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邦:生与时代 中国历史 (英)艾伦·沃克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肖邦:生与时代 中国历史 (英)艾伦·沃克 新华正版

英语世界一个多世纪以来全面的肖邦传记 一部纠正的传记,驱散许多关于肖邦的神话和传说,还原真实的肖邦 语言流畅生动,无艰深晦涩的学术笔调 《华盛顿邮报》:这是迄今为止优选的肖邦

75.59 4.8折 158 全新

库存2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艾伦·沃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91227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819页

字数647千字

定价158元

货号xhwx_1202605608

上书时间2023-11-10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致谢
肖邦家谱
序言
肖邦的家世
华沙:童年与时期,1810~1824
游历波兰:萨伐尼亚的期,1824~1825
十二月党人,1825~1826
华沙音乐高中,1826~1828
次之旅:柏林和维也纳,1828~1829
康斯坦奇娅·格瓦德科夫斯卡:遥不可及的爱人,1829~1830
华沙,1830~1831
流亡巴黎,1831~1833
肖邦与键盘:钢琴界的拉斐尔
玛丽亚·沃津斯卡:“我的不幸”,1834~1837
英国插曲,1837年7月
诋毁与赞美,1833~1838
·桑登场,1836~1838
马略卡岛上的冬天,1838~1839
在诺昂,1839
声名鹊起,1839~1843
米柯瓦伊·肖邦之死,1844
悲伤的结局,1845~1847
阴霾渐深,1847~1848
英国:暮穷途,1848
肖邦之死,1849
尾声
附录
肖邦作品目录
参书目
索引

内容简介:

基于长达十年的研究和来自华沙、巴黎、伦敦、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档案馆的大量一手资料,艾伦沃克的重要著作肖邦:生与时代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对这位的波兰作曲家论述得为全面的英语著作。本书对作曲家戏剧的一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特别关注了肖邦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以及他和桑共同度过的九年感情生活。这本传记以见的清晰笔触对肖邦及其音乐进行了解读,使这位1纪为神秘、受人们喜爱、拥有传奇彩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艾伦沃克(alanwalker)著有多部作品,包括的弗朗兹李斯特传(三卷册),作者凭借该作品荣获了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传记类)和皇家爱乐协会奖图书奖等奖项。他是安大略省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1984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并于2012年获得匈牙利共和国功勋骑士勋章。

精彩内容:

        肖邦的家世
    乃是的父亲。
    ——威廉·华兹华斯①
    ⅰ
    1787年,一个16岁的年轻人——尼古拉·肖邦(nicolaschopin)离开他的出生地国,不远千里穿越欧洲,来到了波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在猜测他这样做的原因,直到近现代谜团才被解开。这个年轻人与自己的过去接近决裂,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也从未向自己的孩子们提起过国那些出身卑微的亲戚。尼古拉·肖邦热情地拥抱波兰,将波兰视为自己的祖国。他对波兰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后来他的家庭正是因为受到了这种感情的影响才会那样团结。我们现在知道尼古拉·肖邦1771年4月15出生在国洛林省(lorraine)一个名叫马兰维尔(marainville)的村庄。但如果不是因为他晚年从华沙炮兵与军事工程学院(school of artillery and military engineeringin warsaw)的语教授岗位上退休时,必须填写相关信息才能领取退休金,这些信息和与他卑微出身相关的细节我们可能都无从知晓。在申请表中,他不仅说明了自己出生于马兰维尔,也提到他的父亲是弗朗索瓦·肖邦(francois chopin,1738~1814),母亲是玛格丽特·德弗兰(marguerite deflin,1736~1794)。由于当时华沙被俄国统治,这份文件也一直隐藏在俄国的档案中,直到1925年才重见天②。有了这些信息,只需要查阅马兰维尔的出生和登记簿,可以补全整个故事了。我们了解到尼古拉的父亲是一个车轮匠,除了尼古拉以外,他还有两个孩子——安妮(anne,1769~1845)和玛格丽特(marguerite,1775~1845),她们是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的姑姑。肖邦的家世背景中,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是,虽然后来肖邦在巴黎声名大噪,但与他相距不到300公里的两位老太太却对这位出名的侄子一无所知,而肖邦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两个姑姑。弗朗索瓦·肖邦退休后不再做车轮生意了,而是成了一个葡萄酒酿造商。巧合的是,尼古拉·肖邦退休后也开始种植葡萄,虽然波兰的气候并不太适合葡萄生长。他还经常向已经出名的儿子炫耀他在新爱好方面有多么成功。
    马兰维尔,这个尼古拉长大的地方,跟波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1737年路易十五将洛林和巴尔公爵的头衔授予他的岳父,也是被废黜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stanislaw leszczyiski),一大批波兰贵族带着他们的家人背井离乡,聚居在了洛林。1772年,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几个传统敌对次瓜分后,洛林的波兰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很快,洛林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波兰移民社区,在这里波兰的语言和风俗随处可见。1780年,马兰维尔庄园被米哈乌·扬·帕克(michaljan pac)伯爵——一位波兰贵族——买下。是在这里,10岁的尼古拉引起了庄园经理人亚当·韦德利赫(adam weydlich)的注意,这个波兰经理人有一位知书达理的妻子,名叫弗朗索瓦丝(francoise),出生于巴黎的她对尼古拉悉心培养,教他待人接物,送他去学长笛和小提琴,因此后来尼古拉可以相当熟练地演奏这两样乐器。尼古拉也研读伏尔泰的作品,晚年仍喜欢引用伏尔泰的名句。这些对于尼古拉来说都是十分优越的条件。他天勤勉、忠诚、节俭,而这些品质也伴随了他一生。由于身边的人都说波兰语,尼古拉到了15岁左右可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波兰语。1787年帕克伯爵去世,庄园和周边的土地也被掉来偿还他的债务,而韦德利赫一家,也许是由于担心即将爆发的国大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动乱,带着尼古拉回到了波兰。年轻的尼古拉在韦德利赫的哥哥弗朗齐歇克(franciszek)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弗朗齐歇克是华沙一家所谓的骑士军官学校(knights’school)里的德语和拉丁语教师。以往人们认为,尼古拉刚到华沙的几年里曾在帕克伯爵生前所拥有的一家厂做,因为以前韦德利赫经常让尼古拉处理帕克伯爵庄园里的事情,他掌握了记账和商业交易的相关知识,所以他从事这样的工作显然是合理的。但近些年来,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另一种记载得更为明确的说。1788年2月,韦德利赫在《华沙公报》(warsaw gazette)上刊登了一则告示,称将开办一所寄宿女校,开设语课程。我们了解到弗朗索瓦丝·韦德利赫夫人也参与了这件事,她看出尼古拉流利的语是他的(也是他们的)巨大优势,认为17岁的尼古拉有成为语教师的潜力。尼古拉初的两个是亚当·韦德利赫的孩子——亨里卡(henryka)和米哈乌(michal)。不久后,10岁的扬·德凯尔特(jan dekert)也成了尼古拉的,而且尼古拉和他的家人建立起了深厚友谊。德凯尔特后来成为一位神父,在1844年5月尼古拉去世的时候,作为主教的扬·德凯尔特在葬礼上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讲。从他的致辞里我们也了解到了尼古拉刚到波兰时的一些重要经历。
    p26-2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