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兰德传 中国历史 杨雨 新华正版
  • 纳兰德传 中国历史 杨雨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纳兰德传 中国历史 杨雨 新华正版

《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特邀专家杨雨教授全方位解读纳兰德悲情人生。触摸多情才子的寂寞心事,品味倾倒众生的绝美词篇。精美插图,典藏之选。

19.08 5.3折 36 全新

库存57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雨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11937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12页

字数213千字

定价36元

货号xhwx_1202128704

上书时间2023-12-10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纳兰德向世人展示了另一种,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黯淡或沉沦。纳兰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直指本心,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作者杨雨教授是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特邀专家,曾在百家讲坛主讲“纳兰心事有谁知”,对纳兰德及其作品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本书以人物故事与诗词解读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纳兰德的生、婚恋、交友、家世,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兼具可读与趣味。精选纳兰德代表词作三十首,配合准确、精当的注释,典故、意境、真谛一目了然。附有纳兰德生大事简表,进一步展现纳兰德的人生脉络。收录赵孟頫、董其昌、齐白石等绘画大师的杰作,图文共赏,典藏之选。

目录:

序 / 〇〇一

序 / 〇〇六

章 我是人间惆怅客—— 生概述 / 〇〇一

第二章 多情自古原多病—— 坎坷 / 〇二五

第三章 一生一代一双人—— 婚姻 / 〇五一

第四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丧妻之痛 / 〇七九

第五章 不辞冰雪为卿热—— 悼亡哀思 / 〇九四

第六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 父子矛盾 / 一一二

第七章 留将慰多情—— 师生关系 / 一三三

第八章 幽怨从前何处诉—— 君臣恩怨 / 一五五

第九章 身世悠悠何足问—— 友谊佳话 / 一九七

第十章 而今才道当时错—— 沈宛之恋 / 二二一

附录一 纳兰德生简表 / 二四〇

附录二 纳兰德传 / 二四八

附录三 纳兰德墓志铭 / 二五三

附录四 纳兰词选注(三十首) / 二五七

后记 / 二九〇

内容简介:

纳兰德传是知名教授杨雨的代表作。全书从生、婚恋、交友、家世等多个维度入手,以人物故事与诗词解读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清代词人纳兰德短暂而耀眼的一生。他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他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他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魄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本书充分展现了纳兰德其人、其词、其、其情,并精选其经典词作三十首,配合准确、精当的注释,让读者在清丽隽秀、感人至深的词句中邂逅真实的纳兰德。

作者简介:

杨雨,1974年生,湖南长沙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入选“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首批“121人才工程”等。她不懈游走于中西、文哲之间,通晓语、英语等多国语言,尤其醉心于传统诗词,著有屈原传李清照传陆游传纳兰德传杨雨讲诗词故事杨雨说词等二十余部作品。她也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曾多次主讲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担任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等节目点评专家。

精彩内容:

        既然初恋情人为进宫表妹一说疑点重重,于是有了另外一种猜测:纳兰的初恋情人其实并不是康熙的妃子,而是他府上的侍女。虽然两人早已私订终身,但因为门第悬殊,终在家庭的压力下分手。后来恋人被迫离开纳兰家,走投无路之时,只好遁入空门,成了出家人,守着青灯黄卷,凄凉地过着此后的子。
    这样的悲剧结局,成了纳兰难以释怀的隐痛——对于一个还不能独立掌握自己命运的青年贵族公子而言,他没有能力对抗家庭的压力,保护自己心爱的恋人,他只能发出这样无奈的感慨:“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月一如既往的皎洁明亮,可是从此永远分离的恋人,她还像当年一样美丽多情吗?她还像从前一样深深地爱着并且思念着自己吗?
    这样的反问,不仅包含着他深深的眷恋,也透露出无限的悔恨,甚至还包括无比的自责在内。
    相比之下,初恋情人为侍女的说似乎更为靠谱。因为纳兰与府上的丫环亲近的机会比较多,对于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而言,异之间频频接触,产生恋情的可能也更大。类似的恋情,我们只要对比一下贾宝玉和丫环袭人的关系能理解了。
    在《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曹雪芹这样描述宝玉和袭人的朦胧情爱:
    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尽管宝玉和袭人已经将彼此看成是跟“别个不同”的更亲密的人,但结局正如我们所知:袭人终并没有如愿以偿地成为宝玉的“屋里人”。
    纳兰和他的初恋情人面临的障碍,可能远比宝玉和袭人要大得多。在纳兰生活的时代,堂堂相门公子是不可能娶一个出身低微的丫环的。即便纳兰不在乎什么门当户对,但他的家庭也不可能容忍这样的婚姻。更何况,如果这个丫环是汉人的话,那压力更大了——因为在清朝,直到乾隆年间才废除满汉不准通婚的禁令。也是说,在康熙年间,满族贵族子弟一般是不能和汉族女子通婚的。纳兰再叛逆再另类,也只能是在道德与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叛逆,凭他的个人力量,还很难对抗来自家庭和朝廷的双重压力。因此,这段恋情的夭折是必然的结局了。
    一段美好的初恋,这样烟消云散了。但是沉淀在纳兰心中的那份深情和悔恨,却一直折磨着他。在另一首词中,纳兰悔恨和自责的意思体现得更为明显。这是有名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愿。
    这首词虽然不能确定是为初恋而写,但从表达的情感来看,却和初恋极为相似。词的副题有“决绝”一词,决绝即断绝感情、永不来往。托名为汉代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白头吟》里有两句是这样写的:“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意思是:听说你喜新厌旧爱上了别人,所以我主动来跟你提出分手;咱们从此一刀两断,分了手你想爱谁爱谁去吧。
    那么,纳兰是要和谁“决绝”呢?
    决绝的对象很可能是初恋情人,而且这首词是以被抛弃的女吻来写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起句是整首词中语言淡的一句,但感情的震撼力却又是不错烈的:如果一种感情在你的心里足够深刻,那么不管你以后的人生还会有多少复杂的经历,“初见”的那一刹那在心里是永恒的,在任何时刻都是清晰难忘的。
    而人生中好看的“初见”,往往定格在见到理想中爱人的眼上。
    p40-4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