋中脊存在哪些地貌特征?91

3.4.1火山地貌特征92

3.4.2热液喷93

3.4.3断裂带和转换断层96

3.4.4海洋岛屿98

主要内容回顾98

第4章海洋沉积物100

4.1海洋沉积物如何采集?揭示了哪些历史事件?102

4.1.1海洋沉积物的采集过程102

4.1.2海洋沉积物揭示的环境条件104

4.1.3古海洋学105

4.2成岩沉积物具有哪些特征?105

4.2.1成岩沉积物的成因105

4.2.2成岩沉积物的成分107

4.2.3成岩沉积物的结构108

4.2.4成岩沉积物的分布109

4.3生物沉积物具有哪些特征?110

4.3.1生物沉积物的成因110

4.3.2生物沉积物的成分110

4.3.3生物沉积物的分布114

4.4水生沉积物具有哪些特征?118

4.4.1水生沉积物的成因119

4.4.2水生沉积物的成分和分布119

4.5宇宙沉积物具有哪些特征?121

4.5.1宇宙沉积物的成因、成分和分布121

4.6远洋沉积及浅海沉积如何分布?123

4.6.1海洋沉积混合物123

4.6.2浅海沉积124

4.6.3远洋沉积124

4.6.4海底沉积物能否反映表层海水状况?125

4.6.5全球海洋沉积物的厚度126

4.7海洋沉积物能够提供哪些资源?127

4.7.1能源资源127

4.7.2其他资源129

主要内容回顾131

第5章水和海水133

5.1为什么水的化学质如此独特?134

5.1.1原子结构134

5.1.2水分子135

5.2水有哪些重要物理质?137

5.2.1热学质137

5.2.2密度143

5.3海水为什么是咸的?144

5.3.1盐度145

5.3.2盐度测定146

5.3.3纯水与海水之比较148

5.4为什么海水盐度存在变化?149

5.4.1盐度变化150

5.4.2影响海水盐度的过程150

5.4.3海水中溶解组分的增减153

5.5海水盐度在表层如何变化?随深度如何变化?154

5.5.1表层海水的盐度变化154

5.5.2盐度随深度而变化155

5.5.3盐度跃层156

5.6海水密度随深度如何变化?157

5.6.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157

5.6.2温度和密度随深度而变化157

5.6.3温度跃层和密度跃层159

5.7海水是酸的还是碱的?160

5.7.1ph标度160

5.7.2碳酸盐缓冲系统161

5.8海洋中碳和氧分布的控制因素有哪些?162

5.8.1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及分布162

5.8.2海洋中溶解氧的溶解度及分布163

5.8.3海洋中的溶解碳和溶解氧如何影响气候?164

主要内容回顾165

第6章海气相互作用167

6.1引发地球上的太阳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68

6.1.1地球为何存在季节变化?169

6.1.2纬度如何影响太阳辐的分布170

6.1.3海洋热流171

6.2大气的物理质有哪些?172

6.2.1大气的组成成分173

6.2.2大气的温度变化173

6.2.3大气的密度变化173

6.2.4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174

6.2.5大气压174

6.2.6大气运动175

6.2.7举例说明:不自转的地球175

6.3科里奥利效应如何影响运动物体?176

6.3.1案例1:旋转木马的透视图和参照系176

6.3.2案例2:两枚导弹的故事178

6.3.3科里奥利效应随纬度而变化179

6.4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有哪些?179

6.4.1环流圈180

6.4.2气压180

6.4.3风带181

6.4.4边界181

6.4.5环流圈:理想或真实?182

6.5海洋如何影响全球天气现象和气候模式?184

6.5.1天气与气候184

6.5.2风185

6.5.3风暴和锋面186

6.5.4热带气旋(飓风)188

6.5.5海洋气候模式196

6.6风能是否能够作为能源加以利用?198

主要内容回顾199

第7章海洋环流201

7.1如何测量海流?202

7.1.1表层流的测量202

7.1.2深层流的测量204

7.2海洋表层流的成因及其组织方式是什么?206

7.2.1表层流的成因206

7.2.2海洋表层环流的主要组成206

7.2.3海洋表层环流的其他影响因素209

7.2.4海流与气候213

7.3上升流和下沉流是如何形成的?214

7.3.1表层水辐散214

7.3.2表层水辐合215

7.3.3沿岸上升流与沿岸下沉流215

7.3.4上升流的其他成因216

7.4各海洋盆地存在哪些主要表层环流模式?217

7.4.1南极环流217

7.4.2大西洋环流218

7.4.3印度洋环流222

7.4.4太洋环流224

7.5海冰和冰山是如何形成的?233

7.5.1海冰的形成233

7.5.2冰山的形成235

7.6深海海流是如何形成的?236

7.6.1温盐环流的成因237

7.6.2深层水的来源237

7.6.3全球深水环流238

7.7海流产生的能量是否能够作为能源?240

主要内容回顾241

第8章海浪和水动力学243

8.1海浪是如何生成及传播的?244

8.1.1扰动生成海浪244

8.1.2波浪运动245

8.2海浪具有哪些特征?247

8.2.1海浪术语247

8.2.2圆形轨道运动248

8.2.3深水波249

8.2.4浅水波250

8.2.5过渡波250

8.3风生浪是如何发育的?251

8.3.1海浪的发育251

8.3.2干涉模式256

8.3.3疯浪257

8.4碎浪带中的海浪如何变化?259

8.4.1海浪接近海滨时的物理变化259

8.4.2破碎波和冲浪运动260

8.4.3海浪折260

8.4.4海浪反262

8.5海啸是如何形成的?264

8.5.1海岸的影响266

8.5.2海啸的历史及近期实例266

8.5.3海啸预警系统270

8.6海浪能量是否能够作为能源?273

8.6.1海浪发电厂和海浪农场273

8.6.2全球海岸沿线的海浪能量资源274

主要内容回顾275

第9章潮汐277

9.1海洋潮汐是如何形成的?278

9.1.1引潮力278

9.1.2潮汐隆起:月球的影响283

9.1.3潮汐隆起:太阳的影响284

9.1.4地球自转与潮汐284

9.2潮汐在月潮周期内如何变化?285

9.2.1月潮周期285

9.2.2复杂因素287

9.2.3理想潮汐预测289

9.3海洋中的潮汐是什么样的?290

9.3.1无潮点和同潮线291

9.3.2大陆的影响292

9.3.3其他影响因素292

9.4潮汐形态有哪些类型?292

9.4.1全潮形态293

9.4.2半潮形态293

9.4.3混合潮形态294

9.5沿海地区存在哪些潮汐现象?295

9.5.1潮汐的特别案例:芬迪湾295

9.5.2沿海潮流296

9.5.3漩涡:是真实还是虚构?298

9.5.4银汉鱼:海滩上产卵298

9.6潮汐可以发电吗?300

9.6.1潮汐发电厂300

主要内容回顾302

0章海滩、海滨线过程和近岸海洋304

10.1沿海区域是如何定义的?305

10.1.1海滩术语306

10.1.2海滩的物质组成307

10.2海滩上的沙子是如何运移的?307

10.2.1垂直于海滨线的运移307

10.2.2行于海滨线的运移309

10.3侵蚀型海滨和堆积型海滨的典型地貌特征是什么?311

10.3.1侵蚀型海滨的地貌特征311

10.3.2堆积型海滨的地貌特征312

10.4海面变化如何形生海滨线和

淹没海滨线?319

10.4.1新生海滨线的地貌特征319

10.4.2淹没海滨线的地貌特征319

10.4.3海面的变化319

10.5硬稳定是如何影响海岸线的?322

10.5.1丁坝和丁坝群322

10.5.2突堤322

10.5.3波堤323

10.5.4海堤325

10.5.5硬稳定的替代方案326

10.6近海具有哪些特征和类型?327

10.6.1近海的特征328

10.6.2河330

10.6.3�湖334

10.6.4边缘海335

10.7滨海湿地面临的问题有哪些?337

10.7.1滨海湿地的类型337

10.7.2滨海湿地的特征338

10.7.3滨海湿地的消失339

主要内容回顾341

1章海洋污染343

11.1什么是污染?344

11.1.1海洋污染的定义344

11.1.2环境生物监测345

11.1.3在海洋中处置废弃物345

11.2哪些海洋环境问题与石油污染有关?346

11.2.1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溢油事件(1989年)346

11.2.2其他石油泄漏347

11.2.3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危害350

11.2.4对海洋中石油的其他忧虑351

11.2.5溢油的清理352

11.2.6溢油的范353

11.3哪些海洋环境问题与非石油化学污染有关?354

11.3.1污水污泥354

11.3.2滴滴涕和多氯联苯356

11.3.3汞与水俣病357

11.3.4其他类型的化学污染物360

11.4哪些海洋环境问题与非点源污染有关?361

11.4.1非点源污染和垃圾361

11.4.2海洋垃圾:塑料362

11.5个人能够为止海洋污染做些什么事情?367

11.6哪些海洋环境问题与生物污染有关?369

11.6.1杉叶蕨藻369

11.6.2斑马贻贝370

11.6.3海洋生物污染的其他案例370

主要内容回顾370

2章海洋生命和海洋环境372

12.1什么是生物及其如何分类?373

12.1.1生命的工作定义373

12.1.2生命的三域374

12.1.3生物的六界375

12.1.4林奈和生物分类375

12.2海洋生物是如何分类的?377

12.2.1浮游生物377

12.2.2游泳生物379

12.2.3底栖生物379

12.3海洋物种知多少?381

12.3.1为什么海洋物种的数量这么少?382

12.3.2水层环境和底栖环境中的物种382

12.4海洋生物如何适应海洋的物理条件?383

12.4.1物理支撑需求383

12.4.2黏度383

12.4.3温度385

12.4.4盐度386

12.4.5溶解气体389

12.4.6水的高透明度390

12.4.7压力392

12.5海洋环境主要划分为哪些部分?393

12.5.1水层/海水环境393

12.5.2底栖(海底)环境396

主要内容回顾397

3章生物生产力和能量传递398

13.1什么是初级生产力?399

13.1.1初级生产力的测量400

13.1.2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401

13.1.3海水中的光传播403

13.1.4为什么海洋边缘的生命如此丰富?406

13.2光合海洋生物有哪些类型?407

13.2.1种子植物407

13.2.2大型藻类408

13.2.3藻类409

13.2.4海洋富营养化和死区413

13.2.5光合细菌415

13.3不同区域的初级生产力有何差异?416

13.3.1极地(高纬度)海洋的生产力:北纬及南纬60°~90°417

13.3.2热带(低纬度)海洋的生产力:北纬及南纬0°~30°418

13.3.3温带(中纬度)海洋的生产力:北纬及南纬30°~60°419

13.3.4不同区域的生产力对比421

13.4能量和营养盐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如何传递?421

13.4.1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21

13.4.2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盐流动422

13.4.3海洋摄食关系423

13.5海洋渔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27

13.5.1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428

13.5.2过度捕捞428

13.5.3附带渔获物431

13.5.4渔业管理433

13.5.5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的影响439

13.5.6海鲜选择440

主要内容回顾441

4章水层环境中的动物443

14.1海洋生物为什么能驻留在海底之上?444

14.1.1气室的用途444

14.1.2漂浮能力445

14.1.3游泳能力446

14.1.4浮游动物的多样446

14.2水层生物具有哪些觅食适应?450

14.2.1机动:突袭者和巡游者450

14.2.2游泳速度451

14.2.3深水游泳生物的适应453

14.3水层生物具有哪些逃生适应?455

14.3.1集群455

14.3.2共生456

14.3.3其他适应457

14.4海洋哺乳动物有什么特征?457

14.4.1哺乳动物的特征458

14.4.2食肉目459

14.4.3海牛目460

14.4.4鲸目461

主要内容回顾472

5章底栖环境中的动物474

15.1岩质海滨沿线存在哪些生物群落?476

15.1.1潮间带476

15.1.2浪花带:生物及其适应478

15.1.3带:生物及其适应478

15.1.4中潮带:生物及其适应479

15.1.5低潮带:生物及其适应481

15.2沉积物覆盖海滨沿线存在哪些生物群落?482

15.2.1沉积物的物理环境482

15.2.2潮间带482

15.2.3沙滩:生物及其适应483

15.2.4泥滩:生物及其适应484

15.3外滨浅海海底存在哪些生物群落?485

15.3.1岩质底部(潮下带):生物及其适应485

15.3.2珊瑚礁:生物及其适应488

15.3.3珊瑚礁的发育490

15.4深海海底存在哪些生物群落?497

15.4.1物理环境497

15.4.2食物来源和物种多样497

15.4.3深海热液喷生物群落:生物及其适应499

15.4.4低温渗生物群落:生物及其适应504

15.4.5深海生物圈:新前沿506

主要内容回顾507

6章海洋和气候变化508

16.1地球气候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509

16.1.1碳循环511

16.2地球近期气候变化:是自然事件还是人类活动影响?513

16.2.1科学界是否人类活动引发气候变化达成共识518

16.2.2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记录人类引发的气候变化519

16.3大气温室效应由哪些因素引发?521

16.3.1地球的热量收支和波长变化522

16.3.2引发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523

16.3.3其他因素:气溶胶529

16.3.4由于全球变暖而发生的气候变化记录有哪些529

16.4全球变暖引发了哪些海洋变化?531

16.4.1海洋温度上升531

16.4.2深水环流改变533

16.4.3极地海冰融化534

16.4.4海洋酸化536

16.4.5海面上升538

16.4.6预测和观测到的其他变化541

16.5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数量?543

16.5.1方1:可清洁能源544

16.5.2方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解决方案――改变行为544

16.5.3方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工程解决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