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忘录 外国现当代文学 ()米兰·昆德拉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笑忘录 外国现当代文学 ()米兰·昆德拉 新华正版

" 昆德拉阅读长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笑忘录》。 昆德拉小说重拾小说雄心的杰作,小说艺术的新纪元。 人天生是遗忘的动物,《笑忘录》则谱写了遗忘的变奏曲,在记忆

37.48 5.0折 75 全新

库存8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米兰·昆德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9894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360页

字数128千字

定价75元

货号xhwx_1202693016

上书时间2023-07-19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编辑】:笑忘录是昆德拉去国离乡之后的首部长篇大作,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有着重新出发的意义,标志着昆德拉小说家事业的新开端,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思、主题与技巧高度融合的杰作,是昆德拉本人格外重视的小说,他以为自己的写作生涯行将结束,这本书让他意识到自己“正在写一些全然不同的东西”,发掘出了新的艺术道路,昆德拉直言书中女主人公塔米娜是“我所有作品中让我牵挂的女人”。笑忘录的中心主题是记忆与遗忘,是时间,是光阴荏苒里想留下的瞬间,是步履不停间想留下的痕迹,这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延伸话题有:与生活和解另一种躺“力脱思特”(litost):自我折磨与报复他者前进与后退,前浪与后浪未来在哪里何为勇往直前笑着,活着记忆是真实的吗?遗忘代表着背叛?过去,现在,将来时光机——边界,通道过去抓得住吗?记忆的力量我是我的过往误解与理解“整个这本书是变奏形式的一部小说。”不同部分、场景交错、联结,贯穿着内在的主题,“变奏”自笑忘录开始成为昆德拉标志的写作形式,还有作家本人在小说的情节中跳进跳出,换言之,小说中融入了随笔、寓言体裁,这也成为深具昆德拉特的写作手。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奖作品。"

目录:

部  失落的信

第二部  妈妈

第三部  天使们

第四部  失落的信

第五部  力脱思特

第六部  天使们

第七部  边界

内容简介:

笑忘录是米兰昆德拉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国后的作品。“这是关于塔米娜的一部小说,而当塔米娜不在幕前的时候,这是为塔米娜而写的一部小说。她是主要人物也是主要听众,所有其他的故事都是她自己这一故事的变奏,它们聚合到她的生命之中,宛如出现在一面镜子里一样。”塔米娜来自布拉格,在欧洲西部一座城市的小咖啡馆做招待,丈夫去世后独自生活,安静、和,却调动朋友、委身于人,想尽办要拿回自己留在布拉格婆婆家的记事本和信件。丈夫、母亲、故国过去成为塔米娜的救赎。昆德拉从自身的境遇出发,书写了那些试图抵抗遗忘、固执地保留记忆的人。人们希望保存或忘却的内容,如同附带欢愉和讽刺的笑,是相对应的永恒主题,“这是一部关于笑与忘的小说”。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精彩内容:

        1
    一九四八年二月,人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站在布拉格一座巴罗克式宫殿的阳台上,向聚集在老城广场上的数十万公民发表演说。这是波希米亚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千年难得一遇的那种决定命运的时刻。
    哥特瓦尔德的同志们簇拥在他周围,紧靠在他身边站着的是克莱门蒂斯。正下着雪,天气很冷,而哥特瓦尔德头上什么也没戴。克莱门蒂斯关怀备至地摘下自己的皮帽,把它戴在哥特瓦尔德头上。
    门复制了成千上万份哥特瓦尔德站在阳台上向发表演说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戴着皮帽,周围是他的同志们。波希米亚的历史是从这座阳台上开始的。每个孩子都知道这张照片,因为到处都可以看到,在宣传画上,在课本中,或在博物馆里。
    四年以后,克莱门蒂斯因叛国罪被处以绞刑。门立即让他从历消失,并且自然也从所有的照片上消失了。从此以后,哥特瓦尔德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从前站着克莱门蒂斯的地方,现在只剩下宫殿的一堵空墙。与克莱门蒂斯有关的,只剩下哥特瓦尔德头上的那一顶皮帽。
    2
    现在是一九七一年。米雷克说:人与政权的斗争,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他用这句话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而他的朋友们认为他的这些行为不够谨慎:他认真地写记,保留自己的书信,对他们讨论局势、探讨前途的所有会议都做详细的记录。他对他们解释说:他们没有做任何违背宪的事情。要是偷偷摸摸行事,还带着负罪感,一开始注定要失败。
    一个星期以前,米雷克与自己所在的建筑安装队在一个施工中的大楼楼顶工作时,他朝下看了一眼,感到一阵眩晕。他失去了衡,顺手抓住一根柱子,可那根柱子先前没有固定好,倒了下来。其后,大家把他从柱子下拉出来。乍一看,伤得很重。过一会儿,当他发现只是前臂一般骨折后,他满意地心想,这下可有几个星期的了,他终于可以处理一些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时间处理的事情了。
    他后还是接受了朋友们让他更谨慎些的建议。确实,宪保障言论自由,可是律也惩罚所有可被定为危害安全的行为。谁也不会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开始高声宣布,这一言论或那一言论危害了它的安全。于是,他决定将那些会连累人的书信文件放到安全的地方。
    但是,他想首先与兹德娜了却此事。他往她所居住的那座城市打电话,那座城市距布拉格一百公里,但没有联系上她。这耽误了四天时间。昨天,他才与她通上话。她答应下午等他。
    米雷克十七岁的儿子不同意他这样做:米雷克不可以一条胳膊打着石膏开车出行。他开车确实有困难。受伤的那只胳膊,吊着绷带,在胸前晃动,无力且碍事。换挡的时候,米雷克只好松开方向盘。
    3
    二十五年前,他和兹德娜有过一段恋情,而关于这一时期,他只剩下几点回忆。
    有,他们约会的时候,她用一方手帕擦着眼睛,鼻子在抽动,他问她怎么了。她说,俄国的一个人前去世了。一个叫丹诺夫,阿尔布佐夫或马斯图尔波夫的人。看她泪水汹涌的样子,马斯图尔波夫的死,比她自己父亲的死更让她难过。
    这真的有可能发生过吗?还是他的仇恨使他编排了为马斯图尔波夫之死而流下的泪水?不,这肯定发生过。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他回忆不起使这些泪水真实可信的当时的具体情形了,记忆宛如一幅漫画,变得让人难以置信。
    他对她的所有回忆是这样的:他们一起坐着有轨电车从他们次的公寓房回来。(米雷克特别满意地注意到他接近忘记了他们的事,一秒钟也想不起来了。)她比他结实、高大(当时他长得瘦小、赢弱),此刻正坐在车内长椅的一角,神情阴郁、古板,面孔老得令人吃惊。当他问她为什么这么不爱说话时,他了解到她是对他们的方式不满意。她说,他和她的时候像个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这个词,在当时的政治用语中,是一种辱骂。它指的是不懂得生活又与脱离的人。当时,所有被其他人绞死的人,都被赐予这一骂名。与所有那些脚踏实地的人们相反,据说,知识分子们是飘荡在空中的什么地方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为了惩罚他们,大地从此拒绝让他们落足,而他们被吊在离地面稍高一点儿的地方了。
    可是,兹德娜埋怨他像个知识分子那样,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她是对他不满意,并且,正如她能够将不真实的关系(与她所不认识的马斯图尔波夫的关系)与拥有体的情感(物化在中)联系到一起一样,她也能够给拥有体的行为赋予一个抽象的意义,给她在上的不满足贴上一个政治标签。
    p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